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雄在北京住过吗 鲁迅在北京住过的四合院有哪些另类之处?

2018-02-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原标题:原标题:鲁迅在北京住过的四合院有哪些另类之处?原标题:鲁迅在北京住过的四合院有哪些另类之处?1912年,鲁迅从南京来到北京,至教育部任职,直到1926年离京去厦门大学任教,在北京,鲁迅生活了14年,从一名公务员成长为伟大作家.在北京,鲁迅长期居住过四处地方:一处是南半截的绍兴会馆.一处是八道湾11号.一处是砖塔胡同61号.一处是宫门口西三条21号.这四个地方,一处是会馆,一处是三合院,两处是四合院.鲁迅居住过的四合院有哪些特征,或者说留下了鲁迅的哪些印记,而这些印记折射出鲁迅其时的哪些境

原标题:原标题:鲁迅在北京住过的四合院有哪些另类之处?

原标题:鲁迅在北京住过的四合院有哪些另类之处?

1912年,鲁迅从南京来到北京,至教育部任职,直到1926年离京去厦门大学任教,在北京,鲁迅生活了14年,从一名公务员成长为伟大作家。在北京,鲁迅长期居住过四处地方:一处是南半截的绍兴会馆、一处是八道湾11号、一处是砖塔胡同61号、一处是宫门口西三条21号。

这四个地方,一处是会馆,一处是三合院,两处是四合院。鲁迅居住过的四合院有哪些特征,或者说留下了鲁迅的哪些印记,而这些印记折射出鲁迅其时的哪些境况、心态与意趣,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鲁迅在北京的四处寓所

1912年5月5日晚,鲁迅来到北京,住进宣武门外骡马市“长发店”(客栈),第二天,移入南半截胡同里面的绍兴会馆。绍兴会馆又名绍兴县馆,原是山阴与会稽两县的会馆,称“山阴会稽两邑会馆”,由著名学者章学诚于清道光六年(1826)创建,宣统年间废除府制,两县合为一县,统名绍兴,会馆也由是改称。

绍兴会馆的主体建筑是仰戢堂,供奉着自汉代以来越中240位先贤的牌位。在仰戢堂的门口悬挂着清人李慈铭撰写的一副楹联,称颂绍兴一带的山川形胜与人文翘楚:

溯君子六千人,自教演富中,醪水脂舟,魁奇代有,乃谢氏传,贺氏赞,虞公典录,钟离后贤,暨孙问王赋以来,接迹至熙朝,东箭南璆,三管毫耑长五色;

表镇山一十道,更瑞图王会,篑金嵞玉,钟毓尤灵,况渐名江,镜名湖,宛委洞天,桐柏仙室,应婺宿斗维而起,翘英遍京国,殊科合辙,一堂辇下共千秋。

鲁迅的祖父周福清进京时曾经在绍兴会馆居住,然而具体住在会馆中的什么地方,就难以稽考了。鲁迅先是住会馆中的藤花馆,后来迁徙到补树书屋。鲁迅在1916年5月6日的日记这样记载:“下午以避喧移入补树书屋。”“避喧”,就是逃避喧闹,鲁迅在1912年9月18日的日记这样写道,“夜邻室有闽客大哗”,过了几日闽客又来,“至夜半犹大嗥如野犬”,搅动清宁使人难以入眠,因此要迁居。

在补树书屋鲁迅创作了小说《狂人日记》,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轫之作。1917年4月1日,周作人也来到北京,经鲁迅向蔡元培推荐至北京大学任教,也住进补树书屋。

为了将远在绍兴的母亲与家人迁至北京,鲁迅决定在京购房,从1919年2月到7月之间,鲁迅四处奔走,最终选定了八道湾11号。12月29日,鲁迅全家搬进八道湾。1923年7月,鲁迅与周作人兄弟失和,8月携朱安离开八道湾,暂居于砖塔胡同61号。9个月以后鲁迅再次觅屋,购买了宫门口西三条21号,1924年5月入住,直至1926年8月离开北京赴厦门大学任教。

总结鲁迅在北京长期居住过的四个寓所,绍兴会馆、八道湾11号、砖塔胡同61号与西三条21号,就院落的形态而言,第一处是会馆,第三处是三合院,第二与第四处是四合院。那么,鲁迅住过的四合院有哪些特点,与标准的北京四合院相比有哪些特殊之处呢?

