杨志峰珐琅 杨志峰: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珐琅的世界里
和名声在外的“近亲”景泰蓝相比,“广州珐琅”如今并不为大众熟悉。 在花都秀全公园旁边的一排临街小铺中,如果不驻足细看,很难注意到广州珐琅制作大师杨志峰的珐琅精品店,但这样一间小店,也许是现在广州唯一的一家了,而杨志峰坚守在珐琅的世界里已经35年。
广州珐琅又称“画珐琅”,一般特指铜胎画珐琅,即在铜胚上绘彩图后入炉烧制而成的工艺品,它起源于15世纪的欧洲,自清康熙年间传入我国,是深受皇帝喜爱的御用“洋瓷”。广州的珐琅制作曾经在国内举足轻重,水平很高,不仅有规模巨大的画珐琅行业和作坊,还向宫廷输送画珐琅匠人。
广州珐琅和景泰蓝虽然同属珐琅彩,但在制作及风格上各有千秋,前者是画珐琅,以风格淡雅的彩画取胜,后者是掐丝珐琅,更能表现金碧辉煌的特色。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花都珐琅厂进行技术革新,杨志峰到北京学习景泰蓝掐丝工艺后,将传统广州珐琅工艺融合在掐丝珐琅工艺里,研制成功新的品种“中彩珐琅”,使两种风格相得益彰,创造了珐琅工艺的又一次繁荣。
杨志峰有时在外开发票写公司名称,不少人听到“珐琅”二字,就想当然地以为是“发廊”;有时在他的珐琅店里,为了更直观表现珐琅彩和彩瓷之间的区别,杨志峰也不多加解释,索性直接把珐琅摔在地上,告诉来者,摔得烂的是陶瓷,摔不烂的是珐琅。
“很多人对珐琅几百年的历史都不太了解”,杨志峰当然不必再当场摔珐琅给我们看了,但普及一下历史还是很有必要。鉴于珐琅在国人中不高的知名度,杨志峰首先给我们普及的是珐琅在中国的“身世”。珐琅最早是从国外传入的工艺,珐琅器就是将经过粉碎研磨的珐琅釉料,涂施于经过加工制作后的金属制品的表面,经干燥、烧成等制作过程后所得到的工艺品。
根据制作的技法分,一种是掐丝珐琅,也就是众所周知的景泰蓝,从明朝开始就进入我国,掐丝是以铜丝作为表现图案的线条,用人工把铜丝“屈”成需要的图案,然后焊接到铜胚上,再上色、镀金、打磨。一种是画珐琅,也就是广州珐琅。这是从清康熙年间开始传入中国,当时称为“洋珐琅”。除了用铜胚和瓷胚的不同外,画珐琅和广彩近似,都是在胚面上手工彩绘,杨志峰介绍,从发展过程和时间顺序看,还可以说是广彩的“前辈”。
珐琅技艺的成熟和繁荣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三位清朝皇帝,“关键是康熙、雍正、乾隆都喜欢珐琅,当时全部在宫廷里做,广东也有工匠进宫去做。”珐琅初期都是按照国外做法,所绘图案多是贵妇、孩子、外国风光等,后来才渐渐融入中国的民族风格,在国内发扬光大。早期珐琅还用过金胚、银胚等贵重金属,尽显奢华贵气。但到了清晚期的嘉庆、道光年间,随着国力的衰退,珐琅的制作水准开始降低,生产也日薄西山。
广州珐琅的命名彰显了广州在珐琅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广州在清代属唯一对外开放的门户,许多外国人由此进入我国, 因此广州的珐琅制作在国内举足轻重,水平很高。广州不仅有规模巨大的画珐琅行业和作坊,且向内廷输送画珐琅匠人,大量生产以满足皇室需要。
杨志峰介绍,解放前,广州十八甫一带是主要的珐琅产地,那些老艺人在日军侵华广州沦陷后来到花都,建国后因国家又开始重视,这些老艺人组建了珐琅厂,1975年杨志峰高中毕业即被分配入厂做学徒,传承下来的就是这些传统的珐琅技艺。
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杨志峰多次到北京学习景泰蓝制作工艺,并将它与广州画珐琅的工艺相结合,发明了新的珐琅工艺“中彩珐琅”,于1986年获得发明专利,这是近几十年来广州珐琅工艺的又一新发展。
中彩珐琅=景泰蓝 画珐琅
到今年,杨志峰从事珐琅设计制作就整整35年了,在他个人的珐琅制作史上,中彩珐琅是不能不提的。
变革往往始于困境,中彩珐琅的发明也不例外,“当时厂里派我们去北京学习景泰蓝,就是为了把景泰蓝和画珐琅结合起来。因为当时我们主要是外销,根据出口公司给我们下的订单做,从销路上看,我们比景泰蓝窄,所以想了这个办法。” 杨志峰说起当时发明中彩珐琅的初衷。
虽然来之前看过不少资料,知道中彩珐琅就是景泰蓝和广州画珐琅的综合体,但到底是什么样子?无从想象。杨志峰的珐琅店里大部分都是中彩珐琅,也有景泰蓝和画珐琅,他对我的疑问早有准备,从作品中随手拿了几件过来,大概因为时常要面对来人对珐琅制作工艺的好奇,他还随时备有一套半成品,也一并拿过来演示。
掐丝珐琅(即景泰蓝)通常要经过制铜胚——掐丝——点蓝——烧蓝——打磨等工序,传统广州画珐琅则要经过制铜胚——挂瓷(烧上去的)——绘彩——烧彩——打磨等工序,到了中彩珐琅则是制铜胚——掐丝——点蓝——烧蓝——绘彩——烧彩——打磨等,很明显,正是前面二者的结合。
经过杨志峰一番详细的演示讲解后,各种制作过程清晰明了。从作品的效果看,景泰蓝图案花纹全用掐丝做成,呈现出金光闪闪的辉煌,而中彩珐琅既继承了景泰蓝金碧辉煌的花纹图案,又能衬托出广州画珐琅固有的淡雅、古朴、细致、生动的大幅彩画和书法,可谓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