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晨潘攀:平淡生活谱真情 羽球路上爱相随
[导读]或许两人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感情生活:只享受属于自己的小天地,却“吝惜”地从不向外展示。用一句网络流行语形容,那就是“低调的奢华”。
徐晨(微博)和潘攀(微博)
文/杨弋非
抓住日本超级赛和东亚运动会之间仅有的空隙,徐晨和潘攀去了一趟海边,把自己的婚纱照拍了。时间非常赶,为了完成拍摄,两人还专门向总教练李永波(微博 博客)请了两天假,这才紧紧张张地完成了婚纱照室外部分的拍摄。至于室内部分,徐晨略显无奈地说:“再看吧,比赛太多了,争取在香港公开赛之后去拍吧。”
拍完婚纱照,几乎没有时间调整,徐晨和潘攀就背起行囊,匆匆赶赴天津参加东亚运动会。徐晨在这次比赛中出战男团和混双,而潘攀的责任更大,作为女双组唯一一名教练,女团、女双、混双,她每一块都要负责。
“拍婚纱照的事早就有计划了,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今年比赛太多了,就一直那么拖着。”潘攀说,“不过我俩都习惯了,毕竟这么多年的运动员生涯,这样忙碌的节奏都是家常便饭了。”
一个是国家队主力,一个是国家队教练,伦敦奥运会后,身份的转变让徐晨和潘攀相聚的时间越来越少。徐晨是一个比赛接一个比赛,潘攀在带队比赛的同时,还要兼顾队员日常的训练、生活,忙得不可开交。“聚少离多”是两人现在生活的真实写照,不过潘攀对这样的生活却没什么抱怨:“现在我们还都在为喜欢的羽毛球而努力着,生活中互相支持,这样很好。”
伦敦奥运会,蜕变的折点
伦敦奥运会,这是徐晨第一次站上奥运会的赛场,对于当时29岁的他来说,“大器晚成”这个词再合适不过了。虽然此时徐晨已是世界冠军,但是4年一届的奥运会毕竟和其他比赛不同,强大的气场让徐晨也不免有些紧张,一路打得磕磕绊绊。混双8进4时,面对实力并非顶尖的波兰组合马特乌斯克/纳迪兹达,徐晨/马晋(微博)在决胜局打得尤为艰难,一度大比分落后,形势危急。
此时的潘攀身在北京,身边坐着自己和徐晨的父母,一家人都盯着电视屏幕。遗憾的是,当天徐晨的比赛并不是在转播场进行的,潘攀只得通过电话让一个朋友在网上看着比赛实况,然后再“转播”给自己。到后来,由于比赛打得过于胶着,朋友实在不忍心让潘攀受煎熬,干脆“掐断”了通讯线路。
潘攀此时的心情可想而知,她收到的最后一条消息是徐晨大比分落后,偏偏就在这最紧要的时候断了消息,急得她像热锅上的蚂蚁。突然,电视里传来解说员的声音:“在旁边的场地上,中国组合徐晨/马晋在决胜局以23比21险胜对手,晋级4强。”话音未落,家里炸开了锅,双方父母鼓掌欢笑,潘攀的泪水夺眶而出。
奥运会前,潘攀已经从国家队退役,因此在徐晨备战奥运会的时候,她有足够的时间陪着他。徐晨训练累了,潘攀会安慰他;遇到不顺心的事,潘攀会陪他聊天。在这一过程中,潘攀也感到了徐晨身上和原来不一样的地方:“可以感觉到他对奥运会的渴望,那段时间,他训练真的很玩命,他吃的苦,我都知道。”也正因为这样,当徐晨艰难取胜晋级4强后,潘攀才会泪流满面。那是彼此之间的心灵感应,更是一路同行的感同身受。
对于备战奥运会的那段经历,徐晨把它当作财富:“从2011年5月开始参加奥运会积分赛,之后那一年,我真是一步一步打下来的,觉得很累。可现在回头看看,那样的过程让我学到了很多。”奥运会决赛,徐晨和马晋搭档,输给了队友张楠(微博)/赵芸蕾(微博)。回忆起那场比赛,徐晨说:“很遗憾,并不是因为输了,而是由于紧张。那场球根本没有打出自己应有的水平。不过这样的经历,让我的心理更强大了。”
在潘攀眼里,徐晨在奥运会后的最大改变就是成熟了,经历了努力、拼搏、遗憾,徐晨也能淡然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伦敦奥运会结束,标志着一个奥运周期画上了句号,对于运动员来说,这也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奥运会后,徐晨有了难得的一周休息调整时间,不过他并没有真正休息,而是不断反思自己在奥运会上的比赛,同时也对自己做了一个剖析,终于,他做出了坚持下去的决定。
徐晨说:“很多前辈到我这个岁数的时候都会选择退役,但我仔细考虑了自己当时的情况,有实力、有体能,而且自己还处在国家队主力这样的位置,有继续坚持的平台。综合考虑了这些,我决定坚持下去。”徐晨还说,只要没有大的伤病,他会一直坚持下去!
