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维战犯去延安 最顽固战犯黄维的27年“改造”:至死都想去台湾?

2018-03-3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作为最后一批被释放的战犯,在这27年里,他为何拒绝被改造?黄维是否真如外界所言,至死都想去台湾?2010年9月29日,在黄维逝世21周年后,

作为最后一批被释放的战犯,在这27年里,他为何拒绝被改造?黄维是否真如外界所言,至死都想去台湾?

2010年9月29日,在黄维逝世21周年后,他的次女黄慧南道出了父亲的改造岁月和晚年生活。

在黄慧南家中,我们一起听黄维将军在上世纪70年代末的对台广播。在这个需要仔细聆听的嗓音中,黄维回顾了作为战犯的27年。他对国民党不想背叛,对共产党不想离弃,但又始终想保持独立的人格。

"我是罪大恶极的战犯,解放后受到宽大和改造……"9月29日下午5时,黄维平静而显苍老的话语从一台老式的卡带录音机里传了出来。这是上世纪70年代末国际台录制的对台广播。音色未变,斯人已去。

作为父亲的黄维,在黄慧南这个从出生之时便从未谋面的女儿那里,曾经没有占据位置,但是女儿却强烈地感受到父亲对自己强烈的"在乎"。而对黄维"在乎"的人,是他执著的妻子蔡若曙。令人唏嘘的是,蔡若曙27年的渴盼和等待,终于迎来了丈夫,但是团聚仅一年之后,蔡若曙黯然投护城河离开了人世。

上海,17岁的我第一次见到父亲

我第一次见到"父亲"是在1965年。那天,我正在上海北郊中学的教室里上课,在读高二,突然被教导主任叫了出去。

"你父亲来了,现在住在锦江饭店,你去看看他。"

"我不去!"我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感觉这个人与我是不搭界的,我一点都不想去见。

但是,教导主任说这是给你的一个政治任务,你要帮党做工作。一见到父亲,我很心平气和地喊了声"爸爸",他从上到下打量着我,然后找些话题聊天。比如,现在在哪儿上学、读高几、生活怎么样,以后准备学什么等等。我说,以后想学医。父亲并没有反对。

我当时心里想"也没那么可怕"。本来以为爸爸的形象很狰狞,他被说成放毒气的杀人魔王。我看到他觉得这个老人挺和蔼的,不是那样的人。

我爸爸等一批战犯被组织到各地参观,乘专列先到杭州,然后到上海。安排与家属见面是改造的手段之一,我们聊天时还有穿便衣的陪同人员在旁边做记录。组织参观非常有效,他逐渐改变了对共产党的认识,思想开始有所转变。

我们和父亲聊了很久,还一起吃了午饭。但是,我对他还是感到十分陌生,甚至不关心他在上海要待几天。我也不知道父亲离开时,母亲还在怀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