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史郎值得尊重 东史郎:正视历史 就能赢得谅解和尊重

2017-10-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东北网1月6日电 据新华网援引新京报报道,2006年伊始,中日民间都听到的一个悲情的消息:一位叫东史郎的老人去世了.昨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对

东北网1月6日电 据新华网援引新京报报道,2006年伊始,中日民间都听到的一个悲情的消息:一位叫东史郎的老人去世了。昨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对他的逝世表示哀悼,“东史郎先生曾作为日军士兵参与了侵华战争,包括南京大屠杀。

事隔半个世纪以后,东史郎先生敢于出来反省侵略历史,维护事实真相,真诚地向受害国人民谢罪。他以他人性的良知,敢于反省侵略历史的勇气,维护和平的正义感和促进中日友好关系的不懈努力,赢得了我们的谅解和尊重”。

的确,东史郎先生的去世,是中日两国民间交往的损失。作为一个中日两国民间并不陌生的老兵,东史郎的历史贡献不仅仅在于他做的那些真实记录和反思日本侵华战争历史的档案,更在于他保持的那种在日本国内右翼政治压力下仍然独立思考历史的精神。

东史郎在不断地谢罪、忏悔,并且在日本各地集会上发表演讲,揭露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之后,他遭到了来自日本右翼政治势力的疯狂攻击,甚至遭到了起诉。这并不奇怪,因为在目前日本政治整体保守化、有意回避历史问题的局面下,东史郎的存在必然成为日本某些政治势力涂抹历史记忆的一个障碍。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说,独立思考并且真实叙述历史也是东史郎作为普通人对于日本民族的一种特殊敬意。真实地向后辈叙述自己所经历的历史,不但是个体性的,也是民族性的。因为一个民族的发展,必然要从过去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中汲取养分。但是如何选择真实的历史文本,如何获得真实的经验和教训,这不仅仅是一个宏大的命题,落实到东史郎个人身上,就更是一个人对于一个国家负责任的态度了。

这种个人的敬意也推动着群体性的认知。东史郎前半生是一个侵略者,而后半生则成为一个坚定的反战斗士。这说明,历史的体验可以帮助一个人进行根本的转变。但是今天这种转变仍然未在日本国家层面上完成。日本在侵华战争中的所作所为以及政府高层今天的态度,无疑与本尼迪克特等学者笔下的日本传统美德相去甚远。

如果夏目漱石所说的“白开水恩情”真的是日本民族性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怎么样像东史郎一样做一个“不负恩的人”,老人给今天日本记录历史并传诸后世的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随着时间的流逝,东史郎们正在老去,前不久,南京大屠杀的中国受害者李秀英老人也去世了。随着当年参加过战争,并能够现身说法的侵略者和受害者相继去世,我们要提前估计到今后中日两国在历史问题上寻求共识的难度,并开始寻找一种新的还原历史、尊重历史的方式。这种方式会对今后中日关系的良性发展裨益甚多。

东史郎先生的去世给今天的中日关系提出了新的命题。在2005年中日关系政冷经热的局面下,民间交往已经成为了维持中日两国一定程度相互关系的重要基础。人们在期待,能有更多的像东史郎先生那样的人,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为促进中日友好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