北京四合院的特点

我们先说四合院。

简单而言,四合院就是四面都有房子的院子。地域不同,四合院的特点也不尽一致,而北京四合院的特点是:

一、南北方向,所谓“子山午向”的中轴布局。

正房与倒座位于中轴线上。正房是院子的主体,进深、面宽、架高与内外檐的装修规格都居于首位。正房的列柱是双数,房间是单数,从而保证明间的房门在中轴线上。正房一般是三间。正房两侧有时构筑耳房。耳房的高度低于正房。正房与耳房的总长决定了四合院东西方向的长度。

二、院门位于院子的东南或者西北位置。

如果院子坐落在胡同的北部,则院门位于东南角;如果院子坐落在胡同的南部,则院门位于西北的位置。在北京,居住之所,只有皇宫与王府例外。因为,主人的身份特殊,即使这样,宫门或府门与中轴线也要有几分偏离。当然,寺观的大门也要置于中轴线上,因为那里是“神居”而非尘世民居。

三、正房、倒座、两厢都是单层建筑,而且各自独立,互不相连。

正房与倒座,南北相对,两厢的前檐位于正房墀头墙的外侧。正房两侧如果设有耳房,那么耳房的面阔与厢房的进深保持在同一尺度。如果正房的后面还有房屋,那么东面的耳房则作为通道。这一点是北京四合院与其他地区四合院的重大区别。

四、正房、倒座、厢房通常采取山墙到顶的硬山样式。一般不在山墙也不在后檐墙开设门窗,门窗均向院内开辟。

五、北京四合院的庭院一般为正方形。

北京四合院内部的庭院与山西或者陕西窄院中的庭院不同。在长宽的比例上,北京四合院大约是1:1,山西是2:1,陕西是3:1。这就意味着,北京四合院的庭院基本是正方形,而无论是山西还是陕西,庭院则是长方形的,建筑虽然也是一正两厢,但是东西厢房相互靠拢,把正房部分或者大部分遮住。

北京四合院的构造大体如此。在这个基础上,可以施加新的要素,进行纵向与横向的组合。

新的要素是卡子墙、垂花门、抄手游廊、后罩房。其中,卡子墙位于东西厢房的南侧,卡子墙的中间是垂花门,卡子墙与倒座之间形成第一进院落。卡子墙与正房形成第二进院落,抄手游廊把正房与厢房衔接起来。正房之后是后罩房,二者构成第三进院落。在这类四合院中,第二进是主体,庭院基本是正方形的,第一进与第三进则是南北短而东西长,呈扁长形状。

三进四合院是典型的四合院。

如果去掉后罩房,把庭院再向后延伸,加盖正房与厢房,则此处的正房与前面的正房形成前堂后寝的格局。如果这进庭院的后面再设置后罩房,则形成四进院落。

从理论上讲,四合院可以进行无限的纵向组合。但是实际上,北京的四合院,受到地理环境的限制,至多是五进。比如,清末协办大学士文煜在帽儿胡同的住宅分东、中、西三路。其中。西路是住宅,分五进。大门位于院子的东南角。

进大门是一进院,南侧是七间倒座房。北侧是卡子墙,中间是垂花门。垂花门后是二进院,正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正房与厢房之间用抄手游廊相连接。之后是三进院、四进院,正房均为三间,最后是五进院,有十六间后罩房。

在横向上,也可以任意组合。但是,同样由于地理环境限制,一般也只是三路,而且并不全部安排住宅,而是根据需要进行处理,仍以文煜的住宅为例,西路是住宅,东路是下房,中路便是北京著名的私家园林“可园”。

