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眉的夫人 孙中山的四位夫人 日本妻子未入家谱(组图)
那么,1912年,陈粹芬为什么功成身退与孙中山分手?这个问题是近年讨论最多的,除上边患病说外,又有很多人进行了分析与猜测。
首先是陈粹芬本身没读过多少书,个人的文化知识有所欠缺,再加上自己的出身,心里可能多少会有一些自卑感。另一个原因可能是,陈粹芬与孙中山长期在一起,但是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身份,在当时的那种情况下,陈粹芬多少是会有一些压力的。
后来宋庆龄出现并于1915年与孙中山结婚,这或许是后来陈粹芬一直没有与孙中山复合的一个重要原因。1912年秋后,陈粹芬到澳门风顺堂4号孙眉家中居住。她在孙中山荣任临时大总统之时却功成身退,从不炫耀自己的特殊身份。她生活十分俭朴,留的是民初女学生的发式,即所谓“清汤挂面头”。
陈粹芬说:“我跟中山反清,建立中华民国,我的救国救民愿望已经达到。我自知出身贫苦,知识有限,自愿分离,并非中山弃我,他待我不薄,也不负我。”其坦荡胸襟可见一斑。后来,陈粹芬告别亲友,只身赴南洋,隐居在马来半岛庇能(槟榔屿)。
1915年,孙中山与宋庆龄结婚,陈粹芬说:“中山娶了宋夫人之后有了贤内助,诸事顺利了,应当为他们祝福。”她视富贵荣华如浮云,但当地侨界人士仍尊称她为“孙夫人”或“孙太太”。 1915年,孙中山与宋庆龄结婚时,陈粹芬已42岁,为了安慰独居的寂寞,她抱养了一位苏氏华侨的幼婴为女儿,取名孙容,又名仲英,母女相依为命。
不久,孙科第一次出国考察,路过南洋,特地到庇能去探望她,给予资助,并表示欢迎她返回澳门定居。
陈粹芬与孙中山分手后,在孙中山长兄孙眉的家生活了一段时间。孙眉去世后,她得到孙中山之子孙科的协助回广州。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陈粹芬远在南洋,痛哭失声。她说:“我虽然与中山分离,但心还是相通的,他在北京病危期间,我几乎每天晚上都梦见他在空中飞翔。
”陈粹芬设坛遥祭7天,感情之笃,异乎寻常,这在当地传为佳话。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陈粹芬应孙科(时任行政院长)之请,携女儿孙容回国,住在广州。
5年间,为孙科操持家务,照顾其子孙治平、孙治强兄弟及自己的女儿孙容,让他们都先后考入大学。1936年蒋介石南下广州,为答谢当年陈粹芬在日本时的照料,特亲自修书托居正(时任司法院长)探望陈粹芬,并致送10万元,给她作为建筑房屋及养老之用。
1937年,她的养女孙容,与孙眉之次孙孙乾相爱,本来论辈分属姑侄,遭到长辈反对;但因无血缘关系,孙科也极为赞成,出面成全。孙容恢复原姓,改为苏仲英,两人赴意大利结婚,有情人终成眷属。
,陈粹芬虽然后来没有和孙中山一起生活,但先后由孙眉、孙科及孙乾等孙家后人奉养。然而,养女苏仲英因罹患癌症早在1958年过世,比1960年在香港过世的陈粹芬早离世两三年。苏仲英过世时,孙家因为怕陈粹芬承受不了,始终不敢告知陈粹芬。
实际上过去的史料里也有不少关于陈粹芬的记述,1936年3月20日,《逸经》第二期登冯自由《革命逸史》四则载:“中山毕生不嗜烟酒,读书之余,间与人下象棋,然习之不精,好取攻势而懈于防守,故易为敌所乘,余与胡汉民何香凝等皆尝胜之。外国纸牌尤非其所好,然颇精于三十年前盛行之广东天九牌,乙巳以前居横滨时,每与陈四姑(名香菱)、张能之夫妇玩之。”这里提到的“陈四姑”,就是陈夫人。
1945年冯自由出版《革命逸史》第三集,书前请刘成禹题词,刘成禹写《奉题冯自由兄革命逸史三集并自题七十自传暨先总理旧德录》十首,在第八首中有这样的诗:“望门投宿宅能之,亡命何曾见细儿。只有香菱贤国妪,能飘白发说微时。
”冯自由在后面加按语,说:“禺生诗中所述掌故。皆民国前八九年革命轶事。舍余二人外。无人知其详。”“横滨日本邮船会社华经理张果字能之。与总理有通家之好,陈夫人瑞芬原名香菱。曾寄居张宅一年。
总理居日本及越南南洋时。陈夫人恒为往来同志洗衣供食。辛勤备至。同志咸称其贤。”宫崎寅藏的夫人宫崎褪子在《我对辛亥革命的回忆》里,有一段描写陈夫人,她说宫崎民藏睁大眼睛回叙昨天晚上的事,边称赞那位中国革命妇人,边鼓励我说:“在照顾孙先生日常生活的那位中国妇女同志,真是个女杰。她那用长筷子,张着很大的眼睛,像男人在吃饭的样子,革命家的女性只有这样才能担当大事。你看她声音之大。你应该向她看齐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