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养猪背后:丁磊养猪三年为何不见猪跑?

2017-11-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中国,猪的"地位"颇高.但抗生素.瘦肉精等食品安全问题频频扯动国人神经,屠宰加工企业认为散户喂猪难控制.监管部门认为违规违法难监测,散户们常常被猪肉市场波动弄

在中国,猪的"地位"颇高。但抗生素、瘦肉精等食品安全问题频频扯动国人神经,屠宰加工企业认为散户喂猪难控制、监管部门认为违规违法难监测,散户们常常被猪肉市场波动弄得"挣不着钱"……到底有没有让养猪的挣钱、让吃猪肉的人放心的办法?

2009年,中国互联网企业网易高调宣布养猪,引发了无数的好奇心。可至今三年,猪却仍未进场,到底是什么原因?现在网易有问必答,等待时间检验。

我们聚焦网易这个"外行人养猪"样本,是为了让更多只吃猪肉、不见猪跑的人看见,这个行业存在着哪些难以回避的问题,餐桌上的一盘猪肉背后,要理顺多少利益关系。

现在一提起网易和丁磊,人们往往先问:猪,养得怎么样了?

这个市值超过400亿的互联网企业90%的经济效益来自网络游戏,掌门人丁磊更被看作国内靠互联网成为"首富"的第一人,但近三年来,养猪几乎成了所有人问候他们的开场白。2009年初,丁磊在广东省两会上说网易要养猪,一下子成了全国人民的谈资。2010年两会,人们又追问丁磊找什么人养猪?2011年两会,大家看见丁磊改问,养猪幸福不?

人们对网易养猪的"追捧",与猪在中国的"地位"有关。资料显示,中国每年有9.7万吨抗生素用于畜牧养殖业,"瘦肉精"事件多次发生,一些大企业如双汇集团,也并不"清白"。除了猪肉质量和安全,猪肉价格也是重要指标。

在这个全球猪肉第一生产、消费国,猪肉价格是CPI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知名经济学家甚至通过观察猪肉价涨跌来判定宏观经济形势走向。近年来,猪市场让人"惊心动魄"。2007年5月起,猪肉价格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上涨,2009年4月又滑至低谷,养猪反而倒贴钱。

2011年3月,网易宣布养猪场定在浙江安吉,有媒体发挥对明星们"围追堵截"的精神,带着长枪短跑探访猪场,结果不仅没吃到猪肉,连猪跑都没看到。

网易在众目睽睽之下养猪三年,为何至今猪还没进场?有人认为,网易要么是在作秀,要么是利用养猪搞房地产、套补贴。还有传言说,网易猪舍都是清华大学专家团队操刀;网易猪将"活得有尊严",和北京国贸大厦里的人们拥有一样的空气过滤设备……

网易为何养猪,为何至今猪还没影儿,他们养猪三年主要干了什么?近日,网易农业事业部接受了中国青年报专访。

网易养猪是为了挣钱

据说,丁磊养猪的"历史性时刻",是因为一次吃火锅。丁磊坚持认为猪血颜色和质感"不对劲",让店家换锅底。

网易养猪只是为了食品安全,只是为了让丁磊吃上好猪肉吗?

网易农业事业部总经理毛山直言,网易做农业追求盈利,是要卖产品的,不是做慈善。"民以食为天,13亿中国人总要吃东西,农业永远有市场。"

这么想的也许不止网易一家。2008年高盛、德意志银行等投行在华"圈地养猪",复兴集团也在2009年6月参股养猪企业,2010年1月,北京一家地产公司也宣布在陕西建设基地养猪。

网易投身农业之初并没有锁定养猪。既然冲着市场而去,他们自然也寻觅"最挣钱的项目"。毛山说,网易考察过火龙果庄园、花卉世界、肉苁蓉种植和番茄酱生产,还在大兴安岭海拉尔一带看过蓝莓种植,去大连参观过养殖海参,此外还有牛蛙、草莓、樱桃项目等等。

"很多项目利润率高,运作也成熟,挣钱更快。但全国加起来也就1个亿至5个亿的产值。"毛山说,这很难满足网易的胃口,"规模看得见,没有了想象空间"。相比之下养猪令人期待:中国人一年就要吃6亿多头猪,从猪的育种到屠宰、加工、配送,产业链很长,"从养猪入手,可以对整个行业有影响"。

这么大的企业有如此庞大的养猪"胃口",为何三年没养出一头猪?

