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佑的儿子 盘点:开国上将李天佑的四次远征!

2018-04-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李天佑,1914年1月8日出生在广西临桂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读过几年私塾,后因家贫,于1928年离家到国民革命军第七军李明瑞部的招兵站报名参军,那年

    李天佑,1914年1月8日出生在广西临桂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读过几年私塾,后因家贫,于1928年离家到国民革命军第七军李明瑞部的招兵站报名参军,那年他才14岁。

李明瑞是北伐名将,时任第七军副军长(军长是桂系头目李宗仁),他拥护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赞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对蒋介石背叛革命屠杀共产党人十分不满,在桂系军队中受到排挤。

1929年春,桂系军阀与蒋介石军阀战争爆发,李明瑞在中国共产党支持下,决定实行"先倒桂后反蒋"策略,率部从武汉前线经广州退兵广西,导致桂系大败。这时,经过严格军事训练的李天佑,已成为上等兵并选入广西教导总队学习。

这个教导总队是李明瑞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建议,为培养初级军官而创办的。蒋介石误以为倒桂的李明瑞是自已一派的,就任命李明瑞担任国民政府广西军事特派员、第四编遣分区主任、整编第十五师师长,成为广西最高军事长官。

这时,俞作柏任国民政府广西省主席,他和李明瑞一样,都愿与中共合作。中共抓往这个机会,派邓小平(化名邓斌)为中央代表,赴广西开展革命工作。邓小平到广西后,即推荐共产党人张云逸去主持广西教导总队,并兼任广西第四警备大队大队长。

张云逸到任后,很快就在教导总队发展了300多名共产党员,使党组织掌握了这支队伍。李天佑也受到了革命教育,并随教导总队和广西第四警备大队脱离旧军阀,在张云逸率领下,奔赴右江参加邓小平领导的百色起义。教导总队到达百色后改编为教导营,不久,李天佑就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并任教导营机枪连排长。

    1929年12月11日,李天佑参加百色起义,成为红七军特务连副连长。在反击强敌围攻的多次战斗中,英勇敢拼,以勇猛闻名全军。1930年2月,李天佑在隆安战斗中负伤,出院后担任了连长。

    这时,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党中央派邓岗为新的中央代表,在右江地区推行"左"的路线,要红七军离开右江根据地,去攻打柳州、桂林等大城市,并转兵粤北,实行新的军事行动。1930年11月上旬,李天佑随红七军在河池县三里亭告别乡亲,开始了革命生涯的第一次远征。

    部队先向柳州进发,遭遇强敌而退兵,转攻长安镇又不利,经三天三夜激战,部队伤亡很大。好不容易经过三江地区穿过侗寨进入湖南境内,已是初冬季节,战士们穿着单衣草鞋艰难行军,于12月25日到达湘西重镇武岗。

还未得到休整,军领导即令攻城,红七军苦战五昼夜未能取城,反使自己腹背受敌。李天佑率领特务连拼死掩护军部撤退。部队无根据地作依托,只好在湘桂边大山间寻路前进,转回广西,于1931年1月2日占领守敌薄弱的全州,方得几日休整。

这时,部队已从出发时的7000多人,减至三四千人。惨痛的教训使红七军前委决定放弃攻打桂林的计划,直接前往广东北江建立根据地,以阻止广东军阀北上。这时,一度受排挤的邓小平重回红七军前委书记岗位,李天佑别提有多高兴了。

    红七军在邓小平指挥下,绕道灌阳,经湖南道县,向江华进军。指战员冒着飞雪严寒,忍受饥饿艰难而行。李天佑一方面要保卫军首长,一方面又要关心、爱护战士们,以身作则,鼓励大家坚定必胜信念,维护红军铁的纪律,经受住考验。

红七军终于走出大山,1931年1月9日突袭江华城取胜,给全军莫大鼓舞。第三天,部队突破敌军重围,再次折回广西。在贺县桂岭休整后,于1月下旬向粤北挺进。

    这时,蒋介石调集湘粤两省国民党军,分3路向红七军运动的方向扑了过来。红七军无奈只得在桂湘粤边境游击,于2月2日到达广东乳源县梅花村。敌人1个团次日凌晨就向梅花村包围过来。

