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京妻子刘继红资料简介及罗京一家三口照片
罗京刚当播音员那阵,除政审条件要求非常严格外,对播音员声音条件的要求也非常高,最大的一个特点是:一定要适应“高亢激昂”的播音风格。通俗地说就是,除了音质不错、吐字清晰外,还要求嗓子有极好的“耐力”,能够高门大嗓地长时间说话。
“新闻联播”早已改成直播节目,再重要再紧张的内容都来不及从容准备,播放质量的高低,全看播音员的现场发挥。试想亿万双眼睛盯着小小的电视屏幕,播音员的压力该有多大啊!罗京说,为了晚上7时的正常播出,播音员常常要提前两三个小时进入工作状态——看稿、化妆、调整情绪,只要走进播音室就绝不再想与节目无关的事情,哪怕是家里着火了、亲人去世了,也不能想。也就是说,一进入工作状态就不能有丝毫个人的喜怒哀乐。这要求播音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以前的播音员播音时手拿稿子边看边念,现在的播音员一直抬起头来看着观众,一口气说半个小时。不知就里的观众都以为播音员有什么特异功能,竟能将所有的新闻内容全背下来。罗京透露了个中小秘密:那是因为装上了“新式武器”——提示器,即在播音员头顶装上摄像机,把稿子的内容摄下来再反射到面前的屏幕上,这样一来,播音员只要用手把稿子往前移动,屏幕上的显示也就随着需要变化,所以播音员实际上仍然是在“念稿子”。
那么,怎样才能眼盯着观众却不给人以呆板的感觉呢?这就全凭技巧了。罗京说,这个道理一说大家都明白,只要眼睛不局限于一个点而是一个面,通俗地说,就是看人时不要看眼睛,而是看整个面部,眼神肯定就不会显得那么愣了。
如今,播音员随国家领导人出访做现场报道早已不是新闻,人们对罗京主持的许多重要直播节目都称誉有加。比如他与***直播的“亚运会”开幕式、以总主持人的身份与另外三个同事一起主持的香港回归72小时直播节目和庭审电视直播等,无不显示他作为电视人在播音和主持方面的综合业务能力,以及驾御大型重要节目的临场应变能力。
美满的家庭
罗京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妻子刘继红是他的校友,比他小5岁。正如每一位成功者背后都有一双温柔的手一样,罗京有一位理解、关心他的贤内助。只要一提起妻子,他的脸上总是露出开心的笑容。
那还是1985年的事了。当时罗京已在全国小有名气,但他忘不了辛勤培育他的“广院”的老师,常常回母校走走。在播音系,要数李钢教授与罗京最投缘,罗京常到恩师家做客。看到昔日的学生已经成长为栋梁之材,做老师的自然十分欣慰,不免关心起罗京的婚姻大事来,并为他安排了一次很有意思的相亲。
那天,罗京站在“广院”大门口等待姑娘出现。在这之前他很少考虑自己的恋爱对象该是什么样的,但受家庭影响,他觉得过日子应该实实在在的,那种过于张扬、热情奔放的女孩子不太适合自己。他正想着心事,一位留着披肩直发的姑娘微笑着向他走过来,她文静、大方、纯朴的气质一下子就打动了他。那一天,他们聊得很畅快,仿佛有说不完的话。接下来是三年爱情“长跑”,共同的兴趣、爱好和人生理想使他们的心越贴越近。他们甜甜蜜蜜的约会计划虽然常常被罗京极不规则的播音员作息时间以及频繁出差、加班所打乱,留给姑娘更多的是等待,但她喜欢罗京为人实在。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她认定罗京就是自己心目中的“白马王子”。
经过相知相爱也就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可双方家长都有些顾虑。罗京的父母都是50年代的老大学生,属于比较平实的知识分子;刘继红的父亲则是军队高级干部。罗家怕找来个“娇小姐”,刘家怕“名人”有“名人”的脾气。于是罗家的人到高干家拜访,刘家的人到名人家探“虚实”,最后双方家庭成员得出的一致结论是:“娇小姐”朴实可爱,名人没有名人的架子,知识分子与老干部都实事求是,既开明又豁达。于是两家皆大欢喜。
不知不觉中,罗京的婚姻小舟已经航行了10载,没有太多的风花雪月,也没有旖旎的爱情之旅,他们的感情世界平实而温馨。当笔者问及罗京对婚姻的体会时,他说:“婚姻意味着责任。浪漫没有错,但责任更重要。”
儿子的出世使罗京的家庭充满惊喜和忙乱。平时,只要可能,罗京出门时都带着孩子,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如记个车号啦,讲个故事啦,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懂得什么是对、什么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