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遵宪诗词 人境庐诗草笺注:品读黄遵宪的己亥杂诗

2017-07-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我在一篇小文里说过,晚清大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真算一个奇迹.龚自珍生于1792年,死于1841年,享寿五十年.己亥年是1839年,他不得

我在一篇小文里说过,晚清大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真算一个奇迹。龚自珍生于1792年,死于1841年,享寿五十年。己亥年是1839年,他不得意,离开北京,或者是不得不离开北京,回故乡。那一年,其实细算只有八个月,他的诗兴是那样浓,感怀是那样多,所遇皆能成诗。

读那些诗,读者感到他出口成诗,那样自如,那样随意,真是天才。难道诗人知道自己已经不久于人世了吗?诗情喷涌而出,无遮无拦,弥天漫地,留给后世读者无价之宝。

近日读钱仲联先生的《人境庐诗草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才知道,同样开时代风气的黄遵宪也有一组《己亥杂诗》。当然正好迟六十年。黄遵宪生于1848年,死于1905年,享年五十八岁。他遇到的那个己亥年是1899年,一说便知,那是戊戌变法失败的第二年。而黄遵宪是维新变法的积极人物。

据翁同和日记,在变法失败前几天,徐致靖向光绪皇帝保荐一批新派人物,其中有康有为、张元济、黄遵宪、谭嗣同、梁启超等,但是慈禧的政变已经付诸实施。那时黄遵宪正准备奉使日本,人在上海,就给了个就地免职处分,回老家。这也算机缘凑巧,留得小命一条。如在北京的话,说不定他也会在北京菜市口开刀问斩。

自1898年以后,他就回老家广东梅州。第二年是己亥,他写下《己亥杂诗》八十九首。他所余岁月不多了。而他一生的经历实在也太丰富。他一生主要搞洋务,出使过日本、美国、英国、新加坡,眼界开阔,思想新颖,被李鸿章称为“霸才”,又极为张之洞赏识。他的传统学问也好,熟读经典,诗才纵横。所以,居闲时,心不闲。回顾一生,潮起潮落,无数事件,无数故人,在心中萦回,便成就这一组诗。这情况也酷似当年龚自珍。

说到这里,就要说黄遵宪的诗风。

钱仲联先生在《前言》里介绍,黄遵宪受龚的影响“特别显著”,“那种雄奇的境界,瑰丽的藻彩,风雷鼓荡的生气”,都是。而《己亥杂诗》“连题目也借用了过来”。钱仲联先生认为,黄各体诗的最大成就,在五古方面。而且说到,黄的《日本杂事诗》(七绝二百首)之类,“重在纪事而不在诗”,这也就是说,在诗艺方面,并不甚高。钱锺书也有类似议论。但是,这种诗在当年和以后,影响也一直很大。

现在的散文家、日本文化研究者李长声有一册散文集《浮世物语》。作者说他喜欢《日本杂事诗》,并阅读了日本专家的《日本杂事诗注》。后来,他自己写成这本书,算是“日本杂事诗新注”。其文共三十三篇,也就在每篇里结合黄诗,讲一种日本景物民俗,自己再赋诗(七绝)一首。

我就十分欣赏李长声的这本书。钱锺书《谈艺录》论到黄遵宪时,赞曰“奇才大句,自为作手”。但同时也说他“取径实不甚高,语工而格卑;伧气尚存,每成俗艳”。在评论到黄诗各体诗所受影响时,钱锺书说“七绝则龚定庵”。这同样也是说,在七绝一体上,黄遵宪学的是龚体。这也与钱仲联看法相同。当然,这是一个诗学上的复杂问题,我们没有能力在此讨论。但是我在读龚自珍《己亥杂诗》时,颇为他的才气、学问和关心民瘼的精神所倾倒。

现在读到大师们的议论,觉出黄遵宪的《己亥杂诗》,真是有龚诗的影响。本来钱锺书在《谈艺录》里也说到,龚诗到晚清,几乎被诗人们剽窃、摹仿完了。我就想到黄诗受到龚诗的影响也是自然的。比如黄诗“后二十年言定验,手书心史井函中”,是由龚诗(76)“五十年中言定验,苍茫六合此微官”来的。

又如黄的《己亥杂诗》第二首云:“斜阳桥背立移时,偶有人过偶颔之。商略雨晴旋散去,不曾相识亦忘谁。”那句式使我想起龚氏《己亥杂诗》135首:“偶赋凌云偶倦飞,偶然闲慕逐初衣;偶逢锦瑟佳人问,便说寻春为汝归。”这句式是很相近的。还有193首:“小婢口齿蛮复蛮,秋衫红泪潸复潸。”我指的是“偶”、“复”字在一个句子里的重复使用。

当然,还有那种潇洒、飘洒和超脱尘俗。龚的《己亥杂诗》怀念旧友的很多,深情动人。龚的《杂诗》三百多首,而黄的《杂诗》不到百首,最后一首怀人诗曰:“与我周旋最亲我,关门还读自家诗。”大意应该是说,我的最亲切的朋友们,已经难再会,只有在我的这些诗上读一读而已。

可是就在这年,黄又写了《己亥续怀人诗》二十多首,也是一个补充吧。这组诗写到严复、谭嗣同等人。最后一首最后一句曰:“国方年少吾将老,青眼高歌望尔曹。”其自注曰“李炳寰、蔡艮寅、唐才实。”

就是说,此诗是写给这三位的。其中的第二位就是大名鼎鼎的蔡锷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