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纪录片 纪录片《成为巴菲特》中有哪些值得金融从业人员注意的信息?
《成为巴菲特》是HBO出品的一部关于巴菲特的纪录片,纪录片的特点之一就是要还原一个真实的人或事物。纪录片以巴菲特自述以及亲友的讲述的形式交叉展现。相比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以及价值观,本片深刻地叙述了巴菲特的成长过程、家庭、爱人、朋友。也许,HBO或许更希望人们去了解到一个Billionary面具下的真实巴菲特究竟是什么样子。
今天我们从巴菲特的生活展开,从纪录片跟踪,整理了巴菲特给我们带来的十条投资理念。
纪录片从巴菲特的一天开始,涉入他的生活。巴菲特的一天是怎么样呢?
每天早上醒来,穿好衣服后,开车去离家只有5分钟车程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上班,途中会经过固定的麦当劳,根据当天的市场情况和自己投资组合的表现,决定吃3.17美金的麦当劳套餐,还是2.95美金的套餐。之后的时候,就在办公司里面听新闻、看新闻,读报纸,读年报、读各种材料等等,直到现在,他每天还会花5-6小时越多。这54年来如此日复一日,乏味又乐在其中。
巴菲特的一生中,除了众所皆知的伯克希尔好搭档查理芒格,以及巴菲特的“恩师”本杰明格雷厄姆之外,还有两个人对巴菲特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个是巴菲特的父亲,另一个是巴菲特的第一任妻子。
父亲
都说金融行业是一个资源导向型的行业,父辈带来的资源往往能够荫蔽子女在行业中的发展,其实巴菲特多多少少也有一些这方面的优势,但是更重要的是,父辈的理念对于子女的影响。
巴菲特的父亲,在成为国会议员之前,做过一段时间的股票交易员,而后又自己成立投资公司。在他的房间里有各种各样投资相关的书籍,巴菲特在父亲和这些书籍的耳濡目染下,很早就接触了投资。巴菲特说他从小就比同龄人读更多的书,直到现在,他还每天花费5-6小时阅读,享受每一天思考和阅读,这是投资修行的必经之路。
巴菲特的父亲很少训斥他,总是通过正面例子鼓励巴菲特。在巴菲特12岁的时候,全家举家搬迁华盛顿,失去奥马哈之趣的巴菲特,开始厌恶学习,甚至通过做空学校教师退休金重仓股AT&T泄愤(12岁就会做空发泄情绪的巴菲特-、-)。
巴菲特一度厌学到了不想上大学,逃学甚至放弃考试。巴菲特的父亲并没有因此责备他,只是很失望的说了一句“你本来做的更好。”明白了父亲失望感的巴菲特,开始检视自己的问题,重拾学业,不仅从内部拉斯加大学毕业,虽然申请哈佛MBA失败,却得以投入了“恩师”格雷汉姆的旗下,开始了自己以后为之奉献一生的价值投资之路。
妻子
在片中占了大比例篇幅、他的第一任妻子苏西。巴菲特自己承认,如果没有苏西,他自己无法取得如今的成就。巴菲特是一个在生活上技能几乎为0的人,找不到灯光的开光,不会做饭,如果没有人照顾他,甚至都可能会自己饿死自己。
苏西非常了解巴菲特的人,既能够洞察他的那份专注,也能明白他内心的孤独。巴菲特大部分的时间都在一个人阅读,普通人甚至他的子女都不太明白他的内心究竟在想什么。苏西曾经说过,与沃伦身体上的接触,并不意味着他就和你有联系。巴菲特有自己的世界,所以她也必须学会有自己的生活。评价到他们的生活时,她说她和巴菲特是两条平行线,但是当他开放的时候,他们彼此会有联系。
某种程度上来说,苏西和巴菲特是两个完全相反的人。苏西对任何人都有兴趣,具有很强的同理心,容易对别人感同身受,她不关心任何生意和钱上面的事,在自己孩子长大后,她就参与到了人权运动中去,成为一名民主党的拥趸。
巴菲特的父亲是共和党议员,所以他也可以算是共和党出身。但是,苏西在政治观点上,深刻的影响了巴菲特,尤其是她带着巴菲特参加了马丁路德金的演讲,那是巴菲特听过最鼓舞人心的演讲,从那之后,巴菲特在内心上百分之百支持着自己的妻子,也支持人权运动。
不过有意思的是,巴菲特与妻子的分歧,更多是在对金钱的观念上,苏西希望巴菲特能够捐赠几个基金,用作社会运动。但是,对于投资来说,资金既是资本,巴菲特很难接受,将这些资金用于无法增值的基金运作,他认为资金应该用来更多投资,在复利和价值成长的作用下,获取更多的收益,这种根本性的理念冲突,是他们早期互相无法理解的原因。
在奥马哈生活了22年的苏西,在孩子都长大离开后,选择了去洛杉矶开始新的生活,因为她想要去实现自己以后的人生价值,她在那里成就了自己的社会活动和音乐事业。
苏西介绍了阿斯特里德去照顾巴菲特的生活,这个后来成为巴菲特第二任妻子的女人。他们三个之间保持一种亲密而默契的关系,苏西并不介意这种关系,或许她认为这是让所有人都满意的一种方案。甚至在晚年即将被病魔夺去生命的时候,还主持了阿斯特丽德和巴菲特的婚礼。
