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任女儿 语言学家赵元任的夫人和女儿们

2017-05-3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46年6月1日赵元任.杨步伟银婚.后排右起:卞学.赵如兰.赵来思.赵小中.赵新那.黄培云.老年时的赵元任.杨步伟.资料图片婚后的赵太太在

1946年6月1日赵元任、杨步伟银婚。后排右起:卞学、赵如兰、赵来思、赵小中、赵新那、黄培云。

老年时的赵元任、杨步伟。资料图片

婚后的赵太太

在清华“折腾”了很多事

婚后,杨步伟随赵元任去了哈佛,原本打算考行医执照,不料两度怀孕,三年生了两个孩子。原本富裕家庭出身的她,在美国缺钱时,就自己熬夜做手提包卖,也常跟房东太太(哈佛哲学教授夫人)去捡蔬菜批发商店倒在路边的菜和水果,还典当和出售自己的皮货。做这些事,她也没觉得有多委屈,在回忆录中说了大白话“不管是哪一国, 嫁了一个教授, 都是吃不饱饿不死的。”

1925年后赵元任开始担任清华大学教授,杨步伟则以教授夫人的身份,热心地做过多项工作。她还跟胡适、蒋梦麟商议,募款开了一家诊察所,从事节制生育工作(即今天所谓的计划生育),为穷苦人服务。她选中了景山东大街一所三进的房子,拿第一进办诊所,第二进呢,赵元任与钱玄同、汪怡、黎锦熙、刘半农及林语堂住,办了一个“数人会”,因为最初他们都是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的,第三进是杨步伟的三哥住。

杨步伟每周来诊所两天,其他时间请了专职的护理人员值班。这个诊所她一直办着,直到后来因为掩护和收容受伤的示威学生,被迫关掉。

在清华园里,她还和几位太太共同组织了一个“三太公司”(人家起的诨名),招来不少附近的女孩子,教她们做各种手工。杨步伟在国外收集了好多的样本,有桌布、床单、手巾等。北京的“东升祥”,还借了她的样品仿制过。

那时清华师生进城要坐人力车,非常不便,杨步伟就和何林一夫人等商量,要集股买公共汽车, 后来得到了清华园的大陵银行经理的支持, 由银行接办过去,从此由清华进城开始有了公共汽车。清华的志成小学要改革,梅月涵夫人和何林一夫人等人推举杨步伟做代表,协助小学曹校长,并让清华批准每月给该小学一笔经费。

为了解决清华师生伙食问题,杨步伟提议她先筹出若干钱,要了清华学校门外小桥的几间小房,加以修理,请来五芳斋的几位厨师。学生们知道后,都请求前来搭伙。于是用餐者越来越多,生意越来越旺,连城里人都来叫酒席。吴公之先生送来一副对子是“小桥流水三间屋,食社春风满座人。

”教职员和学生每天多人搭伙,梅校长家等各家的佣人叫去帮忙,连去吃饭和看热闹的人,也都站起来做了跑堂的。后来本钱多半吃光,就交给厨师们去经营,杨步伟也写了一副对子说“生意茂盛,本钱干净”。

杨步伟在清华住了4年,后又随丈夫去中央研究院。然后去华盛顿,继而回到南京, 盖了有好几间书房的大房子,打算定居,不料没多久抗战爆发。南京沦陷前,撤退的车船票极其紧张,杨步伟毅然让大女儿陪大病初愈的丈夫先撤退,自己则和三个女儿后走。如果不是后来终于安全离开南京,那么她和几个女儿的性命大概送在南京了。在危难之际如此照顾丈夫,真应了她父亲早年说的“你刚强得像个男子”。她比丈夫大三岁。

1938年后,因赵元任在中央研究院屡受排挤,气得“握着笔七八个小时写不出一个字”,赵杨夫妇只好离国赴美,不料这一去,直到1973年才有机会回来。

照顾家庭还出了几本书

胡适为她写前言

杨步伟的能力和精力,做个教授夫人绰绰有余。她在照顾家庭、从事公益活动之余,还出版了《一个女人的自传》、《杂记赵家》、《中华食谱》、《中国妇女历代变化史》等书。《一个女人的自传》由赵元任翻译成英文,《中华食谱》则由赵元任和大女儿赵如兰翻译成英文。她还写了《中国妇女历代变化史》,由她三女儿赵来思译成英文。

在男性回忆录占主流的世界里,女性作者的回忆录寥若晨星,这些有限的作品也大多感情细腻、伤感克制,比如杨绛先生的《我们仨》。而这些女性回忆录中,风格最大大咧咧的,最不严肃的是杨步伟的《杂记赵家》。这本书是杨步伟写的回忆录,记录了她嫁给赵元任后的生活。看她的书,仿佛她本人就坐在你面前,个儿不高,嗓门不小,兴致勃勃,娓娓道来。

