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波美心 胡晓波教授纵论“丝绸之路与中美关系新格局”
2015年1月4日晚,受郁建兴教授邀请,美国南卡莱罗那克莱蒙森大学胡晓波教授发表了题为“丝绸之路与中美关系新格局”的主题演讲,余逊达教授主持了本次演讲。本次讲座也是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亚洲未来领袖公共管理硕士项目”中国观察系列讲座的第一讲。
胡晓波教授从丝绸之路的兴起、发展和对世界的影响等三方面进行了阐释。他首先指出,源于经济交往需要,古代丝绸之路以运输丝绸为主要任务,是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陆上商业贸易路线。期间,由于地理环境变化,以及政治、宗教等形势的演变,不断有新的道路被开通或废弃,丝绸之路的路线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此后,随着航海技术的推进、指南针的发明、造船技术的提升,以及海上贸易的频繁往来,“海上丝绸之路”也兴起,使东西方贸易运输更加便捷、安全。
一直到今天,丝绸之路的形式更加多元,如中国正在发展的“高铁丝绸之路”。胡晓波教授指出,通往欧洲和东南亚的高铁一旦建成,将大幅减轻中国内陆产业基地的物流负担,也将增加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也正因此,丝绸之路有着重要的政治经济作用,能够重塑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和贸易模式,对于推进区域经济资源互通有无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也能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胡晓波教授重点展望了未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和相关国家的政治诉求。他说,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都有着通过经济合作追求和平发展的愿望,希望能利用当地资源推进发展,包括更新基础设施、构建高铁网络。相应地,作为世界大国的中国也不能一枝独秀,同样需要构建自由贸易伙伴关系等机制更为主动地与更多发展中国家、西部国家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演讲结束后,在座师生与胡教授展开了深入的交流。来自阿富汗、缅甸、柬埔寨、泰国的同学基于本国立场,与胡教授讨论了中国文化输出对各自国家可能带来的影响。一些同学则着重关注中美关系,探讨了美国对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相关政策,以及中国政府的应对方式。
此外,还有同学着眼于中国政府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政治动机,与胡晓波教授、余逊达教授展开了讨论。两位教授指出,在当前时期,丝绸之路是各国的共同事业,符合不同国家的共同利益需求,也是中国对美国亚太平衡战略的积极应对,亚洲各国若能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的原则,一定能实现睦领友好、共同发展的愿景。
本次“亚洲未来领袖项目”中国观察讲座让不同国家的学生对中国政治经济发展有了更多认识,也在专业相关知识的分享中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相信随着该系列讲座的持续开展,同学们无论在专业知识还是语言文化沟通方面都会有更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