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十力与徐复观:临歧分手竟反目
《在台湾:国学大师的1949》 周为筠著 金城出版社2008年5月出版 1949年,国民党败局已定,退守台湾一隅。在抢运黄金、国宝外,国民党还“抢”走了胡适等大批学人,从而培养了一批年轻学者。
本书选取了胡适、傅斯年、钱穆等九位学人,讲述他们在历史转折之后的生活与学术活动,从一个新视角演绎了一部国学当代史。 徐复观(曾任国民党高级幕僚、国民少将)1949年4月10日在即将南走之际,接到老师熊十力的加急长书。
老师在信中极力劝阻他去台湾,语重心长地向爱徒讲述不能去台湾的理由,规劝徐复观别走上他老人家认为的不归之歧路。 熊十力乃现代新儒家的开山鼻祖,湖北黄冈上巴河乡人,与徐复观家乡浠水团陂镇相隔不过十公里路。
熊十力出身贫寒,少时曾为人牧牛,全靠勤奋自学成才。 学生徐复观出生在一个贫苦的耕读之家,8岁才发蒙跟从教私塾的父亲读书,23岁投考湖北省武昌国学馆,被黄侃在几百名考生中定为第一录取。
他们师生都是靠自强不息地勤学苦读,一步步从最底层的社会走出来的,彼此又是鸡犬相闻的老乡,地缘的亲近与共同的经历,让熊十力对这个聪颖的学生十分看重。 熊十力是徐复观走上学术道路的领路人,徐当初从权倾一时的政府高官急流勇退为无权无势的一价书生,这其中既有他对当时现实政治的失望和政治理想的破灭,最为关键的还是在于结识并师从了良师熊十力。
徐复观从熊十力那里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方向和归宿,连他的名字,也是熊十力将他原来的字“佛观”改为“复观”,而被他沿用终生的。
他们师生的缘分要追溯到1943年,当时仍是蒋介石随从秘书的徐复观拜访了正栖居于重庆勉仁书院的熊十力。当时,徐复观请教熊氏应该读什么书,熊十力教他读王夫之的《读通鉴论》。
徐复观颇为自得地说,那书早年已经读过了。熊十力以不高兴的神情说:“你并没有读懂,应该再读。”过了些时候,徐复观再去看熊十力,说《读通鉴论》已经读了。熊十力问:“有点什么心得?”徐便接二连三地说出许多他不同意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