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忠谈军事 著名军事艺人张召忠国际大将军的“海带论”被证明是胡扯!
近日一场有关“海带能否阻挡潜艇”的争论成为网络上的热门话题。《环球时报》记者为此采访海带种植专业户和潜艇专家,以解读这一网络热议话题背后的疑惑。
福建霞浦海带种植户陈先生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海带的养殖海区一定要选择在无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废弃物污染的海域,海区的海底以泥沙底或者泥底为好,水深8-30米为宜,其中15-20米为最佳,是海带高产区,“再深就不适合种海带了”。
不过陈先生证实:“海带的根从幼苗起就长在绳子上,当收获季节一到,养殖户就直接把绳子拉起顺带走海带。”海边长大的陈先生对海军颇感兴趣,但他听说养殖海带的绳索有可能会成为潜艇活动的“麻烦”时仍半信半疑:“没听说过潜艇会到我们种海带的海域活动。”
一名不愿具名的潜艇专家透露:“潜艇在什么海域活动要看海区的地理环境、人员操控素质和装备性能,但出于航行安全的保证,一般会考虑如下因素:除潜艇自身的高度,还得保证潜艇龙骨下有10-15米的深度,潜艇上方也得有一定的深度,因为大型船舶吃水会有20多米深,所以这意味着潜艇活动的安全深度至少在30米以上。
”另一名军事专家则表示,核潜艇的最大下潜深度约300-600米,比较适合核潜艇活动的深度是150米。如果水深仅50米,那就很容易被反潜飞机发现。
这两名专家一致认为,美国潜艇肯定不会到养殖海带的海域活动。不过他们表示,“美国潜艇在他国近海活动是常事,包括中国近海。美军一直试图描绘中国近海海域的各种‘海图’,以期找到应对中国海军的对策”。
不过“海带阻挡潜艇”的构想,背后透露出潜艇在近海活动时确实面临着多重威胁。潜艇专家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近海海底地形复杂,而且也在变化,再加上越是近岸之处船只越多,所以不管哪国潜艇,近海的航海安全永远放在第一位。”
这并非危言耸听。2010年10月22日,英国最新型“机敏”号战略核潜艇在苏格兰西海岸海试时,就在一处有石块的岸边卡住搁浅。《环球时报》记者不久前在韩国江陵市采访时,在海边的国防主题公园里看到了1996年被韩军俘获的朝鲜侦察潜艇。
这一事件导致21名朝鲜军人死亡,1人被俘,1人失踪。事后韩国海军分析认为,这艘潜艇事发时离海岸线仅300至400米,水深严重不符合潜艇活动要求,搁浅的根本原因是潜艇尾舵被卡变形。
此外,拖网渔船是近海潜艇真正的麻烦。潜艇专家告诉记者:“许多大流网撒出去有好几公里长,流网由粗大的尼龙绳组成,一旦搅住推进器那真是麻烦大了。”2004年5月11日,丹麦的一艘拖网渔船在丹麦和挪威之间的斯卡格拉克海峡捕捞到一个“巨物”,渔网因无法承受它的重量而破损。
事后得知,这艘船打捞到的不是大鱼,而是参加16国海军联合举行的“蓝色博弈2004”演习的德国潜艇。这种致命的遭遇在其他海域也发生过,欧洲每年都有数起事件就是因为捕鱼船的渔网捕到潜艇这种“大鱼”而被拖行数十英里。
此外,随着海上交通日益拥挤,潜艇和近海水面船只的碰撞也不是偶然事件。许多比较繁忙的海上航线都有潜艇活动,由于它们的外壳异常坚固,所以在这类碰撞事件中最大的受害者往往是对方。据报道,在所有涉及英美潜艇的碰撞记录中,约有25%发生在沿岸水域。
一名军事专家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近海水域发生碰撞事件,也与潜艇在水下的作业方法有关。潜艇借助主动声呐能够准确识别自己周围的船只,但是主动声呐会暴露潜艇位置,因此它们往往依赖于被动声呐。而在浅水区域使用被动声呐,意味着潜艇就像瞎子一样,无法感知可能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