李天佑率领特务连紧跟总指挥李明瑞,在村外山头上待命。中午时分,敌人钻进了红军布下的口袋里,李明瑞发出攻击的命令,敌先头部队吃到了苦头。敌人立即组织反击,密集的炮弹轰向红军阵地,侧翼敌军赶紧增援,红军反击也异常猛烈。

李天佑特务连一面保卫邓小平、李明瑞、张云逸等军首长的安全,一面冒着飞弹去传达命令。李明瑞得知第五十五团团长薛章健已中弹牺牲,张云逸率领的第五十八团也伤亡很大,就命令李天佑率领2个排赶去山垭口支援。

李天佑二话没说,带领战士立即投入战斗,直至与敌肉搏,终于把凶悍的敌人打退,守住了阵地。红军付出了巨大牺牲,敌人还陆续赶来增援。在这种形势下,红七军只好由特务连掩护,撤出阵地,放弃在粤北的行动计划,向江西苏区转移。

    部队在韶关、乐昌之间的杨溪渡与敌激战,后被迫转移,特务连成了前卫连。李天佑率领战士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保证部队通行;部队休息时,李天佑又得带领特务连站岗放哨,加强警戒。虽然艰难苦累,但李天佑没有哼过一声。他们终于在老乡的帮助下,在乐昌县坪石找到一渡口,使红七军跳出了敌军的包围圈,踏上了奔向江西苏区的征途。

    1931年3月14日,红七军终于到达湖南酃县黄泥潭地区,这里是前几年毛泽东朱德创建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范围了,李天佑脸上露出了笑容。

    很快,红七军就与地方党组织联系上了,老根据地群众纷纷前来慰问这支远道而来的红军,部队得到了很好的休整和物资补充。在消灭敌人一支民团后,部队在湘赣边与王震率领的湘赣红军独立一师第三团胜利会师,4月到达江西永新县(湘赣省委驻地),不久就与红军独立一师、红二十军一道,参加了吉安县永阳战斗。

尔后经兴国县到达于都县桥头镇,与中央红军会师,红七军划归红三军团建制,成为红一方面军中的一支生力军。

    从1930年9月至1931年7月,李天佑随红七军转战桂、湘、粤、赣4省,历时10个月,行程7000多里,战斗百余次,完成了他革命生涯中的第一次远征。历经千辛万苦之后,他深深体会到,毛泽东所说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论断是完全正确的。

    第二次远征:战略转移北上抗日

    李天佑在中央苏区参加了五次反"围剿"战斗,提升很快,到1934年初,他已是红三军团第五师师长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被迫撤出根据地,进行战略远征。李天佑的红五师在中央苏区的最后一仗——高虎脑之战中付出很大牺牲后,登上了万里征途。

    10月6日晚,李天佑师长、钟赤兵政委率红五师作为红三军团的前卫,从车头出发,渡过于都河,袭占古陂,掩护主力部队突破敌军第一道封锁线后,在湖南汝城、宜章又冲破敌第二、第三道封锁线,进入广西,红五师受令担任中央机关纵队左翼掩护任务,责任重大。

11月27日,红五师正向湘江边前进,忽接急电,李天佑连忙部署部队修筑工事,阻击桂军,掩护中央机关纵队抢渡湘江。战斗从28日直打到30日,桂军主力在飞机的掩护下,轮番向红军阵地发起一拨又一拨的攻击,李天佑沉着地指挥部队反击,紧紧地把敌人拖住,为中央机关和兄弟部队抢渡湘江赢得时间。

三天两夜,全师3000多人就损失了2000多人,但守住了阵地。12月1日,李天佑率红五师渡过了湘江。随后,部队一路战斗不停。

    1935年1月15日,党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教训,毛泽东重新回到红军领导岗位。那时,红五师正在遵义以南刀靶水地区担任警戒,李天佑身患疟疾骨瘦如柴,但仍坚持指挥部队。