有钱人养猪不稀罕,难在能弄一块地养猪。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养猪行业内也有资金阔绰的规模化养殖户,其中房地产商、饲料商、兽药商人最可能成为养猪大户。很多人觉得养猪"最难就是批一块地,只要地下来了,几个月内盖猪舍、引猪种,喂养没有技术难度"。

毛山告诉本报记者,网易在申请用地上没有遇到"批不下来"的难度,相反,他们将猪场落在浙江安吉,得到了当地政府的热情欢迎。

多份公开资料显示,因为猪饲料添加铜、有机砷等物质可以促进生长,很多饲料企业在饲料配比中添加这些重金属化合物,超量、多倍添加很常见。这些重金属将随着猪粪排出,对土壤、水源造成重金属污染。安吉的竹海曾作为电影《卧虎藏龙》的拍摄地,网易猪场在这里落户,养猪造成的重金属等污染,会不会"祸害"当地水源?

"这是你先入为主的观念。"毛山回答本报记者说,养猪不一定天然是重污染产业,他们不打算购买饲料厂配好的饲料,因此猪粪也不会含有超量重金属物质和抗生素。现在已经有企业向网易定制猪粪,打算用来做有机肥。

"人们都认为养猪没什么难度,是个又脏又臭,穷且污染的行当,这是误区"。毛山表示,由于养殖业和种植业被迫割裂,养殖业产生的排泄物本来是良好的有机肥,反而变成了污染源;种植业没有用上这些优质的有机肥,反而大量使用人工合成的化肥维持生产。而且,化肥、重金属饲料和抗生素等人工添加的物质,极大地损伤了土壤、植物、动物、人类的健康循环。"这不是技术问题,是成本问题,是模式问题。"

网易的养猪模式究竟如何?不吃含有重金属的饲料,也不吃含有抗生素的饲料,网易猪吃什么?网易猪用什么兽药,这能否帮助他们应对浙江高温高湿环境中的疫病挑战?目前猪粪定出去多少,价格多少?

对以上问题,网易并没有给出回答。毛山表示,具体饲料、兽药、用人方案都将在实践中逐步透露,目前猪没有进场,疫病应对情况和猪粪的供应量也没有具体数据可以透露。

猪市场风险很大

猪市场可不是赚安稳钱的好地方。"2007年和2008年,大量的外来资本进入中国养猪业。"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顾问冯永辉告诉本报记者,2007年猪肉供不应求,价格暴涨,国务院出台了扶持生猪生产的国十条,这也是历史上头一次针对养猪业提出的,要给养猪发补贴。

当时政策急于稳定猪市场,不仅发钱,还鼓励建规模猪场,鼓励现有养殖户扩大规模,此后政策又延续了一年。"当时批别的用地很难,批猪场用地很容易,吸引了很多外部资本进来。"

当时的市场也呈现"钱好挣"的状态。一位猪业专家告诉本报记者,国家政策在基层落实的时候缺乏监督,尤其对大型养殖场的力度很大,"一些年出栏一万头育肥猪的猪场,一年可以拿100万元的补贴。相当于还没卖出猪,每头猪就挣了100元。"一些新进行业者刚建猪舍,就"借猪来应付领导检查",靠"空壳猪场"拿钱。

好景不长,很多人刚感到热度,又感受了猪市场的寒凉,"风险比股市还要大"。

多数选择抓住2007年政策的人在2008年建场,2009年和2010年开始生产。然而,从2009年起,猪价一路走低,"2007年养一只猪挣800元,2009年亏300元。"冯永辉说,这对"外行们"打击很大,超过一半新进者现在又退出了。与此同时,2010年起政策紧缩,批地很难。

