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庵是如何逝世的 刘雪庵的作品有哪些
刘雪庵简介
刘雪庵是四川铜梁人。他是个作曲家。他原名叫廷玳,还有笔名叫晏如、吴青、苏崖。他曾在成都美术专科学校学些过钢琴、小提琴,还有学唱过昆曲和作曲。在抗战开始的时候,刘雪庵便立即参加了抗日救亡运动。
刘雪庵
刘雪庵出生于一个绅士家庭。命运悲惨的他,从小就失去了父母,在同福异母的哥哥的私塾中成长,在接受传统教育的同时还学习昆曲。可能因为小时候受到他哥哥的影响因而喜欢上了音乐。他从小就聪明好学,在1929年的时候去上海,在陈望道的中华艺术大学求学,想欧阳予倩、洪深等人学习。在1930年的时候考入了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师范组,跟萧友梅、黄自学习作曲和声乐,俄籍教师吕维钿夫人那里学会了钢琴,从朱英那里学琵琶,从吴伯超教师那里学习指挥,还从李维宁那里学赋律和自由作曲,甚至于还向龙榆生先生学习中国韵文及诗词。刘雪庵可以说是学贯中西,习通古今了。看刘雪庵如此的聪明又好学,可以想象,在乐坛上一颗巨星正在冉冉升起。
之后刘雪庵开始创作歌曲,但是在他做了一首《何日君再来》以后,他便一生坎坷,屡受挫折,这也成了华语歌曲的一个经典的冤案。这首《何日君再来》有着弄弄的探戈舞味道,在由刘雪庵创作后,导演没有经过刘雪庵的同意,就随意的让编导黄嘉谟填词,所以刘雪庵很不满,但是他没有抗议,这也为后来的坎坷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刘雪庵逝世
人有生老病死,刘雪庵先生也不例外。上天是公平的,至少在生老病死方面,即使你是高官,即使你是巨星,或者说你只是个乞者,在面临死亡的时候,大家都是那么的弱小,因为上天对他们是一视同仁。我国有名的作曲家刘雪庵就这样逝世了。
刘雪庵
刘雪庵逝世在我国的音乐史上可以说是一大损失。在当时,因为刘雪庵的聪明好学,又因为他对音乐充满了兴趣,所以他到处求学,向每个老师学习他需要的知识。当时,刘雪庵学了这么多的东西,还被人戏称说是“学贯中西,习通古今”,其实对照他后来的成就看来,当初的这句话一点也不夸张,反而是极其的贴切。或许是当初那个人慧眼如炬也说不定,不过这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当时,刘雪庵已经一步步向前走去,向着成为巨星的道路上摸索着,我们看到的就像是一颗音乐巨星正在冉冉升起。
刘雪庵因为一曲《何日君再来》家喻户晓,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刘雪庵因为《何日君再来》出名,在文革时期,这首流传极广的歌曲也被人刻意的曲解,刘雪庵因此被错划为右派,被关进牛棚不说,最终还受尽折磨导致双目失明。咋文革结束九年之后才被平反。这是何等的冤屈啊,殊不知刘雪庵创作了大量的爱国歌曲,又怎么会是辩护资本主义的右派。
在1985年的5月18日,刘雪庵逝世,在北京的八宝山革命公墓为刘雪庵巨星了追悼会。
刘雪庵作品
刘雪庵是我国有名的艺术音乐家、作曲家。所以刘雪庵作品也应该是非常的多,非常的有名。在学校的时候刘雪庵作品多是抒情的乐曲,这类作品温柔敦厚,有非常浓的艺术韵味。但是在抗战时期,刘雪庵的作品便不再抒情,他的作品成了激励人们奋勇杀敌的战歌。
刘雪庵
刘雪庵在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创作了,他的《飘零的落花》、《红豆词》、《踏雪寻梅》等都是典雅高洁、艺术韵味十足的乐曲,很受当时文人的喜爱。因为刘雪庵向龙榆生老师学过中国韵文和诗词,还从李维宁老师那里学到了赋律和自由作曲。因此刘雪庵还有另一种抒情类的乐曲,这类曲子是借鉴了古乐府的通俗易懂,很是朗朗上口,像是《淮南民谣》、《采莲谣》、《早行乐》等等都是非常的婉转动听,有着很浓厚的生活气息,并且在民间被广泛的传唱,甚至于有的歌曲还漂洋过海,在国外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刘雪庵原本的悠扬的抒情歌曲已经不在,他的歌曲不在是有生活和艺术气息,刘雪庵这时候的作品是是铁与血的呐喊。他在这时候创作的《出发》、《前线去》等等歌曲,无不是号召同胞参与抗战的号召。而《中国空军军歌》、《中国海军军歌》是刘雪庵激励我们中国千千万万的军人奋勇杀敌的战歌。在刘雪庵的作品中最最出名,也是醉激动人心的当属《流亡三部曲》中的《离家》和《上前线》,以及《长城谣》。这几首歌曲情感之炽热,旋律也十分的高昂,在当时搞抗日救亡的群众运动中的影响是非常的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