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野茶馆 蓝天野口述历史|《茶馆》诞生
蓝天野潜心绘画数十载,师从李苦禅,许麟庐二位宗匠
(稿件来源: 北京新闻广播记者左天驰)蓝天野的客厅四壁悬挂着书画,周围摆满了他多年来收藏的诸多奇石,更像是一座博物馆,身处其间,颇有雅趣。老爷子泡上一杯安吉白茶,打开话匣子,从1945年参加革命开始谈起,一直说到最近准备导的新戏。因为有了这样的机缘,才有了这次的《蓝天野口述历史》的系列专栏。今天是第二集,我们来听蓝天野老师聊聊《茶馆》,了解这部戏诞生的故事。
传送门:《蓝天野口述历史》第一集《初创人艺》
听故事之前,照例还是放上这一期的广播专栏节目,7月4号在北京新闻广播(FM100.6 AM828)的《资讯早八点》播出。
蓝天野口述历史之茶馆诞生 以下是蓝天野口中,关于《茶馆》的故事......
“大裕泰”方寸之地尽显人情冷暖,民生多艰
现代文学六大师按“鲁郭茅巴老曹”排名,可后来魂归太平湖的老舍先生一直是我心里宗师一般的存在,地位仅次于鲁迅
老舍先生最初写这个剧本,写的不是茶馆,他的剧本名字叫《秦氏三兄弟》。我在后来的《茶馆》里演的那个角色不是叫秦二爷么,其实这个剧本写的就是我们家的弟兄三个,这个剧本写的是什么呢,正好那一年是第一次全国普选,老舍先生这个剧本写的是历代的宪法改革。以秦家为背景,就叫《秦氏三兄弟》。后来我还找到了这个剧本,这个剧本文革以后舒乙(老舍先生之子)还把它拿到一个刊物上发表了。
没有找到《秦氏三兄弟》原件照片,寻到了电子版的只字片语
老舍先生刚刚写完《秦氏三兄弟》的剧本,就拿给了北京人艺。当时我们有一个惯例,就是看完剧本之后,主创人员都要跟作者谈一次意见,比如说提出这个剧本“可用”,但是有一些地方还需要修改。那次我们剧院的几位领导,像曹禺先生、焦菊隐先生都和老舍先生谈关于《秦氏三兄弟》剧本的意见。
当时意见都谈完了,焦菊隐先生就跟曹禺院长说,我有一个想法,但是不太好说。《秦氏三兄弟》的这个剧本里有一场戏,是发生在茶馆里面,那场戏是非常精彩的,如果单把这一场在茶馆里的戏拿出来,就写这个茶馆历代的变化,那么这个剧本会是非常精彩的。但是这个意见不好提啊,因为如果你提出来的话,就相当于把人家原来的剧本给否了。
《秦氏三兄弟》里的一幕后来被拿了出来,成了不朽经典
曹禺院长听了之后说,哎,这个想法很好!他说,那我来跟老舍先生说,于是曹禺院长就找到老舍先生说,我们焦菊隐先生有这样一个想法,您看是不是可以考虑?您这个剧本里,茶馆的一场戏特别精彩,您看能不能把它单独拿出来,写成一个剧本。据说老舍先生当时就停了一下,然后说,好,三个月,我给你交剧本。
郭沫若
我知道这个剧本呢,是在1956年,郭沫若郭老请我们剧院全体,到周口店去了一天,老舍先生也去了。老舍先生在跟我们演员一边走一边聊天的过程中,就说,我正在给你们写一个剧本,快写完了。然后就是在1956年的12月,年底,老舍先生住得离我们剧院很近,就拄着个拐杖走过来了。
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院,老舍先生故居,又名“丹柿小院”,距离北京人艺不到一公里的距离
老舍先生与人艺演职人员探讨《茶馆》剧本,前排右一为焦菊隐,右二为老舍
当时是在我们剧院二楼的会议室,全体业务人员包括演员、编剧、导演、舞美舞台工作的同志,凡是从事舞台专业的人员全都去听了。老舍先生就开始念剧本,可说是绘声绘色。他当时一边念一边就给你讲,为什么这个人出场是这样,这两个人的形体应该是怎么样的。其实一般清末的人,形体是什么样子,我们大概心里是清楚的,但是老舍先生讲出来,感觉就不一样,不同身份的人形体是有细微的差别的。
《茶馆》里于是之、蓝天野、郑榕,老三位的剧照
我们剧院当时很自然的就形成了一个制度,就是当一出戏要开始排的时候,如果你对这部戏里面的哪一个角色感兴趣,你可以提出申请,而且是书面申请:我为什么喜欢这个角色?我有什么想法,我具备什么条件。我记得当时有人就说,哎,我特别想演这个剧里的哪一个角色,如果最后我真的能演成这个角色,我就请你们大家到广东酒家去吃小吃。
也有人说,我特别想在这出戏里面演出,我也不知道我要演什么,哪怕是没有台词的角色也可以。当时我没有提出申请,因为我还没有想好,我不知道在这个戏里我适合演什么,我是演唐铁嘴,还是演刘麻子。
于是之先生,王利发定妆照
老年王利发
《茶馆》里的每一个角色都经得起推敲
英若诚的刘麻子,郑榕的常四爷和黄宗洛的松二爷
但是很意外,公布角色名单的时候有我,而且是秦二爷,还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人物,但是说实话,我对这样的角色并不是很了解,它是一个新兴资本家。后来建组以后我去体验生活,反复体验生活回来之后就做生活小品。
蓝天野饰演秦二爷定妆照
第一个阶段体验生活,不用去管你所要演的角色,只要是老北京的生活,你就去体验,用一段很长的时间体验回来之后,你对你观察过程中有兴趣的人物,用生活小品做出来。第二次体验生活,你就下去找跟你的角色有关的真实的人物去体验,体验之后就感觉,这些我之前并不熟悉的人物身上,有我熟悉的东西,他们身上都带着一种封建世家的习惯,虽然改朝换代了,但是有些东西还是会留在身上。
三位老人的最后一幕,“本家儿赏钱一百二十吊”
比如说秦二爷风华正茂,年轻气盛,一出场盛气凌人,目空一切的那种。可是到了最后一场戏,三个老头一出场,秦二爷原本是最器宇轩昂的,到最后,等于说他几十年,生活的坎坷,遭受的打击,是最重的。
还是蓝天野,落魄凄凉的老年秦二爷,与之前青年时期秦仲义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历史与现实的分割线
关于《茶馆》,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十年浩劫之中《茶馆》停演,1979年,北京人艺由焦菊隐和夏淳导演,复排了《茶馆》,这个版本一直演到了1992年。1999年,大导林兆华重新排演了《茶馆》,也就是现在看到的梁冠华、濮存昕、杨立新领衔的版本,舞美设计颇具新意,同时对剧本进行了调整。大导在2005年焦菊隐先生诞辰百年的时候,再次复排《茶馆》,并恢复到了1958年的版本。
前几天刚刚年满80岁的大导林兆华
1999和2005版本的主演:濮存昕、梁冠华、杨立新
《茶馆》诞生到今天,从北京开始演遍了全世界。
北京人艺挂在排练厅里的四个字是“戏比天大”,在建院之初和之后的岁月里,演员们秉承“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的理念,把龙套角色都演绎得有声有色。敬请期待下周《左道》专栏,《蓝天野口述历史》第三集,《戏比天大》,蓝天野讲述自己有趣的龙套故事和导演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