在网易宣布养猪的时候,"猪市场"正经历着行情从高点走低的趋势。不少人怀疑,网易养猪挣不到钱,纯粹是为了批地,为了骗补贴。

但冯永辉认为这不太可能,"做互联网起家的市值以亿计的企业,能看上那100万元?"他认为,丁磊养猪虽然与行情相悖,但他养猪应该走的是高端市场,而不是普通商品猪肉,"价格至少高出一倍以上"。

农业事业部副总经理周炯向本报记者证实,到目前为止网易确实还未向任何部门申请补贴。但是,由于猪还未进场,目前猪肉价格更无法透露。

本报记者提出要参观猪场,也被婉拒。

三年"纸上谈猪"

事实上,从宣布养猪至今的三年间,网易一直在"纸上谈猪"。

几个"猪倌"先找资料。《猪业实录》《仔猪培育技术指南》《猪良种引种指导》《养猪生产管理实务》……这些书和杂志在位于杭州的农业事业部占了两层书架,还有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是网上找来的。

毛山曾任香港太古集团修理民航客机的工程师,现在正以工科生的思维打量猪。他从书中学到,猪只通过呼吸和皮肤降温,没有任何汗腺,因此养猪对温度和通风很敏感。他翻找所有资料源文件,去查一个问题:"一只猪有多少发热量"——便于通过这一数据加上每秒风速,测算皮肤蒸发量,从而设计猪舍,避免猪病。

但毛山的问题在文献和专家那里也没有得到回答,"这方面的研究还远远不够,这是我们目前工作最大的困扰。"

有时这种"尖子生式"的养猪办法也会带来笑话。

网易猪舍开始选址时,全国很多地方愿意邀请他们去养猪。他们给对方列出了很多条件,其中有一条写得很明确:要选择在15°的缓坡地带建猪舍。

对15°倾角地势的情有独钟,来自他们阅读的文献。可是,考察了一圈之后,他们发现,文献中提出的这个数据只不过为了让猪粪便于沿着这个角度缓缓流下,其实真正的养猪户都在平地上建猪舍,调整建筑设计就能解决粪便问题。

"网易养猪"也的确"唬人",邀请方不知道他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还真找了一些地块。最终大家考察一圈才发现,所谓符合教科书条件的地块,其实并不实际。于是,除了自嘲的时候,他们再不提起"15°倾角"。

满世界吃猪肉看猪跑

人们等着吃"网易猪"的时候,网易养猪"三人组"在全世界吃猪肉。2009年,"三人组"去日本鹿儿岛考察当地的鹿儿岛黑猪。他们品尝了一厘米厚的猪肉片,嫩红的瘦肉上均匀分布着雪白的脂肪纹理,犹如大理石纹路。

2010年秋天,"三人组"在西班牙见到了著名的伊比利亚黑蹄猪。据说这是欧洲古生态系统唯一自由放养驯化的猪种,放养在牧场和橡树林中自行觅食,食物是全天然的橡果和牧草,1公顷的橡树林最多只能放养15只猪,保证每头猪每天吃下7公斤橡子和3公斤牧草。这种火腿,进食的感觉就像是"亲吻"。

也许是信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丁磊、毛山、周炯这"三人组"几乎去看过国内所有排名靠前的大型养猪场和猪肉加工企业,考察过十多个中国当地土猪品种,如太湖猪、金华两头乌等。此外"三人组"还行万里路考察,去过日本、美国、西班牙、德国、荷兰和丹麦,几乎一大半养猪强国。

他们把养猪分为三代。第一代养猪,是传统的放牧和农家圈养,肉质味美,但方式落后产量低,无法满足人口快速增长对肉食的大量需求。第二代养猪,工业化大规模机械化,极大地解决了人类对动物蛋白和脂肪的需求。但追求数量的同时,品质大大降低。

在很多规模工业化养殖场,为了防止抢食和节省空间,成年猪被限定在长约一米、宽约60厘米的限位栏里,只能做几个幅度相当有限的动作:站立、直卧(不是平躺,而是把腿蜷起脊背朝上趴下)、向前走两步向后退两步。很多猪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如此度过,会造成很多母猪下身浸泡在粪尿里,泌尿系统感染,由于母猪怀孕期间体重几乎增加一倍,但卡在限位栏里完全没有了运动的自由。