与此同时,潘攀向国家队递交的留队执教的申请也得到了回复。2012年11月,她正式成为国家队女双组的教练员。奥运会后,两人做出了选择,在羽毛球路上,继续并肩前行。
新的征程继续相互扶持
踏上新的路,做出这个决定很困难,走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
奥运会后,徐晨的父母和他谈过一次话,提醒他现在作为运动员岁数大了,不能再像年轻时候那样去打去拼,训练和比赛要注意科学合理。徐晨听取了父母的建议,在奥运会之后的训练比赛中,他比以前更加注意自己的身体情况,有时感到疲劳的时候,他会主动和教练商量调整训练计划,采取缩短训练时间,提高训练效率的方法来保持状态,同时保护自己不会因为太疲劳而受伤。
对于徐晨来说,这样的训练方法很适合自己,因为他有一种特质,只要站在羽毛球场上,就必然全力以赴,这样的性格也保证了他的训练质量从不打折扣。
在奥运会后的一段时间,徐晨的训练量有些许下降,但是体能状态却始终保持很好,新的训练方法的尝试宣告成功。可身体上能保持高强度、高水平,心理上却还要面对另一重考验。
对于专业运动员来说,比赛就是工作,和普通上班族一样,我们会有不想上班的情绪,运动员自然也会有“厌球”的想法,尤其像徐晨这样参加了奥运会的运动员。奥运会这一“大考”结束后,人的神经就会松下来,对打球的渴望也会有所降低,加上奥运会后,徐晨还参加了中国大师赛、超级系列赛总决赛等一系列比赛,2013年一开始,他就陷入了“厌球”的困境,总觉得在比赛时不想调动自己全部的状态。
今年3月的全英公开赛,他只打到第二轮就铩羽而归。
另一边,潘攀虽然之前对教练员工作有一定的了解,自己也做了充分的准备,但上任伊始,她还是很不适应这一角色的转化,时不时会有“一个头两个大”的困扰。刚走上教练岗位,潘攀一边跟着老教练学习,一边着手带一批年轻队员。
当教练和当队员最大的区别就是“管理”,当运动员时,只需要管理好自己就可以了,可当了教练,潘攀要管的事可就多了,队员的身体情况、训练安排、心理变化、日常作息……这一切都成了“潘导”的工作。这些内容,光看看都觉得多、觉得累,更何况潘攀需要亲自去做。
只说一件事就能知道教练有多累。每次比赛后,运动员要写总结,教练同样要写,但不同的是,教练除了写自己的工作内容,还要写队员的表现、技术不足、心态,前两条倒可以通过比赛的观察看出来,可队员的心态可不能瞎猜,必须和队员们挨个坐下来细聊,听她们说说心里话。
与此同时,在训练上潘攀也遇到了瓶颈。熟悉潘攀的人都知道,她是一个非常有责任心但性子又有些急的人,所以在训练中,她特别认真,对自己的要求特别严。虽说态度绝对值得表扬,但毕竟当教练的时间较短,实践中的结果达不到自己的预期,急脾气的她往往会对自己发火。
看起来很不幸,两人都陷入了新道路上的困境;但幸运的是,他们还拥有对方。
那段时间,徐晨的情绪陷入低谷,潘攀成为他的谈心对象。听徐晨发完牢骚,潘攀总会对他说一句:“你选择坚持,选择你喜爱的羽毛球,就要有走下去的决心和勇气,我永远支持你!”潘攀知道徐晨的脾气,虽然外表看起来是个长不大的大男孩,可内心很有想法,也很成熟,遇到问题,不需要和他讲长篇大道理,只需要轻轻一点,他就能回到正轨。倾听,是潘攀帮助徐晨走出低谷的良药。
潘攀在教练道路上遇到障碍,徐晨自然也成为为她排忧解难的第一人。早在伦敦奥运会前,潘攀就和徐晨表达了自己想当教练的愿望,对于妻子的决定,徐晨毫不犹豫地表示支持,他知道,妻子不可能离开心爱的羽毛球。然而,徐晨也早在心里做好了安慰妻子的准备,因为他知道,教练不是那么好当的。
潘攀工作不顺,自然要找老公抱怨,此时徐晨除了安慰她,给她讲一些道理,更多的则是担起自己老公的角色,用各种“小伎俩”来哄潘攀,直到把她逗乐为止。徐晨说:“这个很自然嘛,女孩子就是要哄,这是当老公的责任,哈哈!”
在刚刚结束的东亚运动会上,徐晨勇夺男团和混双两枚金牌;首次独立带领女双组出战的潘攀带领弟子们一举收获女团、女双和混双3枚金牌。这其中最有意义的当然是夫妻俩合力拿下的混双金牌,这是徐晨和潘攀第一次以教练和队员的身份搭档出战,也是第一次以这样的组合拿下冠军。
东亚运混双比赛一开始,徐晨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怪怪的感觉:“说实话吧,我也不知道怪在哪,就是觉得怪。”比赛期间,徐晨会习惯性地看向教练席,可一看教练席上坐的是自己的妻子,他就说不出的别扭。徐晨说:“其实自己也知道她是以教练员的身份坐在那里的,我是运动员,她给我作指导理所应当,可是一看自己的老婆坐在那,我还是不习惯啊!
