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宁韩春雨 韩春雨已经被重复验证 颜宁评价韩春雨的微博

2017-08-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斩龙脉2:解析古老的寻龙秘术,验证大清复灭的风水寓言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网查询发现,韩春雨作为项目负责人的<NgAgo-gDNA基因编辑技术的完善及应用探究>项目已经获批100万元,项目起止年月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第三条规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要来源于中央财政拨款,国家鼓励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捐资.中央财政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经费列入预算.韩春雨课题组5月2日在期刊<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论文,介绍了

斩龙脉2:解析古老的寻龙秘术,验证大清复灭的风水寓言

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网查询发现,韩春雨作为项目负责人的《NgAgo-gDNA基因编辑技术的完善及应用探究》项目已经获批100万元,项目起止年月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第三条规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要来源于中央财政拨款,国家鼓励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捐资。中央财政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经费列入预算。

韩春雨课题组5月2日在期刊《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论文,介绍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可以对特定DN*片段的敲除、加入等,被认为在医药等领域有很大发展前景。然而,该技术近日再次陷入舆论漩涡:多国科学家因实验无法重复而质疑NgAgo的真实性。

《自然路生物技术》今年5月初发表了关于NgAgo的研究成果。国内外生命科学界都对这把基因新"魔剪"充满兴趣,很多实验室向韩春雨团队提出了合作意向。然而,几乎从6月开始, 便陆续有同行"抱怨"NgAgo的实验结果无法重复。

【阅读提示】韩春雨回应“重复实验失败”:我为什么要自证清白 韩春雨已经被重复验证 颜宁评价韩春雨的微博

光明网评论员:今天(10月10日)有媒体报道说,因其NgAgo—gDNA基因编辑技术实验不可或很难被重复进行而被科学界同行深重质疑的韩春雨,仍对自己团队创造的这一技术的可重复性及其可用性具有信心。

在上述《科技日报》的这篇采访报道中,韩春雨称他自己曾验证过这个实验的可重复性,“论文发表之前按要求重复过实验,论文发表后也重复过”。而对有人将其与日本的小保方晴子(在《自然》发文称发现了STAP细胞但无法被科学界同行重复)相比的说法,韩春雨回应说,小保方晴子的实验“是没有一家实验室重复出来,而我这个实验已经有人重复出来,连《自然》的记者David都调查过了”。

此谓《自然》杂志记者的调查,是指《自然》杂志的记者根据韩春雨提供的5人名单而采访到了其中3人,这3个人在匿名的情况下称其重复了NgAgo—gDNA基因编辑技术的实验。但是,也另有媒体于上月6日报道说,做此采访的《自然》杂志记者David Cyranoski在邮件回复中国媒体的询问时表示,其报道“不应该被作为韩春雨实验可重复的证据”。

而《自然》杂志官方对此采访报道的正式表态也与其记者所述一致:“8月8日发表的文章是一篇由《自然》新闻团队所做的新闻报道,不应该被认为是验证该研究的诚实性。”《自然》也就此说明“当《自然》期刊和其他《自然》旗下的期刊中的任何观点、结论被作为新闻报道时,不应该被认为是来自学术编辑团队的观点”。

此番中国科学界围绕NgAgo—gDNA基因编辑技术实验可否重复的质疑和争议,恰逢每年一度的“诺奖季”,由此也更加凸显了这些质疑和争议的意义。试想,如果没有先前被冠之于前的“诺奖级”的定语,还会有今日如此广泛的、早已不限于科学界的对NgAgo—gDNA基因编辑技术实验可重复性的质疑吗?

当然,以当今科学与人类福祉紧密关联的性质,尤其是在中国——科研活动经费几乎都来自纳税人缴税而构成的公共财政的情况下,公众有权利知道科研成果的真伪,科学家也有义务对公众做出相关的说明。不过,在科学研究问题上,公众也不妨多一点耐心,多待一些时日,给相关研究者及其科学界同行留足时间,以完备其回应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