这样养猪必然导致健康系统的脆弱,养殖者会给猪吃带有抗生素的饲料,但这也带来了教训和一些改善。1995年,丹麦一家电视台曾播放《一只药猪》的节目,曝光"猪是如何泡在抗生素的药罐中"长大的。当时,这档电视节目"震撼整个丹麦"。丹麦的电视台还做了个试验:把"这些肉来自喂了抗生素的动物"的标签贴在超市的肉产品上,旁边装上隐蔽摄像头。结果显示,无一顾客愿买这些产品。

"我们考察调研了好几种方案,最终决定用其中一种。看起来很多工作是白做了,但是我们将来会把这些技术为什么用、为什么没用,统统告诉大家。"毛山说,最重要的是,这些技术的应用必然要考虑"性价比",首先要考虑得到市场的认可,"要让大家知道,养猪能挣钱"。

谁来给他们"打分"

2011年8月的中国互联网大会上,李开复公开表示,丁磊说网易养猪是希望让世界更美好,我信;一旦产出健康猪肉,将公开秘方,这值得尊敬;农业和互联网一样,要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如果三年前养牛或者放羊,都是不对的。

三农专家李昌平也告诉本报记者,目前无法断定网易猪是否健康、能否盈利,但从长远来看,在中国养猪是有前途的,是能够获利的。

网易农业事业部人士透露,一个法国专家看完他们现有的方案之后,感到"很震惊,很让人激动"。

不过,国内养猪业人士很少有人看好"网易猪"。几个东北规模化养猪场老板也将其作为必然失败的赌注。他们曾告诉本报记者,在他们看来,这种做法不过是"玩儿票",猪舍和通风不过是噱头,"网易不是认真养猪的心态。养猪没啥技术含量,不要看猪住的比人都金贵,给喂的还不是饲料?谁养猪还能不生病,网易猪病了难道不用药?养金猪也不带这么养的,谁吃得起?"

还有人直接断定网易赔钱。有人写道:"目前按照网易此前的规划,浙江安吉养猪场的养殖规模为两万头,而丁磊计划第一批猪出栏1万头左右。猪肉价格在2009年5月达到低点,约7元/斤;在2011年7月初则达到价格高点,北京售价为20元/斤。以每头猪出肉140斤计算,‘丁家猪’错过本波行情后可能少赚上千万元。"

"要不是因为丁磊养猪,社会也很难关注到我们这个行业。"中国畜牧业协会副秘书长马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并不看好网易养猪模式,"坦率地说,照他们的做法,想成功太难了。"

到目前为止,网易是不是想养猪,这件事情似有定论。但成功与否,未来是否如网易所期待的可盈利、可推广,在网易猪亮相之前,作出判断并无依据。

毛山告诉记者,在国内的养猪业,猪吃得最差住得最脏,养猪的人又苦又累,卖猪的人没有地位,吃肉的人提心吊胆,一个一个都过得没有尊严。网易要探索并努力尝试的是第三代养猪模式。这种模式会借鉴第一代和第二代的优点,同时吸收当今世界前沿的科技和理念,力争"要让猪有尊严,人才会有尊严"。

按毛山的说法,网易将选择一种可持续、可盈利的方法养猪,并非"天价成本"的金猪,而是人们消费得起的好猪。未来,网易的猪场里高度机械化,"附近已经有人向我们预定猪粪有机肥。"不过,他并未透露网易猪将要吃什么,怎么养,用什么药——这正是全国养殖户们最关心的问题。

仅从已确定的猪舍方案,毛山为本报记者证实了某些"传闻":每间猪舍都是全封闭的,安装有中央空调。外墙全都是保温材料,用来发电和照明。猪舍确定会安装音响系统,会给猪放音乐,也在考虑将来是不是安排人手定期对猪进行拍打抚摸,跟它们说说话,做些感情交流。

至于传闻中的"清华团队设计猪舍"或"猪舍高级通风系统"等事,的确存在,但并不是刻意追求的。"要养好猪,首先要了解猪,以往我们都只站在人的角度考虑猪,现在要站在猪的角度想问题,要知道它需要什么。"

谁来验证这些努力,给"猪倌"们的学习成绩评个分?只有等猪进场,等市场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