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岩中将 中国航天测控系统的奠基者——郝岩

2018-01-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郝岩,1938年6月出生,乐亭县古河乡西坨村人.中共党员,中将军衔.1963年北京工业学院自动控制系毕业后在某导弹试验基地工作,历任工程师.技术室主任.技术处副

郝岩,1938年6月出生,乐亭县古河乡西坨村人。中共党员,中将军衔。1963年北京工业学院自动控制系毕业后在某导弹试验基地工作,历任工程师、技术室主任、技术处副处长、基地副参谋长、副司令员、司令员。1993年后,历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

系中国宇航学会第一、二届理事、第三届常务理事,中国发明协会副会长,北京理工大学兼职教授。为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著有《航天测控网》、《深空测控网》专著两部。多次获部委级科技进步奖。

郝岩作为我国航天测控系统的奠基者之一,为我国航天测控系统工程的设计、运行和解决工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创造性地提出了用于卫星测控的多个设计概念;参加、主持了我国航天测控网的论证、建设工作;圆满组织完成了33颗卫星测控任务;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航天测控人才。

航天测控技术进步的创造者

我国卫星测控模式,从早期人工作业开始到目前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30余年迈进两大步:一是采用计划工作模式;二是建立多星测控平台。其间,郝岩创造性地提出的计划工作模式、遥控指令链及控发模式、多星测控计划等设计概念对我国测控技术的进步起到了重大作用。

20世纪70年代后期,地球同步卫星通信工程启动,由于我国不可能在国外布站以及卫星转移轨道控制过程的复杂性,使得原人工作业方式无法完成任务。郝岩按照系统工程原理,提出"整体——分解——目标综合"的测控任务设计思路,对星地系统任务整体按功能进行划分,定义"测控事件",再将测控事件抽象为逻辑或数学模型并编程,根据卫星运行过程和对地面测控系统支持需求,在测控系统计算机内进行目标综合,构成逐圈"测控计划"。

星地系统在测控系统计算机控制下按"计划工作模式"运行。该模式的创立及实现,使得仅在国内设站条件下测控地球同步卫星成为可能;其高可靠性、高效率及高自动化等优势被同步及近地卫星测控任务的圆满完成所证明。这一开创性工作"将我国卫星地面测控系统测控工作模式推向一个新阶段","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与计划工作模式相配合,郝岩同时提出了遥控指令链和控发模式等设计概念,即将卫星控制事件和一组遥控指令的有序集合即"指令链"相对应,把繁杂的上百条遥控指令变换为简便易操作的十几条指令链,利用测控系统计算机自动完成对卫星的控制。

同时他巧妙构思,提出适应两测控站同时控制一颗卫星的"双站三节拍"等指令发送模式,大大提高了控制成功率和处理应急事件的反应能力。通过同步卫星及各种卫星任务中的应用,证明了该设计思想的正确和对异常情况的适应。获1987年委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80年代测控系统面临"多星测控"世界性课题。郝岩分析了我国卫星型号多,同型号数量少的实际,提出建立多任务测控中心和近地、同步卫星两个测控网;还提出了多星测控计划的设计概念,在学术上阐述了用不同卫星单星测控计划在某一时间片内合成的原理,解决测控网测控多星的冲突和算法,从而为多星测控平台的建造解决了关键技术问题。

根据这一设计思想,他和同事们完成了多星测控网的静态结构设计和动态运行模式设计,成功地解决了"八五"、"九五"期间多星测控问题。获1993年委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郝岩提出用"外符合法"计算苏联宇宙1402核动力卫星陨落点,并先于苏、美作出了较准确的预报,为核防护工作提供了技术依据。获1987年委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航天任务实施的重大贡献者

郝岩长期工作在工程技术第一线,在实践中掌握了精深的测控理论,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经验,多次提出解决关键问题的科学决策意见,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1984年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第一次发射,由于火箭第三级二次点火不正常而未能进入预定轨道。他通过研制单位提供的卫星姿态,分析测控条件,提出在第二天按正常程序发送"点火指令链",结果将卫星从400公里高度推入6000公里高轨道,使研制部门成功完成在轨通信实验,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卫星效能。

1992年发射澳星,升空后发生爆炸,中美双方对爆炸起因意见相悖,他在分析火箭姿态和轨道状况后,提出美国卫星于第60秒左右爆炸,我国火箭已按预定程序进入轨道的推论。为搜寻卫星碎片和对外谈判争取了主动。

1993年发射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第四次变轨时,发动机出现故障,如按正常回收程序卫星将落在西藏而不可能回收。他根据卫星能源、气压、轨道摄动规律,提出推后一天的回收方案,使卫星准确返回到四川卫星回收区。

1994年发射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初始轨道超差,按正常回收程序,卫星只能落入未配置回收设备的河南,他根据测得的数据和参数结合丰富的工作经验,提出提前一天回收方案,又使卫星准确返回到四川卫星回收区。

航天测控系统的创建者

他从1967年开始,参加东方红一号卫星测量网的技术论证和选址工作。1969~1973年,主笔并主持返回式卫星测控工程论证和建设,从顶层角度设计测控站布局、站间计算机远程联网和站内测控设备最佳配置。提出建立车载式机动测控站方案,解决了回收段荒漠无人区卫星返回控制和弹道测量问题,节省了投资;选定以遂宁为中心的卫星回收场,确定了卫星回收的基本工作方式。

该工程圆满完成了所有返回式卫星及其他近地卫星测控任务,其中"某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返回轨道控制计算方案"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在70年代末开始的地球同步卫星测控工程建设中,他根据当时情况,提出使用国产晶体管计算机联网完成任务的方案并组织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改造。解决了同步卫星的调姿、变轨和定点控制等复杂难题。

1985年我国决定建设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他作为指导思想及总体技术方案制定者,提出以解决多星自动调度为核心的"多星测控共用软件平台"建设思路。历时5年,领导建成了一个技术复杂、规模较大的现代化测控中心。该工程获1994年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东方红三号卫星通信工程中,他提出了与卫星工作模式相对应的"子测控计划"概念。卫星从入轨到定点,工作模式多次转换,测控系统以子测控计划相对应,逐圈测控计划则是子测控计划的集合。解决了三轴稳定的地球同步卫星的复杂测控问题。该方案获1998年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航天测控人才的培养者

他在工作中,科学求实、作风严谨、勇于创新、谦虚好学。技术上不保守,在成果和荣誉面前主动谦让,甘为人梯;鼓励技术干部早有建树;在基地期间,最早提倡吸收高层次人才;尽量为年轻科技人员的破格晋升、早日成才创造条件,培养了一大批航天测控人才。在发射成功的"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中,担任测控任务的大部分专家都是当时他培养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