八道湾11号的格局

八道湾11号,也基本如此。具体讲,是这样的格局:

一、院子在八道湾胡同北侧,中轴线布局,坐北朝南。

二、院门在院子的东南角。

三、在院落的南侧有九间倒座房。

四、倒座北侧是一道卡子墙。卡子墙与倒座构成第一进院子。

五、卡子墙之后是第二进院子,有北房,即正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

六、北房后身是九间后罩房。二者形成第三进院子。也就是后院。周作人与周建人家眷住在第三进院子里,兄弟失和以后,周作人在信中告诫鲁迅“以后请不要再到后边院子里来”,便是指此。

这些特点完全符合北京四合院的模式。

而八道湾11号与标准的北京四合院的不同之处是:

一、11号前面尚有一座院子。这座院子不妨称为外院。外院的东南角有一座院门,建为车门形状。

二、卡子墙中间未设垂花门,只有一个门道;同样在一进院的东南角也没有构筑大门,只是把倒座房的第七间辟为门道;正房与厢房之间没有抄手游廊,而是构筑了抄手形状的短墙,其上开辟门道,以便正院与后院往来。

三、正院,也就是二进院,庭院十分宽阔,鲁迅的老友许寿裳说这里简直可以开运动会。同样,三进院也十分开阔,不像一般四合院那样狭窄扁长。与普通的四合院相比较,11号的庭院面积与房屋规模在比例上显然失调,简而言之是庭院大而房屋小。

为什么会是这样?后文分析;而为什么要买这样一座大宅?则和鲁迅有关。原因是鲁迅考虑到两个兄弟都有孩子,需要较大的场地玩耍。当时八道湾11号的孩子,周作人一家有:周丰一、静子、若子;周建人一家有:鞠子、周丰二与周丰三。

周丰一,原本名“丰”,即周丰;周丰二,原本名“沛”,即周沛,孩子上学前,周作人在“丰”字后面加了一个数目字,成为“丰一”,后来,周沛也要上学了,于是接续作“丰二”。鲁迅有一篇小说《弟兄》,讲述弟弟发疹子,哥哥为其寻找大夫的焦灼。

哥哥叫“沛君”,弟弟叫“靖甫”。“沛君”与周丰二的原名“沛”自然会引起知情者的联想,小说末尾,沛君的同事感叹他们兄弟之间的感情是“脊令在原”。

脊令,是一种栖止于水边的小鸟,经常成群飞翔,古人用以比喻兄弟之间友爱相处,语出《诗经·常棣》。周作人认为,这篇小说中的故事,他虽然没有什么考证,但“主要的事情是实有的。”(周作人:《关于鲁迅》)

四、东西厢房的北侧山墙各辟一门。在北京,一般不在山墙上辟门,这里是特例。因为是在北边的山墙上辟门,故而房门的朝向必然是后院。

五、20世纪40年代,对北房与厢房进行改造,将北房东西两侧各接出半间,东西厢房加宽,使得与北房的墀头墙有所交集,从而改变了庭院的原有格局。

六、明间背后接出一座灰棚,为了便于采光,在北侧安装了玻璃窗。灰棚里面设有一具鲁迅睡觉的木炕。西三条21号的明间后面也筑有这样的灰棚,鲁迅称老虎尾巴。这里,当然也是老虎尾巴。北京四合院里的房屋,讲究者既有前廊也有后厦,这条老虎尾巴可以说是鲁迅对后厦改造后的简易变种吧。

根据有关史料,八道湾11号占地四亩,在北京,标准四合院占地“五八丈”,也就是40平方丈,约当443.56平方米,0.67亩,两相比较,11号是它的六倍,可谓大宅。八道湾是一条曲折小巷,却出现了这样占地宽阔的大宅,是否有历史原因呢?

