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力群故居 关注:邓力群回故乡

2017-07-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88年的春天,一个格外明媚的春天……年已73岁高龄的邓力群与家人一起,于新中国建立39年之后,第一次回到了阔别58年的故乡——桂东县.邓力群同志一行深入农村

1988年的春天,一个格外明媚的春天……年已73岁高龄的邓力群与家人一起,于新中国建立39年之后,第一次回到了阔别58年的故乡——桂东县。邓力群同志一行深入农村、工厂、学校、市场,接触群众,调查研究,仔细听取基层干部的汇报。他朴素、和蔼、平易近人。他把党中央的温暖,送给了家乡的人民。

"故乡人亲,故乡水甜"

"邓力群回来啦!"1988年4月24日下午6时,邓力群回乡的消息不胫而走。桂东的父老乡亲纷纷涌向招待所,看望久别的亲人。邓力群同志亲切而精神焕发地向家乡的干部群众挥手致意。"故乡人亲,故乡水甜,我终于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回家乡的愿望,非常高兴。"

邓力群少小离家求学,追求知识与光明,1935年参加革命,先后在延安、东北、新疆工作过。新中国建立后,因政事繁忙,难得回趟家。回到家乡,他深感往事如烟,百感交集。他想念父母、爷爷、奶奶、外祖父母。然而,这些人都已经相继离去。

他还记得,1933年,父亲从桂东到南京与他碰面。当时,他和同在南京的两个哥哥、两个嫂嫂,还有侄子、侄女,一家人跟父亲团圆,照了一张相。后来,故土难离的父亲回到了桂东。谁会想到次年的冬天,父亲就离开了人世。

而作为儿子的他,却因工作繁忙及远隔千山万水,未能回来奔丧,他愧疚不已。在桂东的民间,对离去的亲人的"孝",就是到亲人的坟头上去祭奠。4月25日早上,太阳刚爬上山头,邓力群一家人与其四哥、四嫂、弟弟立言等人,还有省、地(郴州1995年才撤地建市)、县陪同的人员一起前往增口、流源,为其已故的外祖父母、爷爷、奶奶、父母亲上坟祭奠。

敬上一束香烛,然后三鞠躬,眼含悲痛泪水的邓力群,将满心的哀思寄托于青山绿水,向家人致敬。

流源村里春意浓

当日上午9时30分,汽车在两山相夹的一条通往山口村庄的沙石公路蛇行。村民们把一个院子收拾得整整齐齐。这普通的古屋,就是邓力群同志出生和童年时居住过的房屋。

当邓力群同志一行的车子缓缓停下来的时候,村民们沸腾了,迎了过去,喊着、笑着、热情招呼着。在亲人的簇拥下,邓力群走进了家里。看到儿时的家和儿时的家具,一种特别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他记得,小时候他洗澡是在祖母的屋子里;也记得,读小学之前,他是与父母睡在同一铺床上;他还记得,父母亲的房子里有书桌和旧式木椅……邓力群与家乡的人亲切握着手,肩挨着肩,话说难忘的过去,畅谈如今农村的变化与发展。

那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似家乡汶江河日夜流动的水……在流源,他兴奋吟道:"梦牵六十载,弹指一瞬间。近尝故乡水,回望石人仙。"

"我该坐学生位置"

下午2时30分,桂东流源中心学校的教室里,满满地坐着学校的老师、学生及邓力群的随同人员。流源中心学校是清朝末年兴办的一所学校,是邓力群的母校。邓力群的父亲在该校当过教员,也任过校长。邓力群五兄弟都在该校读过书。

1929年,邓力群在该校毕业后到长沙读书,再考取北京大学。当日,邓力群坐在教室讲台上一排位置中间,前面的课桌上堆满了他送给学校的书籍。他说:"校友们,我们回到母校,很高兴。首先,要对你们进行几个批评:第一个批评,是我们回母校不要放鞭炮,你们放鞭炮是旧习惯,我们要移风易俗,按新规矩办事。

