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教授 上海交大教授熊丙奇新作《教育熊视》出版
继出版《体制迷墙》等透视中国高等教育的力作之后,著名教育问题研究学者、上海交大教授熊丙奇所著新作《教育熊视——中国教育民间观察》近日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熊丙奇教授表示,该书所得版税将全部捐献给灾区的学校教育。
本书把视角从高等教育投向所有教育层面,全书共29万字,分《教改——是否顺应民意?》、《高考——“神奇”能延续多久?》、《贷款——2000亿元究竟为了什么?》、《教师——专心教学,已是奢求?》、《学生——上学有用,读书无用?》、《助学——谁在乎受助者的尊严?》等章节。既有对近年出台的重大教育政策的评说,也有对近年发生的重大教育事件的深入剖析。
熊丙奇教授认为,《体制迷墙》是希望从宏观上探讨解决高等教育问题的途径和办法,而《教育熊视》则类似于蓝皮书,对当前的教育事件进行深入剖析,以“一事一议”的方式,给社会公众一个以教育思维观察教育发展的视角。他说,这是他写“个人教育蓝皮书”的开端,对于每一年的教育事件、教育问题,他将持续关注、批评,直到这些问题被解决,直到教育的理想能实现。
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在给本书的序中指出,我国现在极需要进行一次教育改革的启蒙运动,进行一次新的思想解放运动,需要有更多的教育改革家和教育评论家。唯有如此,才能把我国教育改革推向前进。
著名教育学者杨东平表示,今天,我们比过去更有可能追求好的教育、理想的教育。然而,我们在抵制和破除坏的教育之时,并没有形成关于好的教育、理想的教育的共识。“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人民共同参与的教育,这种参与,包括了媒体的监督、揭示,包括学者的批判性反思和建设性提议。《教育熊视》体现的正是这样一种社会参与,通过“熊视”或“虎视”去关注和反思教育改革,去建设人民满意和能够兴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