2007年,巴菲特的第一任妻子苏西因为病痛离世,巴菲特非常悲痛,巴菲特开始重新审视,金钱、生命以及和爱之间的关系。他决定继续妻子未竞的事业,他将自己积累的大量财富都捐赠给了慈善事业,截至2016年,他捐赠出了价值243亿美金的财富,并且还在继续。
在《成为巴菲特》中,随时都会穿插着巴菲特对于投资的各种理论,护城河、能力圈、烟蒂投资法、永远不要亏钱等等,这不仅是巴菲特的投资哲学,更是他的人生哲学。在他过去的半生中,他只是将金钱作为记分板,投资作为游戏,他想要赢得游戏,就必须把尽量多的得分控制在手里。
巴菲特说投资1:复利
巴菲特从小就靠送报纸、卖可口可乐赚钱零用钱,然后进行储蓄,他了解复利的魔力。复利,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但是长此以往,将会收获惊人的结果。
巴菲特说2: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在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走廊里,巴菲特告诉我们,墙上挂着7份纽约时报,记载着历史上每次股灾。他将华尔街真正的恐慌日子挂在这里,时刻提醒他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这是巴菲特告诉我们,即使再乐观的市场,也不要忘记风险。
巴菲特说投资3:不要赔钱
这个有点老生常谈,尽管没有谁想亏钱,只是能做到的人不多。巴菲特坚定认为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概念是真正在执行这个Rules,他相信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作详细的审核,如果你买了有价值的企业,你就会收获好的结果。
巴菲特说投资5:烟蒂股
巴菲特早年的财富都是从投资“烟蒂股”中收获的,他的合伙企业从10.5万美元起步,快速累计了700万美元的资本。这更多来自格雷厄姆的理念,买入是市值低于(流动资产减去总负债)三分之一以下的股票。
这个策略在本杰明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中有充分的描述,被称作不管市场环境多差,也不会被影响。而巴菲特早年的合伙企业十几年无一亏损。
但是我认为,在今天这个信息十分发达的时代,真正被低估却又价值的企业很少,跟巴菲特早年不能相提并论,很多低价股本身就是一个价值陷阱。事实上,后来巴菲特在搭档查理芒格的影响下,改变了投资思路。
巴菲特说投资6:买价格合理的好公司
虽然,烟蒂股的投资使巴菲特收获丰厚,但是他发现只要这个股票足够便宜,他就不在乎这个公司有多差劲,管理的多烂,这并不是他真正想要的。查理芒格让巴菲特改变,买价格合理的好公司。这也是我十分认同的。
巴菲特说投资7:护城河
护城河理论是巴菲特关于企业竞争力的一种描述,巴菲特投入大量时间去阅读了解企业护城河,这也是他饯行自身长期竞争力的一种方式。在护城河这个概念中,巴菲特举例他埋下Sees糖果公司。他说,如果你第一次约会送给女孩子Sees巧克力,她一定会很高兴,即使它明天提价。Sees的独家味道以及它品牌象征着幸福甜蜜,在这种产品上,价格一定程度上是无形的。你买的是它的品牌、它的护城河。
巴菲特说投资8:能力圈
投资就是,你能看到数千家不同的公司,但是你不用每一家都看懂或者都研究,你只需要非常了解其中几家,是非常非常深度的研究,然后击中他们。
一个人要非常清楚了解自己的能力圈,恪守能力圈。巴菲特和芒格都强调能力圈很重要。但是我想补充,一个人的能力圈并非不可拓展,基于自己对行业、公司各方面的深入研究和分析,能力圈是可以突破边际的。当你没有把握覆盖更多时,你最好留在自己的安全范围内。
巴菲特说投资9:专注
巴菲特和比尔盖茨是几十年的知己好友,当两人提及描述自己的关键词时都不约而同地写下了“专注”一词。不但适用于投资、创业、工作、生活等等,专注是一个人人格中最强大的一部分,可以说任何事情,没有专注就没有成功。
巴菲特和比尔盖茨都非常非常深爱自己的事业,这种热爱让他们坚持并专注,这也告诉我们,首先你找到自己的兴趣,保持极大的热情能量才能持之以恒专注于此。投资一家公司,就是对这个行业、这个公司保持着极大的好奇与兴趣去探究去熟知。
巴菲特说投资10:赚钱最重要的就是时间
你不需要特别聪明,但是必须要有耐心。
重复、枯燥、持续、长久,这些如同修行一样的过程,是巴菲特的成长路径,是投资的真谛,也是一家企业发展壮大必然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