如果不是她的这些文字,后人只知道这些大学者声名远播,哪里晓得他们当年留学过的这般艰苦,这种艰苦,其实不比20世纪80年代的那批留学生强。

上世纪50年代中期,在欧美各国,有一本按英语体例写就的《食谱》(法文译本改名为《中华食谱》)广受欢迎,是许多中餐厅老板、厨师和家庭主妇的必读书。这本不厚的“食谱”写得生动幽默、深入浅出,文字简洁优美,富有趣味性与实用性。

这本书的作者是谁?杨步伟。杨步伟写成后,由胡适撰写前言,赛珍珠作序。这本书是写中国食物和各处饮食风俗等等, 并不是专讲做菜与配料。食谱从出版起到几十年后,依然是海外的畅销书。这本书一版再版,到上世纪60年代已经出了27版,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即使半个世纪之后,还有一位美国读者在亚马逊网络书店上为这本书打了五颗星。

杨步伟写这本书的素材,还是当初她随夫在南京中央研究院时,为了提高技艺,她专门去各家著名餐馆取艺。有的餐馆不让她去后厨看,她就点了招牌菜自己吃,边吃边琢磨,之后回家下厨做实验。她还自制了许多卡片,记下各道菜的口味特点、配料种类、数量,等等,一道菜一道菜地搜集资料;她还用跟随赵元任到中国各地做田野调查的机会,收集中国各地的菜谱,使这本书除了徽菜之外,还收入了中国各地的饮食文化。

杨步伟在美国写中国菜谱,写作的过程或许使她充满了对昨日美味的美好追忆,但她也必须接受的现实是中菜西吃这一事实。一本食谱反映了一个动乱时代中饮食的变迁,也反映了饮食在不同文化中的处境。她的菜谱中有一道菜叫“轰炸东京”,这是抗战时期重庆的新菜名。就食谱反映一个时代的饮食文化来说,杨步伟的《中华食谱》有清代袁枚的《随园食单》同样的价值。就留传范围而言,似乎还要更广泛。

四个女儿个个出色

其中两个女儿因赌气而生

杨步伟生有四个女儿,个个出色。长女赵如兰,在哈佛学音乐与语音学,后在哈佛教音乐和语言,是哈佛大学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华裔女教授。她的丈夫卞学 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次女赵新那,学化学,也是哈佛毕业,嫁黄培云,夫妇俩回国后一直在长沙矿冶学院工作。

三女赵来思,学数学,加大毕业,与日本人波冈维作结婚,婆母是法国人,公爹则是抗日战争时的反战者,且因此坐过牢。赵来思和波冈维作同在康奈尔大学任教。四女赵小中,学物理,毕业于康奈尔大学,任职于麻省理工学院,丈夫邱宏义,后离异。

说起来,其实杨步伟并没有打算生这么多孩子。头两个孩子生在结婚之初,使得她和丈夫手忙脚乱。在北京办节制生育诊察所那会儿,有人讽刺她说因为她自己生不了孩子,才鼓动别人计划生育。她很生气,专门又怀孕生了两个孩子,算是证明。这倒符合她的脾气。

上世纪80年代,杨步伟的两个女儿在她逝世后,专门把她的一部分骨灰送回南京刻经处安葬,因为她有遗言,说要回来陪伴挚爱的祖父。

杨步伟神采飞扬地过了一辈子。她和赵元任,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神仙眷侣,真正做到了白头到老。她这一辈子有过好几个称呼:传弟、韵卿、杨大夫、赵太太。显然,传弟、韵卿、赵太太的角色她不仅胜任,而且胜任得很幸福。只是不知道,这是不是杨大夫的全部梦想?显然不是。

金婚纪念日她写的“元任欠我今生业”就是明证。她高龄去世后,家人专门捐款给南京医学院,设立“杨步伟奖学金”。也许,未能践行祖父对她行医济世的期望,始终是杨步伟心中的遗憾。在医学院设立的这只小小奖学金,算是丈夫女儿对她把一生献给家庭的一点小小的补偿。

赵新那总结赵元任说:“父亲的一生是快乐的,有意义的。他的兴趣广泛,知识渊博。他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一生做了许许多多事情,样样干得都很出色,但他从不觉得自己是了不起有成就的人。他把工作的乐趣和生活的乐趣融为一体。

他把名誉、地位、金钱看得很轻、很淡,但很看重自己的事业,很看重友谊和家庭。”这段话用在杨步伟身上,同样贴切。幸福一生,总归是每个人的梦想。相比她同时代的女知识分子,陈衡哲目盲而孤寂的晚年、林徽因的多病与早逝,其他人的流离失所,甚或反右和“文革”的遭遇,杨步伟可谓幸福满溢矣。

杨步伟曾在《一个女人的自传》扉页上说:“……可是最要紧的,我就是我,不是别人”,她的一生,真应了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