遵义会议后,部队整编,李天佑调任红三军团部作战科科长。在新岗位上他刻苦学习,很快就适应了工作。3月,他在军团参谋長叶剑英等直接领导下,协助军团领导指挥部队,先后参加了攻占娄山关、二占遵义城、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等战斗,翻过4000多米高的夹金山大雪山,部队进军四川懋功地区,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

    会师后,李天佑调任由两个方面军混合编成的右路军第三十军参谋长,随军从毛儿盖出发,穿过茫茫草地,历尽千辛万苦,到达班佑地区。为反对张国焘分裂红军的阴谋,9月12日,党中央在巴西地区将红一方面军主力和党中央、中革军委直属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继续北上,李天佑应召赶往俄界,编入陕甘支队。

李天佑坚决反对张国焘的分裂路线和活动,表示坚决跟着党中央北上。9月中旬,红军夺取天险腊子口,10月初占领哈达铺,19日与陕北红军在吴起镇胜利会师。这时,李天佑担任陕甘支队二纵队第十大队大队长,率部参加了一系列战斗,开始了在陕北革命根据地的新历程。

    从1934年10月到1935年10月,李天佑随中央红军,从江西出发,转战湘、桂、滇、黔、川、甘、青、宁、陕等省,爬雪山、过草地,行程二万五千里,血战千百次,终于完成了这次战略大转移。从此,李天佑更领会了"艰苦卓绝""久经考验"的深刻含义。

    第三次远征:历尽千辛万苦回延安

    抗日战争中,李天佑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六团团长、代理三四三旅旅长,参加了平型关等多次战斗。1938年,他虽只有27岁,但已是老革命了。这年5月,由于身上多处负伤,他因病从吕梁山区回延安治病,年底,取道兰州新疆赴苏联继续治疗。

1939年6月,他辗转到达苏联后,在共产国际的安排下,入设在库契克地区的共产国际红十字会疗养所治疗。病愈以后,他抓住难得的机会,于同年10月进入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特别班学习。这次学习,使他的军事理论水平和军事指挥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发动了侵略苏联的战争,苏联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同时,中国国内抗日战争处于艰苦的相持阶段,急需大批军事干部。于是,李天佑决定回国。由于局势紧张,控制新疆、内蒙古等地的军阀反复无常,从苏联到中国的交通线险象环生,李天佑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远征奔回祖国的。

    共产国际对回国的中国同志很负责任。他们派出苏联的切尔诺夫上校护送李天佑等10多个中国同志于8月到达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3个月后,中共中央交通员到达乌兰巴托,带领大家欲经沙漠地带,越过中蒙边界,经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大青山进陕北。

谁知还在大沙漠中行走,就发现有日本侵略军的骑兵巡逻队,李天佑一行只好折回乌兰巴托。刚开始,苏联驻蒙古大使馆还安排中国同志吃住生活,但时间长了,聚在那里的中国同志多了,加上战争时期物资供应困难,没多久,李天佑他们就得自谋生计了。由于交通员久去不来、沿途敌情复杂等原因,李天佑被困乌兰巴托一年多,这更使他急于早日杀上战场。

    1943年8月,李天佑实在不愿再这样干着急白等了,就约了李世英,冒险踏上回国的路程。他们假扮成蒙古商人,找了个向导,骑着骆驼,奔向了蒙古西南部的茫茫大沙漠。

从荒无人烟的中蒙边界,进入中国内蒙古额济纳旗,再转向东南,欲经定远营(今巴彦浩特),向宁夏方向行进。大沙漠气候变化无常,常常是早晨天空蔚蓝,中午烈日似火,晚上冷如冰霜;时而热风扬起烫沙扑面盖来令人滞息,时而饮水干涸,叫人喉如火烧。

李天佑与李世英就是这样在死亡沙漠中迈着艰难的步伐。途中,几乎渴死,好在向导识途,在一处填沙中挖出了泉水,二人才重新有了活力。历经艰难的13天,李天佑终于远远地见到了两顶帐篷。又历经3天,他们才到了内蒙的定远营,找到了党在定远营的秘密交通站,终于得以休息几日。

