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胡塞尔的现象学 什么是现象学的发展源流
现象学思潮从20世纪初以来,按时序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胡塞尔现象学时期(20世纪初至30年代中)、存在论现象学时期(20年代末至50年代末)和综合研究时期(40年代以后)。三个时期互有交叉,各时期均包括一些主要代表人物。
胡塞尔现象学时期
存在论现象学时期 胡塞尔的弟子海德格尔在20年代末改变了现象学研究的方向,开创了侧重探讨存在问题的新思潮。这一时期一直持续到50年代末,研究基地也从德国移向法国,并逐渐扩展到其他地区。海德格尔认为,反思的意识尽管重要,但必须首先研究意识经验背后更基本的结构,即所谓前反思、前理解与前逻辑的本体论结构──此在 (da-sein)结构。
只有通过对这一基本结构的研究,才能了解意识和先验自我的可能性及其条件,从而揭示隐蔽的“存在”。
由于海德格尔探讨存在的意义问题,因而其学说又被称作是解释学的现象学。然而,海德格尔的后期哲学无论是从对象还是方法上看,都与现象学越来越疏远了。 20世纪中期,在胡塞尔哲学和海德格尔的早期哲学影响下,形成了法国现象学运动。
这一运动的主要创始人是J.-P.萨特和M.梅洛-庞蒂。萨特批判了胡塞尔的先验自我与反思意识,认为胡塞尔未能区分意识的反思过程与前反思的意识结构,遂导致现象学还原成为无穷尽的倒退。
他还指出,先验自我概念是毫无必要的,现象学还原不仅应把世界放入括号,也应把自我本身放入括号,从而使自我与世界居于同一侧,因为自我和世界同样都是意识的对象。 这就从意识中排除了任何内在性内容和本质,而使之归于“虚无”,并由此产生了充实的“自在存在”与虚无的“自为意识”之间互相对立、互相依存的关系。
萨特的现象学还原不是对意识的反思,而是使意识虚无化,以达到纯粹的意识。在他看来,由于意识所具有的意向性,使虚无的意识不断向外,它在显现外部世界的同时也显现了自身,而我的意识所显现出来的就是我的本质。
所以,萨特认为人们存在是先于人的本质的。此外,萨特还把现象学还原理解为一种自由过程,即人通过自我设计“中止”与其过去的因果关连,并从未来(目的)返回现在。
萨特的现象学由于扩大了意识与意向关系概念,并使主体不只限于理智活动,而是指进行着各种心理体验(包括想象与情绪)的具体生存的人,从而使现象学研究的对象扩大到人类生存的外在方面,即历史、文化、政治等等方面,并由此开创了相对独立于现象学思潮的法国存在主义运动。
梅洛-庞蒂是法国现象学最主要的代表之一。 他也认为意识结构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但也既不同意胡塞尔把人最终还原为先验意识,也不同意海德格尔把人的生存还原为神秘的“存在”,同时也反对萨特把自我的生存还原为自我对生存的意识。
他认为“我思”必然把我显示于历史情境中,现象学还原的结果是先验性的“知觉世界”。他强调知觉世界是人与世界的原初关系,因而主体必然“嵌于”世界之中,与世界和他者混同,以此否认唯心主义与实在论的界限。梅洛 -庞蒂是现象学意义论的重要研究者,认为知觉世界是一切意义的源泉,但意义始终是含混性的,其结果是意义与无意义混杂难分,现象学还原也就永无完成之日。
这一时期法国其他重要的现象学者还有G.马塞尔、E.莱维纳、杜甫兰和P.里科尔等。一般而论,法国现象学者倾向于调和胡塞尔的意识分析与海德格尔的存在分析,同时把研究对象扩展到人类历史、社会、文化、政治等各领域,造成了唯心主义历史观与人生观的泛滥。
综合研究时期的现象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比利时、联邦德国、美国、法国分别建立了胡塞尔研究中心,对胡塞尔的思想重新深入研究,出现了不少精通胡塞尔哲学的现象学者,如比利时的梵布雷达,联邦德国的兰德格里伯、芬克和比麦尔。50~70年代在美国更出现了很多介绍研究现象学的学者,除早先的法伯、肯恩斯外,还有考夫曼、古尔维奇、舒茨、艾迪、伊迪、斯皮格伯格、泰美涅茨卡和纳汤森等。
在欧洲战后较具独创性的现象学者还有瑞士的精神病理学家宾斯方格、心理学家闵考夫斯基等。
这一时期的现象学者尽管在研究的原则对象和方法论上具有更大的综合性,但其学术地位一般而言尚不及前两个时期的主要现象学者。然而,它作为一个整体的现象学思潮,在当代西方人文科学领域的影响却比以前大得多。
它的突出特点是:①研究活动扩展到东西欧、南北美以及亚非各洲,研究人数与学术活动均较前增加。②与其他哲学流派如分析哲学、实用主义、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解释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等的比较研究进一步增强。③作为方法论的现象学,较为广泛地应用于历史学、社会学、语言学、宗教学、精神病理学、文学理论等人文学科的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