西三条21号的变化

八道湾一带,在明代是内府供应库外库的所在地,其南面的“前供应胡同”与东面的“后供应胡同”,均是由此演变而来。供应库是明代内府二十四衙门之一,根据刘若愚《明宫史》记载,这个衙门主要负责皇城与山陵等处内官的粮米供应,此外还设有油库、蜡库,“凡御用白蜡、黄蜡、沉香等香,皆取办于此库。

”这是一个重要岗位,“非九重依畀最有宠眷者不得掌也”。虽然皇帝重视这个位置,但在这个位置上的掌印者却良莠不齐,神宗时有一个叫张明的内官做掌印,引起内官们的愤怒。

按照标准每一名内官的月供是四斗米,张明不仅把好米换成坏米,甚至克扣斤两只给三斗半。“宫中各长街设有路灯”,每至夜晚,“内府库监工添油点灯,以便巡看关防”,然而到了魏忠贤擅政的时代,便把这个事废除了,以便他在夜间出行,而“无敢言者”。

供应库的衙署在皇城内东北,今天的纳福(原称内府)胡同里,“厅前悬木鱼一尾,长可三尺许,以示有余粮之意”。大厅后面的仓库上安放着一只“瓦鸽子,相传已久,不知何所取意也”。

(刘若愚:《明宫史》)刘若愚本是魏党,侥幸漏网以后在羁押期间撰写此书为自己辩解,同时也记述了其时的内廷日常生活与内府执掌,供应库即其中一例,可惜没有留下外库的记述。

然而,稽考历史舆地仍旧可以推断,八道湾,很可能是外库里的一条道路,废弃以后逐渐形成闾阎,不是规划出来的道路,因此走向曲折。11号或者曾是后库里面的一处院落也未可知。因为这个原因,11号,其前身,并非普通民居故而占地阔大,且庭院宽阔也就可以理解。

相比之下,鲁迅在北京的最后居所,西三条21号只占地四百余米,即“五八丈”——一所标准四合院的占地面积,是八道湾11号的六分之一。其中,东南角是院门,小巧的屋宇门涂金边黑漆。院门西侧是四间倒座,倒座对面是三间北房,东西厢房各两间,围出一个小巧的正方形庭院。

简言之,是一处标准四合院。但是也有不同,一是明间背后的老虎尾巴,一是正房背后的后园。前者鲜明地保持着鲁迅的个人印记,后者则流露出鲁迅对故乡的怀念。在绍兴,有模样的院子往往有后园。

绍兴鲁迅故居里的后园是百草园,鲁迅外祖母家也有类似后园,只是窄浅不少。根据鲁迅日记,21号原来有六间房屋,鲁迅购买以后,进行了修缮与改建。这些变化自然与鲁迅有关。但是,在院落的主体布局与建筑样式上依旧是北京四合院的模式,表现在房屋的细部也是如此:门枕石、花边瓦、步步锦、帘架、风门、荷花栓斗与荷叶墩,都是地道的北京做法,而让北京人感到熟稔与亲切。

守旧与创新

在北京四合院里,北房一般为正房,无论是建筑等级还是尺度,都要大于其他房屋。在尺寸上,明间最大,次间与稍间递减。而且同样是次间与稍间,在尺寸上也略有差别。东次间大于西次间,东稍间大于西稍间。所以出现这个差别,是因为,中国的传统以“左”为上。

这个现象,在年代久远的房屋,十分显著。晚近的房屋,不甚明显,甚至与明间的尺寸都完全一样。明间之所以大于次间,主要原因是,一、这里是中轴线通过的地方;二、这里设有祖堂;三、主人与家人在这里聚会。

除夕之夜,慎终追远,在这里举行祭祀祖先的活动。因此,明间又称“祖堂”。当然,房屋繁多的四合院,也可以在另外地方设置祖堂,这里只是就一般而言的四合院通例。次间一般做主人的卧室与个人活动场所。如果主人有长子,则主人住东次间,长子住西次间。主人去世以后,其灵寝要置于明间,而且摆放在中轴线上,也就是所谓的寿终“正寝”。

