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震撼开幕 清净庄严举世瞩目
开幕式通过舞美与科学手段相结合来展现佛教文化,重现“玄奘取经”“丝绸之路”等场景,展示了“同愿同行,交流互鉴”的论坛主题。
当天上午8时30分,开幕式准时开始,梵宫内七彩变幻的穹顶瞬间变为壮观金色,偌大环形大厅落座千人。“为世广开清净道,如是净眼能观见”,会场背景灯光渐渐变暗,环形大门缓缓打开,现场大屏幕呈现巨大拈花胜景,古今佛教大德的法相通过大屏幕一一呈现在大众眼前,让人顿觉灵山一会俨然未散。
尔后,著名佛教音乐家琼英卓玛等为全体嘉宾演唱了空灵飘逸的佛乐。伴随梵音,3D屏幕里五名蓝衣舞者飞天,半空中身姿曼妙,蓝衣袭袭飘逸。背景荧幕不时显现各色莲花,穹顶亦随之呈现七彩华光。
开幕式演出分为结缘灵山、源远流长、同愿同行等三部分,每个部分都紧紧围绕论坛主题,重现佛教的起源、传播、与文明交流之路。“第一部分展现的是佛教传播之路,200余位法师代表三大语系,展现了西行东来的传法过程;第二部分通过歌唱舞蹈,在全景屏幕上重现玄奘取经、一带一路等文化交流精粹;第三部分由与会各国民众、法师、儿童交替演唱主题歌曲,体现了佛教的传承与同愿同行的冀望。”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同志向大会发来贺信,向出席论坛的海内外高僧大德和各界朋友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问候。贺电全文如下:
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
值此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开幕之际,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向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向参加论坛的各位高僧大德和各界朋友致以诚挚问候和良好祝愿!文明交流互鉴,是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文明因相互沟通、相互交流而多彩,因相互尊重、相互借鉴而丰富。在人类历史上,佛教为不同文明之间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树立了成功典范,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构建了重要的桥梁纽带。长期以来,中国佛教界倡导和践行“人间佛教”精神,为促进中国社会和谐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促进中外友好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
当前,国际佛教界在佛教义理的新阐释、佛教社会责任的新实践等方面大有可为。本届论坛以“同愿同行,交流互鉴”为主题,充分体现了国际佛教界共同致力于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良好愿望和现实关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希望各位高僧大德积极弘扬佛教优良传统,响应时代发展要求,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倡导不同信仰和谐共生,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绘就人类文明美好画卷。祝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孙春兰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她说,宗教的生命力在于与社会发展“同愿同行”,宗教的影响力在于与各种文化的“交流互鉴”,宗教的感召力在于宗教界人士的积极引领作用。希望中国佛教界通过与世界各国佛教界的深入交流,共同弘扬佛教优秀的价值理念,为促进人类和平发展事业,谱写出更加壮丽的历史篇章。
来自52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名佛教界人士、专家学者和其他社会知名人士出席开幕式。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加拿大总理斯蒂芬·哈珀、尼泊尔总统拉姆·亚达夫、柬埔寨国王诺罗敦·西哈莫尼等外国政要,日本、韩国、泰国、斯里兰卡等国佛教组织领导人来函来电致贺。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盛赞佛教为消除贫困、保护环境、推进联合国的共同价值等事业做出的贡献,并向所有与会者致以问候。他指出佛教阐释了生命与环境的联系,提醒我们万物相互关联。佛教主张对所有生灵均应慈怀共处,这爲我们实现更加美好的未来指明了方向。
潘基文秘书长表示,当前人类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是暴力极端主义加剧,这是由于宗教教义被恶意扭曲所致。要有效应对这种挑战,增进不同信仰之间的理解是不可或缺的。佛教强调众生平等,期待论坛为促进不同信仰民众之间的彼此宽容和相互尊重作出贡献。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在开幕式上呼吁,全世界佛教徒共同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为解决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贡献智慧,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努力。佛教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中,始终扮演积极主动的角色,为世界不同文明连接起一条重要的文化纽带。在今天,更要加强不同传统、不同宗派、不同国家和地区佛教徒之间的交流互鉴加强佛教与其他宗教之间的对话合作,加强佛教与现代科技文明的交融互鉴。
世界佛教论坛于2005年由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佛教界共同发起,其宗旨是为世界佛教徒搭建一个交流、合作、对话的机制性的长效高层次平台,为中华佛教界提供一个宽阔的舞台,更为海峡两岸佛教交流提供契机。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于24日在无锡拉开帷幕。
本届论坛首次设立“东来西去——丝绸之路上的佛教文明”、“一即一切——佛教互联网”、“大道大商——佛教与企业文化”3场新媒体论坛。
此外,还设有大会发言、8场分论坛和3场电视论坛及主题文化体验活动、千僧斋和文化展览等活动。本次论坛将于10月25日闭幕,会议还将通过《灵山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