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林徽因记录片 梁思成林徽因纪录片
[摘要]8集系列纪录片《梁思成 林徽因》自播出之后,赢得了很高的评价。该片在艺术上具有一定的创造性,较好地实现了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统一。它借鉴“新历史主义”理论,一方面通过珍贵的历史资料包括主人公的档案、照片、信件等来呈现历史,另一方面借助与主人公关系密切的家属、朋友以及专家学者的口述和解读来引领观众回到历史中去。
该片还非常重视意境的营造,很好地契合了主人公林徽因的诗人身份。它的解说词独特新颖,配音、配乐都非常精妙,画面与声音完美结合,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纪录片;《梁思成 林徽因》;创造性;意境;声音
纪录片《梁思成 林徽因》于2010年10月15日晚在央视高清频道播出之后,受到了业内专家和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该纪录片共分8集,每集大约45分钟,分别为“父亲”“天书”“佛光”“流亡”“惨胜”“荣耀”“选择”和“古城”八个部分,按照时间的顺序勾勒出梁思成和林徽因这一对学者伉俪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展示了“五四”之后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
在民族危难之时,他们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舍弃原本优越的生活条件,来到偏远的大后方,在那里坚持教学和学术研究工作。
纪录片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用形象生动的视觉画面配合着简洁动听的解说来反映社会生活。它不仅要具有文献性、知识性,还要具有艺术性。审美价值也是纪录片不可或缺的。《梁思成 林徽因》在这方面具有一定的创造性,较好地实现了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统一。
一、在历史与现实中穿行
《梁思成 林徽因》是一部优美动人的历史题材纪录片。主创们用了将近三年多的时间搜集和整理资料,拜会“梁、林”的亲属和好友,走访他们曾经学习和生活过的地方,努力去感受两位学者的生命体验和精神世界。片中两位主人公的个人命运同时代大背景下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程紧密相连,两条叙事线索交织推进着故事的发展,时间一会从现实穿越到历史,一会又从历史拉回现实。
纪录片借鉴“新历史主义”理论来讲述梁家的故事,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交融和碰撞。
“‘新历史主义’(New Historicism)是诞生于80年代的英美文化界和文学界‘新’的文学批评方法,一种对历史本文加以重新阐释和政治解读的‘文化诗学’。”[1]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新历史主义向那些游离于正史之外的历史裂隙聚光,试图摄照历史的废墟和边界上蕴藏着的异样的历史景观。
他们把过去所谓单线大写的历史( History),分解成众多复线小写的历史( histories);从而把那个“非叙述、非再现” 的历史( history),拆解成了一个个由叙述人讲述的故事 ( histories)”[2]。
近年来,一些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也大量借鉴“新历史主义”理论来进行艺术创作。这部纪录片也是如此。
它一方面通过珍贵的历史资料包括主人公的档案、照片、信件等来呈现历史,另一方面借助与主人公关系密切的家属、朋友以及专家学者的口述和解读来引领观众回到历史中去。梁思成、林徽因的子女梁从诫、梁再冰和建筑系师生们的口述让观众更加全面地了解两位主人公。
另外,主创们还寻访了他们曾留学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拜访费正清和费慰梅夫妇的亲属,走遍了他们曾经考察古建筑的路线和流亡祖国大西南生活过的地方,搜集了很多相关资料,使整部纪录片更加具有权威性和历史文献资料的价值。
在这部纪录片中,编导们采用了大量和主人公相关的老照片、日记和书信。信件在整部纪录片中对于情节的进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推动着故事地起、承、转、合。
几乎每一集都有大量的信件讲述,通过一封封信件,我们可以探寻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这些信件既有普通的家书,也有他们和一生挚友费正清、费慰梅夫妇长达十几年的通信,无论是亲情还是友情,都是值得永远珍藏的宝贵财富。
比如在第一集《父亲》中,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明给幼年女儿的信中这样写道:“徽儿知悉,得汝两信,我心甚喜。儿读书进益,又驯良,知道理,我尤爱汝。”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一位父亲对女儿的挚爱之情,让人感到无比温暖。
除此之外,编导们还擅长运用“闪回”的技巧将两幅不同时间相同空间的画面叠加在一起,从而达到今昔对比的效果。观众仿佛能够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过去,引发出对已逝美好事物的无限怀念。在第二集《天书》中,有一段介绍1932年中国营造学社第一次古建筑考察的影像,梁思成率领的营造学社在河北蓟县发现了一座辽代木构建筑――独乐寺,这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历史最悠久的木构建筑。
主创人员来到河北蓟县,探访这座梁思成曾经考察过的古建筑。
只见镜头缓缓扫过现今的蓟县街道,来到如今已是旅游景点的独乐寺门前,熙熙攘攘的人群让这座古寺看上去有一点点喧闹。之后镜头瞬间切换到20世纪30年代的独乐寺,一张张独乐寺的黑白照片交替出现在画面中,显得古朴典雅。
