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勰宋朝 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
刘勰(约465~521),字彦和,原籍东莞莒。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其祖先避乱南奔。刘勰出身贫寒,幼年丧父,约20岁时母亲去世,因家贫而依附建康定林寺法师校定佛经,终身未娶妻。当时的寺庙藏书甚多,除了佛教经论外,儒家经典、诸子百家和文学作品,也为多数佛徒所研习。
刘勰自幼笃志好学,《序志》中说:“予生七龄,乃梦彩云若锦,则攀而采之。”刘勰志向高远且乐观自信。在定林寺的10多年中,他潜心向学,精研佛典,博通经史。
晋宋以来,佛教大盛。梁武帝做皇帝的第三年(天监三年),便正式宣布佛教为国教。刘勰虽住在寺院,其思想主流还是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他三十三、四岁时,因夜梦孔子而开始《文心雕龙》的写作。齐末中兴元年(501年),刘勰37岁时终于完成《文心雕龙》这部巨著。
《文心雕龙》以儒家思想为主,“文心”谓“为文之用心”,“雕龙”取战国时驺奭长于口辩、被称为“雕龙”的典故,指如雕龙纹一般精细的研讨。“文心雕龙”即“文章写作精义”。全书10卷50篇,首尾一贯,体大思精,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体系最完整、结构最严密的巨著。
根据《梁书·本传》记载,刘勰虽“自重其文”,但“未为时流所称”,人微言轻,难以立足文林,因而趁当时的文坛领袖沈约出门之际,扮成货郎,拦车而献稿。沈约读后,对此书评价很高,誉之“深得文理”,且“常陈诸几案”,时常翻阅。于是刘勰与《文心雕龙》盛传于世。
《文心雕龙》使刘勰名重一时,梁天监三年,刘勰被荐为临川王萧宏记室、南康王萧续记室、步兵校尉等职。官职虽都不高,但均“政有清绩”《梁书·刘勰传》)。天监十三年,刘勰50岁时做了昭明太子萧统的东宫通事舍人,职掌章奏,故世称“刘舍人”。
萧统非常欣赏刘勰的文才,经常请刘勰去讨论文学问题。萧统编纂的《文选》一书,内容多与《文心雕龙》相通。晚年的刘勰奉朝廷之命,返定林寺编定佛经,于普通元年(520年)整理完成后,他感到自己已至暮年,理想抱负终究未能实现,遂看破红尘,弃官削发,皈依佛门,法名慧地,不到一年即病逝,终年57岁。
《文心雕龙》兼容并蓄,系统地论证了有关文学理论方面的重要问题,揭示了文学发展的规律,讨论了文学创作的艺术技巧,并对齐、梁以前一些作家和他们的作品作了扼要评述。作者在书中以骈文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致密繁富,婉转自如,意无不达,发展并丰富了中国的文学理论批评史。
唐朝贞元年间,日本僧人遍照金刚来华留学,回国后不久撰成《文镜秘府论》,向日本读者介绍《文心雕龙》。近代以来《文心雕龙》被译成多种文字,引起世界文坛的注目,形成一门国际性学问。“东则有刘彦和之《文心》,西则有亚里士多德之《诗学》”(鲁迅《集外集拾遗》),《文心》成为和《诗学》并列的世界古代文论的双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