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总裁丁志忠出逃 安踏总裁丁志忠:17岁闯出的百亿鞋王
在安踏的会议室里,一位部门经理指着投影幻灯片在汇报项目进展。一个长着娃娃脸的年轻人坐在长条形会议桌尽头,凝神听了大约10分钟后,忽然打断了他:“不要告诉我具体细节,你就告诉我,你们投入了这么多,会产生哪些效益?”
这个对下属不留情面的年轻人就是丁志忠,37岁的安踏(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半个月前,他带领公司走进了香港主板,7月10日首日挂牌,公司股价涨幅即达44%,这使持有公司75%股权的丁志忠及其家族成员的身家超过130亿港元。
福建省晋江市陈埭镇是一个靠海的小镇。这里遍地都是鞋业作坊,丁志忠就在这里土生土长。“安踏做大了,丁志忠也不好见到了。”一位1983年就开始做运动服装的石狮商人说。他的“豪健”牌运动服装每年销售额大约是1个亿。
丁志忠成了当地名副其实的鞋王,却并没有成为当地鞋业协会的会长。“他骨子里有一种霸气,不好打交道。”一位当地媒体记者说。据当地人说,如果是一件自己不想做而又不能不做的事情,晋江另一位鞋业老板——特步创始人丁水波会选择去做,而丁志忠则会干脆地予以拒绝。也许正因为此,2006年泉州市(晋江隶属泉州市)评选鞋业协会会长,最终坐上这个位子的是丁水波。
“希望像别人一样有钱买摩托车”
丁志忠从小在制鞋作坊里长大。后来他回忆说,希望像别人一样有钱买摩托车,是他最初的经商动力。
他所在的福建晋江陈埭镇是一个容易萌生商业细胞的地方,1980年代初,晋江陈埭镇就已经兴起了一批制鞋作坊。1991年前后,当地农民丁和木变卖了家里的谷子、鸡、鸭等一切可以换钱的东西,并在族亲资助下,筹集到五六万元钱,创办了一家制鞋作坊,便是安踏的前身。
据安踏公司提供的资料显示,早在1987年前后,丁和木就给了儿子丁志忠1万元钱,以及600双从陈埭各个制鞋作坊里买来的鞋,让他托运到北京销售。这时,丁志忠才17岁,初中还未毕业。他在北京最主要的一些商场开设了晋江鞋专柜,生意很火爆。据说,丁志忠从这时起开始有了营销意识,他学会研究消费者类型。
据一位熟悉安踏的人士说,丁志忠是1994年带着北京赚到的20万元回到晋江。1994年,在换了几个厂名以后,丁家父子决定将厂名和产品品牌统一为“安踏”。据丁和木回忆,这个品牌含有“安心创业,脚踏实地”的意思。
两年之后,丁志忠成为安踏总经理,父亲丁和木正式退居二线;哥哥丁世家性格温和,“不喜欢出头”,专门负责生产事务;中专毕业、学财务出身的妹妹丁雅丽掌握起公司的钱袋子。
“非常幸运的是,丁志忠有一个非常好的父亲,及早地放权给儿子,而他的哥哥和妹妹跟他形成了非常好的互补关系,没有争权,没有内斗。”一个熟悉安踏的人士说。
“好的智慧都为我所用”
90年代中期,晋江鞋企还以接外单、给国外企业做代工为主,包括安踏。1994年前后,安踏的销售额为几百万元,利润更是少得可怜。
在北京看到国内市场空间的丁志忠,掌舵后立即找广告公司为安踏做企业形象设计,也因此认识了后来成为安踏重要策划人的叶双全。
比丁志忠大4岁的叶双全当时在一家广告公司任客户总监。他记得,那时丁志忠经常来听课,长着张娃娃脸,眼睛大大的,非常虔诚好学,又十分害羞,到公司旁听了一年课也没和他说过一句话。
1998年,叶双全加盟安踏,是他告诉丁志忠,耐克、阿迪达斯等国外体育品牌都用明星作代言人。1999年起,以孔令辉为代言人的安踏广告出现在CCTV-5上,安踏一年支付央视广告费300万元。“当时安踏刚刚兴建起第二条制鞋生产线。一条生产线一年的利润大约为100万元。你可以看到安踏将多大的赌注押在这个广告上了。”一位安踏的前高管说。两个月后,忐忑不安的丁志忠踏实了,全国的订货商挤满了安踏位于晋江的工厂。
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孔令辉一举夺得乒乓球男子单打冠军,安踏一举成为全国知名度极高的品牌。“现在我们仍将孔令辉当作对安踏有过重要贡献的人。”丁志忠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据安踏提供的数据显示,从2001年到2006年,安踏销售收入由1亿元增长到12.5亿元。
2002年还发生了一个重大事件,丁志忠在安踏内部实行了产销分离变革。安踏变成一个以销定产的公司,安踏的内部工厂,与给安踏做代工的外部工厂站到同一起跑线上,他们必须以自己的竞争实力来获得安踏的订单。“直到现在,晋江的很多鞋企也还没有完成产销分离的变革。”一位晋江鞋业的资深人士说。
这项变革,丁志忠仍然是从“别人”——当地另一家鞋企请来的美国汤姆斯咨询公司偷学来的。
两年前,安踏每个事业部的总监获得授权,不必事事向丁志忠请示汇报。在很多员工眼里,2004年以前的丁志忠并不是一个舍得放权的人。“放权和激励,是王良星最显著的管理特点,丁的这一思想,直接来自于王良星的影响。”在丁志忠并不广泛的交友圈里,王良星是丁最铁的知己。王创办的利郎也是休闲服装业的一支劲旅。
从拒绝投资者到主动上市
丁作为一个企业家成熟起来的时间并不久远。“也就是最近这三四年的时间,他发生了巨大变化。”“六七年前他讲话要念稿子,见了摄像机就犯晕。”一位熟悉安踏的人说。丁志忠是2005年底才开始摸高尔夫球杆的。在此之前,他最常进行的运动是打乒乓球。
在2004年之前,丁志忠始终觉得公司不缺钱,没考虑过进入资本市场,甚至拒绝外来投资者。但就在那一年,李宁公司的成功上市使他改变了想法——上市不仅仅可以募集资金,还可以使公司治理规范化,消除家族企业的管理弊病,更易于吸引人才。
“现在,我们是这个行业最有钱的公司,比李宁有钱得多,李宁当初只拿回了5亿元。”丁志忠踌躇满志地说。他同时承认,危机感始终挥之不去,以至于“经常夜里睡不着觉”。“企业总有死亡的那一天。很多民营企业做得很好,但做着做着就突然倒下了。”
去年下半年,丁志忠与王良星等人一同就读厦门大学EMBA班。在厦门大学EMBA中心主任戴亦一眼里,丁志忠对于管理知识“处于一种饥渴状态”。“他对企业战略和品牌营销这两个课程最感兴趣。我们请了一位欧洲的品牌营销学教授讲过课后,他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多请这种专家来授课。”
现在,丁志忠在安踏工厂里每一个路灯上,都高高地悬挂着一个条幅:“中国第一,世界前十。”这些条幅展示着一个小镇鞋王的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