回母校就是回来看母校的老师,看母校的同学,我们大家都是前后同学,应该平等相待。这点,希望以后不要按老习惯,要按新习惯办事。

新习惯呢,如送条红领巾,非常感谢;献一朵花,我们也非常感谢!不要搞那套旧东西,要讲新习惯、新文明、新规矩。"邓力群同志平易近人,满脸慈祥,整个教室里鸦雀无声。 (下转3版) 

"你们在黑板上写‘热烈欢迎邓爷爷回母校’,应该说,欢迎老同学。在家庭里头,祠堂里头,可以欢迎老爷爷。在学校里头,怎么是"老爷爷"呢?应该是老同学,多大的岁数都是老同学!以后希望进到学校,就不要分什么辈分,什么爷爷、什么公公,这些称呼都不好,回到学校就是同学、老师,多大的岁数都是同学。

你们虽然年纪轻,但都是老师。这是第二点批评。"邓力群继续说道,"第三呢,我们的座位也不妥当。我们是母校的学生,回来应当坐在学生的位置,老师应该坐在老师的位置。

现在颠倒了,结果我们坐在这个位置(讲台上)。你们坐在那个位置,这个不像学校的秩序。以后,这些都改一下。对不起呀,见面就批评。"邓力群戴着鲜艳的红领巾深情地说,1930年,他离开桂东,58年没有回家乡了。

他想念家乡,也很想念母校,很想念老师和同学。他回忆,他们读书的时候,没有一个女教员,男孩子可以上学,女孩子不可以。他现在感到高兴的是老师越来越多,学生越来越多。不仅女孩子可以上学读书,而且还有了女老师,有了女校长,这是社会的进步。

对于这次母校之行,邓力群同志兴致很高,心情很好。邓力群希望老师和同学们记住革命先烈,发扬优良传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学校办得更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座谈会结束后,邓力群把他一家人花钱买的500多本文学、经济方面的书籍送给了母校,并希望师生多读书,为社会多做贡献。

马不停蹄搞调研

邓力群的回乡之旅,更多的是想看看家乡的变化。看完母校,他不顾疲劳,又赶往勒里电站。1984年冬开工、1988年元月投产的勒里电站,坝高20米,装机1890千瓦,是沤江河一颗耀眼的明珠,凝聚了许多人的心血。

下午4时,邓力群一行风尘仆仆来到了勒里电站。他漫步电站拦河坝,望着碧波荡漾的绿水,看到家乡可喜的变化,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离开勒里电站之后,邓力群一行又来到了位于县城的工农红军在桂东革命纪念馆。他对纪念馆陈列的图表、文字和实物,看得很认真,也很仔细。

离开纪念馆后的邓力群一行又来到了桂东一中,看望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他勉励校长、老师要奋发有为,要为不能考取大中专的学生着想,兴办职业教育,着力培养本地人才。他谆谆教诲学生好好学习的同时,要保护好眼睛,要锻炼好身体。

由于桂东经济落后,过去桂东的先辈们扛猪下乐昌,肩挑脚运兜售土纸、豆类、香菇等农副产品到广东,然后换回自己所需要的食盐等用品,因此,当地农贸市场的发展也是邓力群所关心的。尽管夜幕降临,邓力群一行还是饶有兴趣地看了农贸市场。

在桂东的日子里,邓力群一行住在招待所。他不喝酒,也不吃山珍海味,喜欢喝清汤和吃家乡菜,特别喜爱吃南瓜、玉米。他生怕影响大家的工作和生产,婉拒了不少的陪同人员,每到一处,都把党的温暖送给群众,体现了老一辈领导人的崇高风范,也打动了省、地、县陪同的人员。

4月26日下午3时,邓力群同志参加了桂东县召开的团级领导干部会议。在会上,他语重心长说,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既要搞活经济,又要保持共产党人的廉洁奉公。每一个有觉悟的共产党员都要维护党在群众中的崇高形象,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像战争年代一样,保持艰苦奋斗、勤俭办一切事业的优良传统。

不要以权谋私,不要向人民打一丝一毫、一分一厘的主意。4月27日早上,邓力群同志乘车离开了家乡。来也匆匆,去也匆匆。26年过去了,家乡的人民没有忘记他,他也一直惦念着、关心着家乡。如今,邓老家乡的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正在把桂东打造成"红色桂东、美丽桂东、开放桂东、幸福桂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