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素和张伯驹 张伯驹文采风流的另一面/马斗全

2017-06-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张伯驹在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中,是非常著名而又很特殊的一位.许多读者都知道他是民国四公子之一,是位风流才子.著名词人,还知道他喜欢戏文,更知道他富收藏,并将多件珍贵的收藏品捐给国家.而对张伯驹一生命运沉浮的具体情况,却知之甚少.对其内心世界,则更是隔膜无知.寓真先生所着<张伯驹身世钩沉>一书,终于让读者看到一个真实而完整的张伯驹,看到张伯驹倚声填词.收藏字画文采风流的另一面.张伯驹数次婚姻皆不如意甚至不幸,曾因离婚案被告上法庭.又因财产纠纷两次被亲属告上法庭.家里虽曾很有钱,但他因购买珍贵文物和还

张伯驹在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中,是非常著名而又很特殊的一位。许多读者都知道他是民国四公子之一,是位风流才子、著名词人,还知道他喜欢戏文,更知道他富收藏,并将多件珍贵的收藏品捐给国家。而对张伯驹一生命运沉浮的具体情况,却知之甚少。对其内心世界,则更是隔膜无知。寓真先生所着《张伯驹身世钩沉》一书,终于让读者看到一个真实而完整的张伯驹,看到张伯驹倚声填词、收藏字画文采风流的另一面。

张伯驹数次婚姻皆不如意甚至不幸,曾因离婚案被告上法庭。又因财产纠纷两次被亲属告上法庭。家里虽曾很有钱,但他因购买珍贵文物和还讼债而不断负债,为还债数次出卖房产,连最后的住所展春园也卖掉了。张伯驹收藏文物,固然出于其爱好,其实更出于热爱这个国家的文人本质。

他在四十年代负债七千多美金购买流散东北的文化珍宝,是为保存国家文物,害怕流到国外。还曾致信主政北平的宋哲元,说被英人购去的某画为重要文物,请当局查询,勿使出境。

这同古今许多人的收藏,有着本质的区别。他还曾被绑票,公司和家人均表现冷漠,至少不积极援手,惟有最后一任妻子奔走营救。他捐出了八件国宝级文物,却被打成"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分子"。家产没了,收藏捐了,他最后成了一个无产文人。真所谓"饱经风雨阴晴之变"。其中坎坷与无奈,颇令人同情。

《钩沉》作者寓真与张伯驹有着众多相同爱好,同酷爱传统文化,同喜好把玩和收藏古籍、碑帖、书画等,同擅诗词,探究张伯驹自有其得心应手之处。寓真又是一位法官,职业习惯使他尤重证据,并像审案一样要把张伯驹的身世资料、事件的来龙去脉全部弄清楚。

为撰此书,多年来他查阅了众多档案,搜集了众多信件,细读了许多人的回忆录,真所谓十年磨一剑。在钩沉、考证、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张伯驹内心,与读者一道,透过现象,细致关照张伯驹的精神世界。重要事件的所有经过,包括一些细节,书中都有确切的探究与展示。

以张伯驹与潘素的相识相爱经过为例。张伯驹数次不如意婚姻后,遇潘素,总算得一知己。《钩沉》不是记录起自风月场的这一男女情事,而是从张伯驹为什么特别赞赏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词说起,再探究潘素的身世与上海烟花场的情况,以及张伯驹因何机缘而结识潘素,是谁为穿针引线。

其间好事多磨,才子佳人之结合,真似传奇故事。又如有天下第一法帖之称的陆机《平复帖》,世人只知张伯驹将此收藏品捐给了国家,至于当初为何收藏和如何收藏,却不太清楚。

那是张伯驹因溥儒手上一名画已流至国外,担心《平复帖》也流失,而亟欲购得。他如何有机会购得,到手后又被日本人盯上,为了护宝和避难,如何帖藏衣被中离开日寇控制的北平,到西安去谋生。其曲折与艰难,书中均有详细的描述。终于为中华民族保住了这一珍宝,最后捐给国家,就不足为奇了。张伯驹保护《平复帖》和其他国宝事,真是感人至深,可歌可泣。

大概只有张伯驹本人才清楚、其亲属也未必完全清楚的张伯驹身世及一些具体情节,终于清晰地展现给世人。《钩沉》无疑就是一部张伯驹的人生档案,而成为研究张伯驹和了解一代知识分子、了解一个时代的宝贵资料。张家的变迁,张氏父子的经历与事迹,简直就是从北洋政府到"文革"这一段中国历史的缩影。

张家由贫农而富农而地主而官僚,后来又衰败为贫民,非常生动地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人的命运浮沉。时事、人生,世道沧桑,人情冷暖,表现得淋漓尽致。张伯驹在各个时期和人生每个重要关口的表现与内心,展露无遗。无论社会如何变化,永远不可改变的,是其文化性格。张伯驹所表现出的中国传统文人坚定的人生态度、志节操守和人格,甚是令人敬佩。

读《张伯驹身世钩沉》后,方知张伯驹文采风流之外,更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方可看到一个全面而真实的张伯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