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贺林博士在酒钢谈创新思维与组织变革

2017-11-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近日,清华大学应用技术学院项目管理培训中心讲师贺林博士在酒钢作"创新思维与组织变革"讲座.他认为在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企业要想获得生存与发展必须具备创新能力.企业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贺林说,未来几十年内,中国将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快速发展的时期.与过去改革开放年代不同,中国企业的发展模式将发生巨大变化,变革速度之快.程度之深.面积之大前所未有.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改革推动前进的车轮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当前,中国企业正在经历着重大变化,在大的转型环境中,如果跟上时代的浪潮,及

近日,清华大学应用技术学院项目管理培训中心讲师贺林博士在酒钢作“创新思维与组织变革”讲座。他认为在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企业要想获得生存与发展必须具备创新能力。

企业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贺林说,未来几十年内,中国将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快速发展的时期。与过去改革开放年代不同,中国企业的发展模式将发生巨大变化,变革速度之快、程度之深、面积之大前所未有。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改革推动前进的车轮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当前,中国企业正在经历着重大变化,在大的转型环境中,如果跟上时代的浪潮,及时变革,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如果跟不上时代的浪潮,不通过变革提高竞争力,就会被淘汰。

贺林说,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中国将处于外部压力和内部矛盾的叠加期。西方发达经济体加大对中国的资源控制和经济技术的封锁,国内资源供需紧张、购买工业资源的压力加大。中国经济要转型升级,必须走自主创新道路,通过资源投入和自身努力,将有使用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提供给客户,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这个前提条件是企业必须具备创新的能力。

企业创新的动力来自危机

贺林说,所谓组织就是形成上下分层和上下汇报关系的特殊群体。在群体中,两个以上的人聚集在一起实现共同的目标。组织的控制幅度越大,层级往往越少。在组织当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按照内部分工,组织在上下分层、左右分科的结构中形成了节点,这就是人的工作岗位。

人在组织管理中的落脚点是在岗位上,通过制度、职责、纪律等方面的约束,逐步走向岗位正规化,最终形成一个非人格化的管理模式,而确保组织运转的基本原则是作业标准流程化和绩效考核指标量化。

但是,一个组织光有创新能力还不够,还需要创新的意愿,这两者结合起来才构成了创新的动力。创新意愿主要来自组织在对外部环境进行深刻领会的基础上,有了生存危机感从而产生内部驱动力。

由于文化的不同,中外自主创新的方式也不同。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走过了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上世纪就实现了经济的转型和升级。今天,中国要进行转型变革,应借鉴国内外经济转型的优点,在中西结合中,不断提高资源转化率、增加产品附加值,以适应未来发展的趋势。

企业如何实现自主创新

贺林认为,在变革创新阶段,企业要在现代化创新思维的基础上和科学思维引导下,积极探索前进,整合集体的智慧,持续改进工作流程,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现目标过程中,调整工作顺序,实现精益化管理。其中,精益化管理的核心是分析工作流程,减少一切浪费。通过检查、监督和评比,实现标准化流程下的持续改进。

组织在变革过程中会遇到阻力。阻碍变革创新的事物不是未知的事物,而是已知的,尤其是熟知的。这个阻力就是人们在长期的工作中形成的固定思维框架,这些经验往往比较保守,有些甚至是在过去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丰富、成功的经验。正是固定的思维框架决定了人的认知边界。因此,创新变革的本质就是不断拓展人的认知边界,做过去所不做、知过去所不知的事。

企业要突破创新的阻力,要通过反复学习,对将要认知的事物形成基本的态度,作出准确判断,知道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哪些应该选择、哪些不应该选择,哪些对、哪些不对。企业创新变革的核心是对目标高度关注,这既是组织变革的起点、也是终点。

企业要突破变革创新,还要通过多角度思维、多元化认知,应用群体创新思维的工具,提高创新能力。认知方式、观察方式不同,得出不同的结果。认知角度不同,认知结果也不一样。企业要采用全新的解决方法,探索多元化的创新方法。

贺林说,企业在实现目标过程中,不仅要制定长期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愿景,更重要的是关注人的动机和情绪,这比战略更深入人心。变革创新的愿望来自人。企业要提高创新能力,就是要管好人,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掘人内心当中创造的欲望,最大限度发挥人的内部潜力,这是变革创新的根本所在。(记者 王天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