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嘉锵古诗词歌曲 姜嘉锵:演唱古诗词的声乐大师
在我国男高音歌唱家中,姜嘉锵无疑是特别的一位。这位国宝级歌唱家在民歌演唱方面取得了不菲的成就,而作为“中国古诗词演唱第一人”,他从上世纪70年代末就投身其中潜心研究,致力于将古典诗词在音乐领域发扬光大,亦借助古诗词的神韵,将中华民族艺术风格与现代科学发声技法相结合,创建中国的声乐学派。
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记者来到姜嘉锵、金家勤夫妇家中,刚一落座,这位谦和而儒雅的歌唱家得知记者是南方人,便奉上了绿茶:“尝尝看,这比明前更早的茶,是我最近到宜宾的贫困地区演出时发现的。”姜嘉锵颇有些得意地说:“下飞机坐了7小时的汽车才到那里,我给山里的茶农们唱 《挑担茶叶上北京》。”
82岁高龄的姜嘉锵,生活依然因唱歌而充实,除了坚持下基层演出、到高校开办讲座传播声乐文化,就连社区的义务表演,也总能见到他的身影,每周他还要在家给学生“开小灶”。“都是‘一对一’的,想来‘镀金’的免谈”。姜嘉锵特别强调。
这是一次声情并茂的采访。耄耋之年的姜嘉锵,吐字依然清晰,嗓音依然雄浑。唱《枫桥夜泊》,每个音节仿佛都饱含了诗人的情绪,历经时空转换,汩汩流淌进心田;唱《关雎》,四声变换,皆有美妙的意境……“我一生只专心做了一件事——唱歌,天天琢磨怎么唱好歌。
唱歌是我的事业,唱歌是我的生命,生命不息,歌唱不止。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姜嘉锵告诉记者,今年,集其从艺多年心血的回顾性作品《姜嘉锵歌唱艺术专辑》 即将问世,汇集了民歌、创作歌曲及古典诗词共265首以及创作手记若干。“希望通过演唱,为创建中国声乐学派作出实践性尝试,也给后人留下些东西。”老人说道。
声乐大家自民间来
姜嘉锵出生的浙江瑞安,有着“理学名邦”“东南小邹鲁”的美称。童年里此起彼伏的温州童谣、山歌、鼓词、渔歌乃至叫卖声,与家乡的山水共同滋润着他的成长,民间音乐在开启少年情怀的同时,也成为了他的音乐启蒙。“我的家乡是水乡,人们摇着小船,鼓词、小调从水面上飘出,美妙之极,而街头巷尾艺人们敲着扁鼓或牛筋琴的吟唱,也让我听得流连忘返,回家总能哼上几句。”姜嘉锵回忆道。
而真正令他从这种“过耳能唱”的天赋中感受到力量,则是源于抗日救亡的呼号。《松花江上》《二月里来》等音乐传递出慷慨激昂的心声,对年幼的姜嘉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奠定了他的人生之路。
初中毕业,姜嘉锵被保送到杭州化工学校(浙江工业大学前身),作为文艺骨干,姜嘉锵在歌声中成长。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大连化工厂担任助理工程师,以唱歌排遣思乡之情的同时,他也积极参与工会组织的合唱团,教大家唱歌。1956年10月,姜嘉锵在报纸上看到中央歌舞团到大连招生的信息,便毅然决然走上了“弃工从艺”之路。
姜嘉锵初入行的上世纪50年代,国内音乐界尚有“土洋之争”,即欧洲声乐技法和基于民歌、戏曲、曲艺等传统演唱技法之间的争鸣,时任文化部艺术局局长的周巍峙发表《发展新中国民族唱法》一文,指出分歧的关键:中国唱法是否科学,西洋唱法是否能咬字清晰等问题,其更深层的根本原因在于“声乐上的民族风格问题以及如何使这种民族风格发扬光大,更能表现新中国人民的思想情感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用海绵吸水来形容姜嘉锵在中央歌舞团的经历一点都不为过。“当时强调深入生活、重视传统、扎根民间,在实践上,我们学习各种戏曲和各地原始民歌,从一点一滴开始,不放过任何细节。”姜嘉锵回忆,也正是由于广泛地学习京剧、河北梆子、山东吕剧、北京琴书、京韵大鼓、河南坠子以及各地民歌等,为他的民族声乐演唱打下扎实基础。
为借鉴戏曲中的高腔“修炼”男高音,1963年,新婚不满两个月的姜嘉锵就被派往浙江婺剧团学习一年,跟着当地演员们吊嗓子、练功夫,沉下心来学习有着“中国戏曲活化石”之称的婺剧。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年后,姜嘉锵便开始与婺剧表演艺术家郑兰香联袂出演《朝阳沟》,并饰演男主角栓保。