八道湾11号、宫门口三条21号,乃至砖塔胡同61号,在正房的安排上也是如此。以八道湾11号为例,根据周丰二手绘,房屋具体分配是这样的:

一、正房。鲁迅的母亲鲁瑞住东次间,长子鲁迅与妻子朱安住西次间。然而鲁迅与朱安琴瑟不睦,因此在明间后面加筑了一座灰棚。鲁迅与朱安琴瑟异趣,即便生活在同一屋檐之下也处于分居状态。有一次,鲁迅的母亲埋怨朱安没有孩子,朱安说,大先生都不和为我说话,怎么会有孩子呢?

二、后罩房。鲁瑞的次子周作人一家住西边三间,三子周建人一家住中间三间。东面的三间为客室。周作人为什么不住东三间呢?很可能是东三间的后墙向内收缩而室内面积略窄。1922至1923年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曾经在此居住。

鲁迅在《鸭的喜剧》中记载,一天,爱罗先珂叹息北京过于寂寞,回忆他的旧游之地缅甸说,那里“遍地是音乐,房里、草间、树上、都有昆虫叫,各种声音,成为合奏,很神奇”,而“北京却连蛙鸣也没有”。后来爱罗先珂买了十几只蝌蚪放到他“窗外的院子中央的小池子里”,等蝌蚪长大变为青蛙听蛙鸣。“那池的长有三尺,宽有二尺,是仲密所掘,以种荷花的荷池。”仲密,即周作人。

三、西厢房。鲁迅与周作人的书房。鲁迅搬出以后周作人取名“苦雨斋”。八道湾11号西北高东南低,但是泄水不畅,夏日的雨水经常淤潴到第二进院子里,甚至高过台阶漫进房屋,苦雨斋之称便由此而来。周作人在《苦雨》一文中写道,一天夜雨,“好容易到了早上五点钟,赤脚撑伞,跑到西屋一看,果然不出所料,水浸满了全屋,约有一寸深浅……幸而书籍都没有湿,虽然是没有什么价值的东西,但是湿成一饼一饼的纸糕,也很是不愉快。

现今水虽已退,还留下一种涨过大水后的普通的臭味”。

四、东厢房。南边的一间住女佣、中间的一间做堆房、北边的一间做饭所(饭厅)。上面谈到,东西厢房的北侧山墙上各辟一门,故而门的朝向必然是第三进,也就是后院。因此吃饭必须要穿过东边的门道,换句话说是进入后院。由于这个地理环境,兄弟参商以后,鲁迅不再去后院,自然只能在自己的房子里吃饭了。鲁迅在1923年7月14日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是夜始改在自室吃饭,自具一肴,此可记也。”

五、倒座。西边三间为客房,中间三间为鲁迅所用,著名的《阿Q正传》便是在这里创作出来的。东边三间,一间是门道,两间是男佣的住处。

总之,男佣住在第一进院子,女佣住在第二进院子,长辈与大儿子住正房,其他儿子与家室住在最后一进院子里,男女有别,长幼有序,是中国居住文化的悠久传统,为鲁迅和他的家人沿袭而因循旧例没有丝毫变化。

当然还是有另类之处,就庭院的花木而言,无论是西三条21号,还是八道湾11号,种植了不少白丁香、紫丁香、黄刺梅与花椒树,而在八道湾还种植了柏树、杨树,甚至还有桑树。桑树之“桑”与“丧”谐音,为北京人所忌讳,北京的四合院也从不在庭院里栽种柏树与杨树,因为这是坟茔之间的树木,这自然与鲁迅的意趣有关,鲁迅的四合院依旧顽强留下了鲁迅的迹印。鲁迅毕竟是新进人物,怎么可能完全被传统文化束缚呢?

(作者系鲁迅文学院研究员。本版照片均系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