”虽然徐晨也承认,“潘导”在比赛中发现问题的能力那是相当的强,甚至有些超出了自己的想象,不禁在心里暗暗称赞,但他那股怪怪的感觉还是从比赛开始一直到夺得冠军。
的确,两人在羽毛球的道路上已经携手走过了十余年,可如今换了种方式同行,难免有些不适应。不过潘攀对此倒是很习惯:“说实话我真没有什么感觉,就跟指导其他队员一样嘛。不过这次比赛对手也不强,他打得很轻松,可能这也是我感触不深的原因吧。”
徐晨说,自己也计划在退役后当教练:“到时候,我要好好向老婆学习啊,哈哈!”
平淡中共走幸福路
徐晨和潘攀的爱情故事一直是羽坛的一段佳话,徐晨会在情人节时出人意料地扮成“妻管严”的灰太狼,给潘攀送上一大束玫瑰花;也会在所有纪念日悄悄为潘攀准备各种别具匠心的小礼物。不过,这样高调的举动都是在队内完成的,即便是偶尔有照片传到网上,那也是队里的“好事者”们干的。
在公开的比如微博这样的地方,两人从来不会“秀恩爱”,最多只是在朋友发了相关内容之后,自己转一下。就连本次接受采访,潘攀也一再强调:“多说我俩在羽毛球事业上的事。”
潘攀主动在微博上对徐晨说话,在她印象中只有一次,那是伦敦奥运会混双决赛结束之后,潘攀第一时间更新了微博:“老公你真的已经很棒了,虽然是银牌但也非常不容易,银牌的背后一样有很多辛勤付出和汗水,银牌也一样是沉甸甸的,我永远懂你!你已经是我们家的骄傲,你是我心中永远的冠军!”这是潘攀唯一一条公开“示爱”的微博。
或许两人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感情生活:只享受属于自己的小天地,却“吝惜”地从不向外展示。用一句网络流行语形容,那就是“低调的奢华”。
其实仔细观察,总会从两人生活的细节中看出互相关心的样子。前不久刚结束的全运会上,徐晨身兼两项,密集的比赛安排让他的体能出现了问题,经常在场上气喘吁吁,甚至还会不时蹲下来休息。此时,潘攀作为国家队教练坐在看台上观摩。
看到老公辛苦比赛的样子,潘攀哪还坐得住,起身站到了坐席后面的走廊上,她对外的解释是“坐得腰疼,起来站站,活动一下。”可眼睛却死死盯着徐晨比赛的场地。即便是后来先回北京,没有看到徐晨最后因体力透支悲壮告负的一幕,潘攀在知道结果后,第一时间拨通了老公的电话,为他充满遗憾的全运会送去了一丝安慰。
东亚运动会结束后,回忆起这次比赛,徐晨想到的是潘攀:“这次比赛她经常第一场比赛上午10点就到现场去盯着,一直到晚上最后一场结束才能走。时间紧,她一天只能吃两顿饭。看她那么累,我真是心疼啊。”这就是徐晨眼中的东亚运动会,对于他收获两枚金牌的事,他一个字也没提。
如今,徐晨是国家队绝对主力,接连不断的比赛任务让他想在北京呆一段时间都成为奢望;潘攀既要带队比赛,还要管理队员们的生活,也忙得不可开交。两人现在聚在一起的时间,比当初都是运动员时少了很多,不过他们却丝毫没有觉得不快乐。
徐晨说:“现在,我们都在为自己喜欢的事业奋斗着,在奋斗的过程中互相帮助、互相扶持,对于我俩来说,这才是真正地享受羽毛球。”潘攀说:“徐晨很男人,处处让着我,又时时保护着我。我希望今后我俩每天都开心快乐,希望他没有伤病,能在自己喜欢的羽毛球之路上走得更远。”
10月13日,东亚运动会决赛当天,混双决赛一结束,徐晨便提前赶回北京。潘攀则等到最后一场女双决赛结束后才和大部队一起回北京,到达公寓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凌晨1点、一身疲惫的潘攀刚到公寓,徐晨就冷不丁突然“冒”了出来,怀里抱着精心准备的礼物。
原来,10月13日是两人结婚两周年的纪念日,徐晨等到凌晨,就为了给妻子一个惊喜。潘攀自然是感动加开心得一塌糊涂,具体开心到什么程度,徐晨说:“我也不知道怎么用语言来形容,反正她非常开心就对了。”一起为他们送来祝福的,还有他们一同从天津带回来的4枚金牌。
然而幸福的氛围没有持续太久,就被忙碌取代了。第二天一大早,两人又双双踏上了开往丹麦的飞机,去参加丹麦超级赛。或许两人已经习惯了这种忙碌却又甜蜜的生活了。
展望未来,这对羽坛情侣已经把目光放到了3年后的里约热内卢。潘攀说:“希望到时我能坐在他身后,陪他一起去冲击心中的梦想!”而徐晨的愿望则更为居家:“我希望2016年的时候,老婆能抱着孩子见证我继续征战奥运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