对“土洋之争”,姜嘉锵也在实践中获得感悟:中国声乐学派归纳起来,既不是从基本功到表现手法“全盘西化”,也不像过去仅立足语言发展民歌,而是以中国古诗词、古曲古琴、戏曲、曲艺、地方民歌等文化底蕴,结合西方科学发声方法,以完备声乐艺术体系。
“一种派别的出现,一定是以文化为根基,要深入了解自己的文化,立足于自己文化的根。歌唱艺术不只是唱唱歌,而是对演唱者乃至其所在民族一种文化内涵的表达、精神的呈现,中华民族的审美取向、艺术上的个性追求都应该体现在歌唱中。”他表示。
多年来,姜嘉锵共录制了500多首歌,包括《关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枫桥夜泊》等古诗词艺术歌曲,以及《草原恋》《川江无处不飞歌》《挑担茶叶上北京》等民族歌曲。早年间,姜嘉锵就为自己的演唱定下“规矩”,并坚持至今:“我唱过的歌曲,不管是古诗词歌曲或是现代题材民族风歌曲,无论是原始的音调还是现代新作,我都有一种想法:要有‘新意’。
艺术是需要琢磨的,一首歌拿来,我一定会仔细琢磨它的唱词、意境,感受创作者的心境,尽可能地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手法赋予一段音乐生命,演唱的曲直平弯、吐字的涩与顺、真假声变换……整首歌的艺术感染力,皆来源于对每处细节的琢磨和推敲。
演唱古诗词琴歌昆曲都要学
“古典诗词里面有太多深刻的内容了。”即便唱了大半辈子古诗词,姜嘉锵依然觉得自己是个“门外汉”,他说:“我演唱的过程,也是我不断向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深入学习的过程,学习自己民族的传统,学的更是一种文化。中国声乐的很多表现手法在古代音乐、民间歌曲、戏曲里,这是先人们给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我们不仅要继承下来,更要运用在新的创作中。
”从诗经到魏晋古诗,从唐诗宋词到清代郑板桥的板桥道情,姜嘉锵演唱了200多首古典诗词,被誉为“古诗词演唱第一人”,不少古词也借由他的演唱重焕生机。
早年间,他的曲谱全部来自古籍中翻找出来的古曲琴歌,后来才逐渐有当代作曲家创作或改编。姜嘉锵的古诗词演唱经历也见证了古诗词歌曲在中国的发展轨迹。
这份情缘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刚考入中央歌舞团不久的姜嘉锵,师从古琴大师査阜西先生学唱琴歌《苏武》。为古诗词神韵所倾倒的他,立志要将这条“少有人走的路”走到头,他向昆曲大师傅雪漪、“一代词宗”夏承焘先生等大家“取经”,也随岳父金淙鼐拜访其表兄、国学大师启功先生,聆听启功讲解古典诗歌音韵知识,并学习吟诵古诗词。
70年代末,姜嘉锵演唱了一批由中国艺术学院音乐研究所王迪先生打谱的古代琴歌,继而演唱、录制了《华夏之声》《古谱寻声》及《敦煌乐谱》、宋《白石道人自度曲》、明《魏氏乐谱》、清《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碎金词谱》、民国《梅庵琴谱》中的许多歌曲,以及上百首现代作曲家谱写的古诗词歌曲。
演唱古诗词有何讲究?又如何以声乐展现古典诗词的韵味? 姜嘉锵以他的代表作《枫桥夜泊》为例,将其中的“门道”娓娓道来:“《枫桥夜泊》是一首以西洋乐器钢琴为中国古诗词伴奏的作品,首先要了解诗人张继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这首诗的,首句‘月落乌啼’由远而近,‘啼’字又似一唱三叹,好像人声如涟漪远送,消失在夜空中……绵长的声腔和悠远的余韵,如同一幅水墨画。
”而在演唱《诗经》名篇《关雎》时,姜嘉锵以戏曲中的小生形象代入其中,将小生风流倜傥的手、眼、身、法、步等视觉形象转换为听觉音响。
他还在演唱时运用了书法中的“顿笔”:“‘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的‘之’和‘好’字均有声音的停顿,而后在‘洲’和‘逑’上悠然放开……”
“我所取得的成就都源于实践中反复的琢磨,”姜嘉锵总结道,“古诗词不仅语言美,它的音律韵味、声调平仄都有声乐的内涵,要把这些灵魂深处最美的东西唱出来才能感动人。诗歌里的形象、声乐的色彩变化和各种表演方法,我把这些当成毕生的课题来研究,它们也对我后来的演唱产生了广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