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英文 贝聿铭文献展出 文化缝隙中优雅的摆渡者
贝聿铭曾说过:“我在文化缝隙中活得自在自得,在学习西方新观念的同时,不放弃本身丰富的传统。”因而,人们称他为文化缝隙中优雅的摆渡者。
策展人林兵先生说,贝聿铭从来没有认为自己是现代主义或其他任何主义的建筑师。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他幸运地结识了格罗皮乌斯和柯布西耶两位现代建筑的鼻祖,自那时起,贝聿铭就确立了“找到建筑的内涵并把它表达出来”的设计思想。
在第二个展厅,有一个长长的时间轴,从哈佛的毕业设计作品上海博物馆开始,直到2012年的收官之作日本的美秀教堂,70多年的时间里,贝聿铭践行了自己的设计理念,他的几何形体建筑也成为最鲜明的贝氏符号。
在以白人为主导,以西方文化为主流价值观的建筑界,贝聿铭以一己之力跋涉至巅峰,悠悠岁月中回响的不止是掌声,质疑、争议一直和盛名并存。
在平顶山上建成美国丹佛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年轻的贝聿铭第一次有机会将建筑设计为一种艺术形式。建筑与艺术碰撞,是对设计者的挑战,也是对公众认知的挑衅。1964年,杰奎琳·肯尼迪拒绝了众多光环附身的建筑师,大胆选择47岁的贝聿铭担纲设计肯尼迪图书馆,她说在贝先生身上感受到“年轻传统是一种风度”。这是又一个在哗然舆论中成功的项目。它的高曝光率,为贝聿铭带来生命中最重要的设计项目——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在建筑设计之路上,贝聿铭自信而不傲慢,他倾听外界的声音,又不为杂音所扰。法国要建造新的卢浮宫,高傲的个性令法国人不那么喜欢美国设计师。法国总统密特朗在看到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后,却毅然决定由美籍华裔设计师贝聿铭担此重任。贝聿铭过往的作品,他的中国文化背景,让法国人深信,这位建筑师会带来一件匹配得上卢浮宫的充满文化的建筑。
贝聿铭曾说:我最感兴趣的一直是公共项目,而我认为最好的公共项目就是博物馆,因为它是一切事物的总结。卢浮宫关乎建筑,但更是对一个文明的表达。我总能从博物馆的建造中学到很多。
在贝聿铭众多的杰作中,卡塔尔多哈的伊斯兰博物馆就是一个经典的存在。贝聿铭前往埃及,在神庙中感受沙漠里建筑的光和影。随后,他选址在一个岛的边缘完成自己贝氏几何体建筑。大小不一的几块几何体在蓝天下叠起,构成博物馆主体,沙土色的外观与周围的景致和谐交融,强烈的日光拍打外墙,转折进室内,幻化成伊斯兰风情的光和影。这座现代摩登的建筑,现已成为多哈的标志。
苏博,中国心、故乡情
古城苏州,贝氏家族已经在此绵亘生息600多年。贝老说,我一直知道我从哪里来,设计苏州博物馆给我一次机会去了解我的老家。第三个展厅,完全留给了贝老和他的故乡苏州。
2002年接手苏州博物馆设计工作时,贝老已经87岁了。作为一名一辈子不做“只挂名不设计”的设计师,他在四年当中五赴苏州。他仔细观摩苏博的藏品,思考为这些珍玩量身订制属于它们的房子。古意盎然的苏州在宋代尤为兴盛,在贝老眼中,宋代优美的山水画引领了艺术、书法和园艺的发展,他最终决定,这个建筑应该是灰白色、带有姑苏轻软气质的。
它要精巧得当,空间节制,以匹配小而美的藏品,自然的柔光挤得进窗棂,能够在室内铺就文化的薄纱。最终,贝氏审美为世人打造出一座恬淡的苏州博物馆,它朴素却很美,有世外桃源的空灵,又有人间烟火的温度。
钱馆长介绍说,业界一直流传着贝老主持修建苏州博物馆时的轶事。追求完美的他事必躬亲,从每一张设计草图,到院落中一棵树的选栽,他都亲自定夺,甚至池塘中每株荷花的定位,他都要与工人们仔细商讨。林兵先生也讲过,贝老在接受设计苏博工作后,深思熟虑了6个月后才拿出第一份设计稿,而最终建成的苏博和这稿设计图并无太大差别。
从第一稿开始,贝老就全力以赴,将所有问题细节想得很清楚。作为享誉全球的建筑大师,直至建筑落成,他令外界不可思议地参与了每个过程。
此时,这份设计手稿静静挂在展墙上,错综的线条盘亘出贝老精密的设计思考。我们看不懂建筑草图,但看得见一代建筑大师波澜壮阔的一生。他才华卓著,跨越东西,用一百年的时间,以无数精湛的建筑作品,让后来人屏息仰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