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胜理念 蔡文胜分享前百度产品总裁俞军12条产品理念
蔡文胜指出,站在用户角度看待问题,用户体验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追求效果,不做没用的东西。发现需求,而不是创造需求。关注最大多数用户,在关键点上超越竞争对手,快速上线,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不要给用户不想要的东西,任何没用的东西对用户都是一种伤害。
俞军于2001年5月加入百度,任搜索引擎产品市场部产品经理、产品总监、首席产品架构师等职务,2006年12月出任百度产品副总裁,他是中国最早的搜索引擎研究和推广者之一,是百度产品设计的核心和领袖,俞军于2009年6月30日正式离开百度。
以下为蔡文胜总结的前百度产品总裁俞军十二条产品理念:
1、PM首先是用户。
2、站在用户角度看待问题。
3、用户体验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4、追求效果,不做没用的东西。
5、发现需求,而不是创造需求。
6、决定不做什么,往往比决定做什么更重要。
7、用户是很难被教育的,要迎合用户,而不是改变用户。
8、关注最大多数用户,在关键点上超越竞争对手,快速上线,在实践中不断改进。
9、给用户稳定的体验预期。
10,如果不确定该怎么做,就先学别人是怎么做的。
11、把用户当作傻瓜,不要让用户思考和选择,替用户预先想好。
12、不要给用户不想要的东西,任何没用的东西对用户都是一种伤害。
百度副总裁俞军将于明天正式离职。上周,俞军在离职前在公司做了一个演讲,谈了关于管理的一些内容,直白而又深刻。以下是俞军演讲全文:
以文取人——所有选手站在同一个起跑线
如何选人?选什么样的人?很多经理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选对一个人,会大大提升团队的“战斗力”,而选错一个人,会给团队带来可能很严重的“伤害 ”。俞军说,在搜索引擎领域,我们在选人时,不会特别看重这个人的相关经验,所有人都是在一个起跑线上。至于今后的个人发展也和是否有相关工作经验无关,而是这个人是否投入到了这个领域,在认真的学习这个领域,是否具有潜力。俞军告诉我们,用有经验的人可能一时轻松,但如果他不能再跟着产品成长,将来你会更累;用有潜力的人,现在你可能要多付出一点来带他,可是将来他会加速成长,比你对产品的理解更深。
产品部门在选人这一点上,可以用四个字概括——以文取人。我们不看重简历上的背景,性别,血型,而是根据他写的产品分析看这个人对于产品和用户的感觉,这些感觉是从文字上可以感觉到的。而判断力是源于自己对于产品和用户的感觉积累,当你读过一千个或者更多的产品分析后,再读到一篇产品分析的时候就会一下子给这个分析打一个准确的分数。另外从产品分析里的方法运用上可以看出这个人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逻辑能力。
“以文取人”之后,还要看这个人是否喜欢并能够投入的做这个工作。喜欢的投入,和没有感觉的投入呈现的效果完全是两码事。俞军举了一个赛车的例子,他说,有些人开车,就是开车,把车作为一个工具把自己送到目的地,所以开了一辈子车,还是一样的开车。但是赛车手会琢磨怎样把车开的更好更快,所以也许赛车手开一个月的车,就已经比开一辈子车的人开的好的多了。我们需要选的人,就是喜欢并愿意投入的人,在又酷又炫的搜索引擎领域,这样的人可能并不难找。
俞军在总结选人经验时,特别强调了要选择和公司,团队的价值观一致的人,这样会大大提升工作的效率。更应该遵循“宁缺毋滥”的原则,宁可人少,每个人累一点或是少做一些事,也不要盲目扩充人力,种下不良的种子。
给他成功与犯错的机会——用人的关键在于授权
选对人之后就要考虑如何用好他(她),培养他(她),不能浪费人才资源,这也是本次讲座的重点和意义,引起了在场同学的广泛关注。俞军说首先的一个大原则就是要——充分授权,目标管理。充分授权能够提高人的主观能动性,而目标一定是协调后达成一致的目标。对于产品部门而言,和不同的产品团队合作,就会做出不同的东西,因此依赖于脑力劳动的工作,能动性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就是要营造平等的工作氛围,有试错的心态,并能够不断总结。平等的氛围有助于发挥个人能动性。对于试错的心态,俞军分享自己带团队的经验,他说当自己和团队的成员出现意见不一致的时候,要尽量在把控关键点前提下将“试错”的机会留给团队成员。因为如果这个成员的想法此次被证明是错的,那他(她)就会从“错”中学到最多的经验,从而尽快成长。如果领导的意见被证明是错的,那团队成员将没有机会获得“错事经验值”。最后总结尤为重要,总结要有开放的心态,多总结不好的方面,下次可以得到更好的改善。之后再与团队成员互相分享,整体成长会很快。
俞军提到应该“助理比经理更懂,经理比总监更懂”,越专注细致的了解一件事情的人最有发言权。最差的方式就是向上分享,单线汇报。真正需要做的是和自己的团队商量,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基于事实本身推出结论。需要培养个人持续否定自我的精神,最终的结论是靠发现更多的不足找到,而不是推销观点,永远站在事实的一边,结论会越来越正确。
用人时一门学问,需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就像下一盘棋。人才培养,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需要高瞻远瞩,也正如一盘棋局。培养人才,用好人才,才能赢得这盘棋,做好这个项目。
愿景清晰,赏罚分明——薪酬之外的留人之道
用心培养的人才,应该怎样留住?最后俞军总结了吸引人才最重要的三个条件,一是公司的愿景,是否足够吸引人才留下;二是工作空间,是否能够提供发展和上升的空间;三是个人待遇。对于每一个在百度工作的同学来说,我们其实正在合力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做中国最好的搜索引擎,降低人们获得知识的成本,填补人们信息的鸿沟,每一个百度人都有理由骄傲和自豪! 其实俞军自己的例子就证明了这一点,他告诉我们,其实他并不喜欢在北京生活,8年来无日无夜不想着回上海老家,正是为了做出中国最好的搜索引擎这个愿景,才使他留了下来。
两个小时悄然滑过。抓住难得的与俞军可以交流的机会,大家也开始在人才选择培养之外踊跃提问有同学问:“你认为百度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俞军说:“ 是在正确的时间做了正确的事情,那个时候,如果没有百度,也一定会有另一个中文搜索引擎兴起,而百度在这个最佳的时机选择了这个领域,且做得最好,所以这种成功可以说是天时地利的必然。
继而有同学问,那么只要百度不犯错,是否就不会被其他搜索引擎超过了?。俞军说非常坦诚地说:“如果是与百度同质的产品,在这个领域想要超越已经几乎不可能了,但是并不排除新的满足人们信息需求的领域上,出现能颠覆搜索引擎的产品或公司。
他告诉我们他的思考——产业生命周期的更迭总是从具有颠覆性的新技术开始的,聚光灯曾经照耀过一个个新兴的产业,使他们成为增长最快的经济引擎,如今这个焦点正是搜索引擎,但如果有一天,搜索引擎不能带给用户更多的价值——无论怎么努力去改进,其对于用户体验的提高已经微乎其微了的话,其光芒与风头被另一种产业替代,也将是一种必然。
那么我们怎么保持我们的领先地位呢?俞军再次强调了百度做产品的用户导向原则。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只做有需求,我们有优势和有利益的产品。“对于用户需求,请记住,我们永远是发现者,而不是创造者。”俞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