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俊英国皇家院士 英国皇家科学院第一位华人院士

2017-10-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杨子恒,一个足以让甘农大人为之振奋的名字.他1964年出生于甘肃通渭县,1984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畜牧专业(现在的动物科学专业前身),获农学学士学位.1987年至1989年在甘肃农业大学畜牧系任教,先后在农大学习和工作6年.2006年当选为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是获此殊荣的首位旅英华人.不甘遭牵连  "状元"再奋起1980年,16岁的杨子恒参加高考,据说他是那一年定西地区的理科状元,但由于他所在考区出现集体作弊事件,杨子恒受到牵连,物理成绩没有计入总成绩,本来打算上清华大学数学系的他最终

杨子恒,一个足以让甘农大人为之振奋的名字。他1964年出生于甘肃通渭县,1984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畜牧专业(现在的动物科学专业前身),获农学学士学位。1987年至1989年在甘肃农业大学畜牧系任教,先后在农大学习和工作6年。2006年当选为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是获此殊荣的首位旅英华人。

不甘遭牵连  “状元”再奋起

1980年,16岁的杨子恒参加高考,据说他是那一年定西地区的理科状元,但由于他所在考区出现集体作弊事件,杨子恒受到牵连,物理成绩没有计入总成绩,本来打算上清华大学数学系的他最终上了甘农大畜牧系。杨子恒的父亲回忆说,当时杨子恒的情绪十分低落,但他毅然来到了甘农大,因为他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在不同的环境中能创造出同样的精彩。

在父亲的记忆中,杨子恒特别爱读书,只要有书,他就一头扎进去,什么都不管不顾。他经常会读书到很晚,有时候实在累了,就用凉水浇到头上,再接着读。

杨子恒的大学老师也回忆说,这个农村来的孩子平时言语不多,但学习非常刻苦,上课爱提问,尤其有钻劲,对一些问题,喜欢深挖,弄彻底,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

正因为具有了这种头悬梁、锥刺股及刻苦钻研的精神,杨子恒在学业上不断进取,并于1987年获北京农业大学动物遗传专业硕士学位,1992年获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1992至1997年,先后在北京农业大学、英国伦敦剑桥大学和自然历史博物馆、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遗传学教学和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7年至今在伦敦大学从事分子和细胞遗传学研究工作。杨子恒的辉煌成就是通过他不甘平庸的刻苦努力换来的。

潜心搞科研   勇攀最高峰

杨子恒就像一位拓荒者,在科学的道路上披荆斩棘,负重前行。他主要从事分子进化、分子系统学以及群体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用顽强毅力和不屈的精神,为分子进化和群体遗传学提供了最为便捷的科学工具,成为了这一研究领域著名的科学家。

他同其他专家一道,开发了数理统计模式和计算机运算法则,应用这些模式重建物种发展史和理解进化过程的机制,通过研究DNA和蛋白质序列的进化比较,以推断不同生物物种间的进化关系,估算物种间的分化年代。

这对于人们重新构建物种发展的历史以及理解分子进化的机制将产生重要影响。他首创的以最大似然法为基础的模型和假说检验方法,已成为分子进化理论研究的重要工具,他开发的软件也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利用。

目前他的研究主要包括物种发展和发散性的贝叶斯估计,遗传学密码子替换和可适应的分子进化探索的马尔可夫算法,群体遗传学合并模式下的马尔可夫系列算法,以及滤过性毒菌和哺乳动物的染色体组的对比分析。

2000年至2005年,他在《美国科学院院刊》、《遗传学与发育新见》、《遗传学》、《分子生物进化》、《系统生物学》等杂志发表论文47篇,出版专著4部。

名声震英伦   母校齐欢腾

2006年,杨子恒当选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成为获此殊荣的首位旅英华人。当时,中国驻英国大使馆还为此举行了庆祝活动。中国驻英大使查培新说,杨子恒的当选,是所有旅英华人学者的骄傲,是中国科技工作者的骄傲,也是所有中国人的骄傲!

这位从甘农大走出去的学子为祖国和母校赢得了荣誉。王蒂校长曾多次说,杨子恒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甘肃人的骄傲,更是甘肃农业大学的骄傲。他的入选是农大学子为母校当年的60华诞奉送的最丰厚的大礼。在接受《兰州晨报》记者采访时,王校长曾表示,杨子恒能获此殊荣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因为我校的畜牧、兽医专业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雄厚的师资力量,再加上他个人天资聪慧及勤奋努力,这样的成就也就理所当然。

复旦大学钟扬教授对杨子恒有过这样的评价:“杨子恒是分子生物学华人中的一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