    定远营地处中蒙边境,情况复杂,国民党占据此地,到处都是特务,他们知道这里是中共与共产国际和苏联联系的一条地下交通线,所以对来往行旅盘查甚严。李天佑发觉已被人怀疑盯上,就与李世英将带来的皮货赶快卖掉,买了两身汉族衣服,托人办好通行证,就离开定远营,朝甘肃平凉方向行进。

那儿是国民党军阀马鸿逵的地盘,马鸿逵是坚决反共的地头蛇,只要查到共党嫌疑,即捕或杀,所以一路上李天佑十分小心,不露破绽,以做生意自称,遇有军警查夜,宁可躲到旅栈外面,待军警走后才出来。

他们就是这样东躲西藏、忍饥挨饿,历尽艰辛,才走到了黄河边。 呵,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延安抗日军政大军的校歌在耳边响起。他望着奔腾不息的黄河水,热泪夺眶而出。

    黄河渡口离陕北抗日根据地只有100多里路,但却是国民党军胡宗南部重兵死守之地,李天佑想过几种办法,都没法实行,他们甚至企图趁夜晚天黑潜过江去,但无人敢冒险带路。李天佑只好转向西南,经漠北荒原,于1943年10月14日到达西安。

    到了西安,看到八路军办事处周边尽是装扮成各色人等的国民党特务,普通人根本无法靠近,李天佑与李世英只好等到夜深之时才寻机进入八路军办事处,回到了党的怀抱。由于局势紧张,国民党封锁延安边区,李天佑直到1944年3月28日才回到朝思暮想的革命圣地延安,结束了艰难的远征。

    从苏联到延安,历经3国(苏、蒙、中)4省区(内蒙、宁、甘、陕)迂回行程4000里,历尽千辛万苦。这一经历,使李天佑感受到了信仰的伟大力量。

    第四次远征:从东北挥师入关,解放全中国

    抗战胜利后,李天佑随林彪、肖劲光等被中央派往山东根据地工作。动身前一天的8月23日,他们在延安参加了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前召开的高级干部会,亲耳聆听了毛泽东对时局的分析和有关我党方针的讲话,受到极大鼓舞和教育。

还在赴山东的路上,他们接到中央立即改赴东北的电令,前往东北挑起了开辟新根据地的重担。短短三年时间,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经同志们的艰苦努力,东北不但取得了粉碎国民党军进攻、土地改革等巨大胜利,而且取得辽沈战役的伟大胜利,从而加快了夺取全国胜利的步伐。

此时,李天佑担任东北野战军第一纵队司令员,1948年11月改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八军军长,奉命挥师入(山海)关,参加平津战役。他又开始了新的征程。

    李天佑部在东北四平战役和辽沈战役中打出了名,但参加天津战役依然没有轻心,因为军党委向部队发出的号召是:"解放天津,打好进关第一仗!"这一仗果然厉害,他们和友邻部队一道,歼敌13万人,活捉敌魁陈长捷,使天津回到人民手中。

随后,李天佑升任解放军第十三兵团第一副司令员,并于3月31日与第四野战军师以上干部一道,在北平西郊香山受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从4月11日起,李天佑和第十三兵团分批南下,像钢刀一样直插华中、中南地区。

    部队在河南南阳以南汉水北侧地区集结后,6月,四野首长令第十三兵团率第三十八、第四十七、第四十九军发起宜(昌)沙(市)战役,歼灭国民党军第四兵团宋希濂主力。

宋希濂抗战时也是一员虎将,战斗力很强,装备精良,是蒋介石嫡系部队。经一番苦战,我军取得胜利。接着,部队向湖南进军。这时,李天佑被选为第四野战军代表,赴北京参加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建,这是莫大的荣耀。

10月初,他带着建国的喜悦,赶往湖南前线。这时第十三兵团已紧紧咬住国民党华中军政区长官公署长官白崇禧部,从湖南追到桂系军阀老巢广西,实施毛泽东、中央军委"大迂回、大包围、大歼灭"的战略决策,一路突击作战,将胜利的红旗插上罗城、桂林、柳州、梧州、南宁,直到中越边境镇南关(后更名为友谊关)。广西全省解放,八桂大地的优秀儿子李天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