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拥军的坚持 镜头里的温馨和情趣——傅拥军和他的摄影团队
镜头里的温馨和情趣——傅拥军和他的摄影团队
2010年9月8日 10:18
“每次看到很有意思的画面,我们都没有反应过来,傅老师已经掏出手机开始拍起来了,很平常的东西在他眼里却‘非常奇妙’。” 刚进报社不久的陈中秋对第一次面试的场景依然印象深刻。
参加完面试,傅拥军请大家吃西瓜,突然他注意到旁边的一只红色垃圾筐,筐底垫着一张旧报纸,褶皱的报纸上,一幅扭曲夸张的人像合着垃圾筐底部的红格子,一张构图非常棒的照片,傅拥军不假思索地把手机伸进筐内拍下了这张照片。“一般人不会有这个意识,谁都不会想到吃个西瓜,丢个西瓜皮还要去拍照片。”
“傅老师非常热爱摄影,他完全融入在摄影里面。”研究生刚刚毕业进入快报的俞瑾在一旁补充。她对傅拥军的最初印象来自2007年快报组织的“反哺母亲河,用影像帮助开化”活动。
在那次活动中,傅拥军是他的带队老师,带着她拍了3天的照片。“他是个温暖、细腻的人”,俞瑾一边说,一边帮陈中秋剪裁扫街抓拍下的作品,一个穿着细花裙子的女孩侧身转向池边喂鱼的瞬间背影。
不像领导的领导
“我们的摄影队伍很年轻,他们有创意,有个性。从他们身上,我也学到很多东西。”傅拥军说完,转过身去,找了一本薄薄的小册子递给记者,“这是我们的摄影记者从玉树回来后拍的,给他们做了一期封面。”在这本刊名为《队伍》的《都市快报》内刊上,摄影记者朱丹阳、夏阳和国内部的一位同事冯志刚3个大男孩随意地摆着POSE。
然而,在众摄影部记者眼中,老大傅拥军深深影响了他们。“不仅仅是对摄影的态度,更多的还是如何做人,热爱生活,关爱我们身边的人和事。”本届国展青年组金奖获得者朱丹阳说。
接到朱丹阳获奖的电话后,傅拥军第一反应是,“太好了,我就知道他肯定能拿奖。”原来,早在去年《都市快报》摄影展上代表摄影部讲话时,傅拥军曾经说过,朱丹阳很有潜力,一定会出好成绩。没想到一语中的。
对此任烨也感同身受。2008年,进入快报不到一年的任烨获得了中国新闻奖复评铜奖,那时,傅拥军已经收到荷赛获奖的通知了。有一次大家一起吃完饭,他带有醉意兴奋地对任烨说:“你第一年进快报就得奖,我真的很高兴,这比我自己得荷赛奖还要高兴!”
在任烨眼里,老大傅拥军就像父亲,“他什么都管,有时候连续工作,就会主动提出:你该回家休息了,注意身体。生病了,他会打电话提醒你吃药,多喝水。”“老大会要求我们做好早期规划,当然他不会苛求,他觉得只有你自己想要才是关键。”
“老大经常和我们说笑,从不摆架子,大家一起工作很开心。大家当成一种理想来做,也就不觉得苦了。”在任烨的印象中,傅拥军一般都在晚上12点之后离开办公室的,有时他的妻子和女儿会来等他,等到她们都睡着了,傅拥军还在那继续工作。
正说着,任烨突然想起来,“其实今天是休息天,老大不休息,大家也没有休息的概念了。” “老傅很为下属考虑”,东北小伙韩丹到《都市快报》已经有8年了。有一回,他去采访一起失窃案,拍完照片采访失主,受了损失的失主很不高兴,拒绝采访,两人发生口角,对方扣下了他的相机,双方陷入僵持。
当时正值快报出10周年特刊,傅拥军是视觉版的负责人,当晚7点要签稿。接到韩丹电话时,已经临近签稿时间,但他还是立刻赶过去,并当面向对方道歉。“这件事他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但他的出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位带着浓厚北方口音的摄影记者一字一顿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