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志忠令计划 丁志忠:谋划后奥运机会
“要想成为奥运赞助商真得很难,大多是一些跨国公司。体育行业更是如此,阿迪达斯成为奥运合作伙伴花费了五六亿元,这对于像我们这样主要在国内销售的体育品牌而言,难度太大。”安踏(中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丁志忠说。
大多数中国企业应该都有类似丁志忠这样的困惑。缺乏大量资金的普通企业无法成为奥运赞助商,但他们又都看到了奥运会的巨大商机,想借奥运分一杯羹,所以出现了侵权使用奥运LOGO、侵犯奥运隐性市场等行为。非奥运赞助商到底该如何进行营销?作为一家非奥运赞助商、中国最大的体育用品制造商之一,安踏在此方面有何经验?记者就此话题采访了丁志忠。
经济观察报:作为一个非奥运赞助商,如何在奥运期间做营销?
丁志忠:我们的最大原则是,不打“擦边球”。现在打奥运“擦边球”的企业还是很多,可得到的效果不一定是正面的。我们不图一时的激烈竞争和利益得失。我们认为,中国举办奥运会跟其他国家举办奥运会的最大不同在于,其他国家的奥运会,市场最高潮就是在奥运会那一年。
但奥运会对中国市场的快速拉动作用很大,中国体育的普及程度跟发达国家比还有很大差距。奥运会后,中国市场会有更大发展。所以,我们更多地会做几方面的工作:借助奥运会加快网络扩张,奥运年是开店最多的一年,比前两年多出一倍;开发很多奥运产品;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并整合“后奥运资源”。目前,所有资源都被各大体育厂商垄断,但奥运会后的资源需要整合。
经济观察报:开发奥运产品会不会让人产生打“擦边球”的怀疑?
丁志忠:我们的奥运产品,都是以安踏所签约的参加2008年奥运会的国家运动员的历史背景来开发。另外,国家队的选手很多都是从国内联赛中成长起来,我们赞助了三大联赛,这样的背景也是我们产品开发的故事来源。包括我们最近的广告“争气,中国”,是以体育精神为平台,寄托中国人战胜各种困难的渴望。
经济观察报:你觉得对非奥运赞助商是不是有很多限制?
丁志忠:奥运会对市场的拉动,不是简单的只对奥运赞助商有拉动,而是对整个行业的拉动,所以非奥运赞助商不该盲目做事。比如今年体育媒体的广告投放价格要比以前贵很多倍,这就需要评估有没有必要去做投放。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策略,我们的策略是参与奥运,但不会去做类似于“擦边球”的事情。我们的新广告就是以体育精神鼓励地震灾区重建为故事背景,并非打奥运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