这种强烈的今昔对比的视觉效果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第四集《流亡》中,主创们来到梁、林夫妇在1939年逃亡时住过的位于昆明市郊的龙头村,在这里保留了一处两位建筑师一生中为自己设计建造的惟一的房子。
当小院的主人打开那扇尘封已久的大门时,镜头里出现了一个有些落寞、陈旧并且有些杂乱和破败的院落,在院落的一角我们发现了一排低矮的平房,那里就是梁、林夫妇的旧居。紧接着,镜头马上切换到拍摄于70多年前的一张黑白老照片,照片里林徽因同女儿正在这个院落中倒茶休憩,院子干净整洁,绿树成荫。
接下来,镜头又切换到现实中,来到房间里面。房间里空空如也,但是墙角的壁炉,地面上铺的木地板和窗前的藤椅可以使人联想到当年梁家在这里生活的场景。
这时,镜头再次切回到一张老照片,照片中他们的一双儿女正在这个房间的窗前写作业,桌子上,壁炉上摆放着林徽因采摘的野花,壁炉旁边还有一个简易书架,多么温暖而又温馨的房间。同样空间而又不同时间场景的强烈对比,让观众沉浸在深切追思的情绪中。
二、重视意境的营造
“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3]纪录片《梁思成 林徽因》非常重视意境的营造,让观众在观赏时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美的享受。
林徽因是一位极富才情的女诗人。她的诗优美、空灵,很有感染力。1931年,林徽因带着女儿在北京香山静养时,大量的诗作喷涌而出。在第二集当中出现了她在这一时期创作的几首诗,极富意境之美。
当《山中一个夏夜》这首诗用滚动字幕缓缓更替出现在屏幕上,画面的背景出现了夜晚随风轻拂的树的枝叶,并用了朦胧和虚化的技术处理,营造出诗歌中所描写的山中夏夜的意境。随后出现的《深夜里听到乐声》这首诗:“这一定又是你的手指,轻弹着,在深夜,稠密的悲思。
”画面背景选用了一张林徽因旧时的老照片。画面中的林徽因趴在书桌上,下巴枕在手臂上,头微微向上抬,斜倚着神情专注地看着书桌上台灯散发出的光亮,好像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又仿佛深夜里正在写作的她,被一段优美的音乐深深吸引,不禁停下笔来细细聆听。
紧接着片中出现了徐志摩在1923年创作的《深夜听琴》,冥冥中跟林徽因的《深夜里听到乐声》遥相辉映。这时,画面中出现了一片婆娑的树影,一轮明月在黑夜的长空中将它们点亮。
徐志摩的诗歌也缓缓而来:“是谁家的歌声和悲缓的琴音,星茫下,松影间,有我独步静听。”两首诗中都蕴涵着独特的意境,编导尽量选用与诗中描述的情境相符的画面,让观众直观地看到诗中的某一场景,感受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三、用声音打动心灵
纪录片《梁思成 林徽因》的解说词独特新颖,配乐低调舒缓,从听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整部纪录片一共有8位配音人员分别为6个人物进行中文配音,为4个人物进行英文配音。配音的内容既有一般的陈述,也有书信、日记、报刊的摘录段落,还包括诗歌的朗诵。
陈述部分由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倩完成,她的声音低沉细腻,很有磁性,将一段段动人的故事娓娓道来。书信和日记部分则是根据人物角色的不同来配音,比如梁启超写给梁思成的信是由一个中年男子的配音完成,而女儿梁再冰写给父亲的信是由一个青年女子的配音完成。
不同的人物角色有着不同的配音,有的时候还形成了一问一答的互动效应。比如在第四集中,女儿梁再冰在日记中写道:“爹,你为什么还不来,明天是除夕了,后天是元旦,我靠在桌边,心里很想念爹爹,希望他明天或后天来到这里。
”随后便是梁思成的一封信:“直到4月14日我才从重庆抵达李庄,发现徽因病得比信中告诉我的要严重许多,家徒四壁混乱不堪,徽因数月重病在床,令我十分痛心。
”女儿的日记和父亲的信件分别由女声和男声进行配音,衔接自然,像是在进行一段对话,女儿表达出对在外父亲的深切思念,父亲也流露出自己出门在外没有照顾好家中妻子和儿女的内疚和痛心。简单的日记和家书通过配音人员动情地表述和编导巧妙的编排,观众直接聆听到了主人公的内心独白。
除了配音工作,整部纪录片的配乐也花费了很多心思。配乐的乐器多是独奏乐器,编曲也比较简洁。钢琴、木琴、笛子、小提琴和大提琴地加入使乐曲具有东西方文化相交融的美感,这也和两位主人公兼具东西方文化修养不谋而合。
片子开头一段舒缓低沉的音乐奠定了整个片子的基调,配乐的选择是舒缓平静的,让观众能够坐下来静听关于两位主人公的故事。故事中的或悲或喜的情绪并没有通过配乐强加给观众,音乐的音符总是点到为止,将更多思考和情感表达的空间留给观众。
另外,诗歌的配乐也是颇为讲究。在这部纪录片中共出现了11首诗歌,每首诗歌的段落都不长,所以配乐很难选取一首完整的曲子作为背景音乐。编导们将音乐进行多段剪辑,并不断调整音乐的节奏和情绪,使之与诗歌的意境表达融为一体,浑然天成。
林徽因的诗歌《你是人间四月天》的配乐采用了一段舒缓的钢琴曲,以此来展现诗人幸福喜悦的心境。音乐与解说的情绪和诗歌的朗诵节奏完全契合,共同构成了和谐流畅、打动人心的声音组合。
这部纪录片用丰富的历史资料向观众展示了一对学者伉俪跌宕起伏的人生。他们的优良家教、学问品性和对学术研究孜孜不倦的追求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充满意境的诗歌和图像,制作精良的配音和配乐让观众流连忘返。这是一部打动人心,让人感到温暖的纪录片,我们也期待着更多更好的纪录片能够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中,真正走入观众的内心世界。
[参考文献]
[1] 王岳川.海登・怀特的新历史主义理论[J].天津社会科学,1997(03).
[2] 张进.新历史主义思潮的思想内涵和基本特征[J].文史哲,2001(05).
[3]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23-224.
[作者简介] 江黎(1989― ),女,安徽桐城人,南昌大学影视艺术研究中心广播电视艺术学2011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电视编导与影视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