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格曼与电影 中国电影的发展方向:文艺与商业结合 口碑与票房双赢

2018-04-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原标题:文艺与商业结合 口碑与票房双赢有两部电影,在暑期档票房奇低,但口碑奇好.一部叫<冬>,一部叫<路边野餐>.尤其是<路边野餐>,在朋友圈有刷屏之势.<冬>第一时间看了,因为大雨,<路边野餐>还没来得及去看,等到大雨停歇,两部电影都该下线了.区区几百万元的票房,验证着纯文艺电影在这个时代的失落.仿佛是为了报复电影市场对商业的过度追逐,两部文艺片所传递出的信息,都是把商业当成了敌人,起码在这两部电影身上,看不到任何的商业气息,它们更像是导演与这

原标题:文艺与商业结合 口碑与票房双赢

有两部电影,在暑期档票房奇低,但口碑奇好。一部叫《冬》,一部叫《路边野餐》。尤其是《路边野餐》,在朋友圈有刷屏之势。《冬》第一时间看了,因为大雨,《路边野餐》还没来得及去看,等到大雨停歇,两部电影都该下线了。区区几百万元的票房,验证着纯文艺电影在这个时代的失落。

仿佛是为了报复电影市场对商业的过度追逐,两部文艺片所传递出的信息,都是把商业当成了敌人,起码在这两部电影身上,看不到任何的商业气息,它们更像是导演与这个市场赌气,故意拍出来满足自己、显示个性的作品。文艺电影爱好者仿佛也抓到了可以豪气打出去的两张牌,通过无条件地支持这两部电影,来表达对商业片的反感。

有公号夸张地形容《路边野餐》“帮助中国电影前进了50年”,这显然是一种捧杀,对于年轻导演来说不是什么好事。但这种夸张声音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国产商业片的倒退。商业电影,果真到了只有商业没有电影的地步,我们能看到的,只有这些商业片在市场层面上的精打细算,看不到创造者往电影中灌注的情感。捧杀文艺片的背面,是棒杀商业片的愤怒。

以《冬》为例,这是一部黑白电影,没有明星出演,没有一句旁白,也没有一句台词,独角戏,不足90分钟,所有能够与商业沾边的元素,它通通拒绝。但它和其他的影院一日游电影完全不一样,换句话说,因为有《冬》这样的作品,“影院一日游”这样的描述,突然变得有趣味、有想象力了。

此前关于艺术片的观影经验,在《冬》这里遭到了挑战。根本无法按照既有的套路,预测到导演想要表达什么。电影如同一段困境重重的旅途,而故事设置的悬念变成了观众的一种信念。必须要穿过这段旅途看到最后的真相。此前不断有人强调,只有不好的电影,才喜欢不停地用旁白告诉观众,它在讲一个什么样的人物或情节,而《冬》则在电影表达上走上另一个极端,不但没有旁白,台词干脆也省略了,但这并不影响观众看到情节的流动,情绪的张扬,故事的进展。

法国导演罗伯特·布烈松曾这样表达对于电影的理解,“它不分析,也不解释。它重组。”《冬》恰恰是不分析、不解释的那种电影,但不同的人,或会从中得到不同的理解。我的理解是,《冬》是对生命本质,尽力进行原始的、不带感情的重现。

在影片里,可以看到人对食物的迷恋,与自然的坦然共处,看到生存的渴望与痛苦,以及对死亡的恐惧。当然,还有对爱与陪伴的渴求,与爱有关的欣喜。电影拍了十多天就完成了,但却感觉它浓缩一个漫长的冰河世纪。人不过是这个星球的渺小动物,孤零零地面对自然,与鱼、鸟一样,等待着生死轮回。

英格玛·伯格曼曾说过,“我的电影不是让你灵魂感到安逸,而是要让你和你的灵魂战斗”。与《冬》一样,《路边野餐》也试图引导观众与自己的灵魂战斗。在预告片里,导演通过极端个人化的电影语言,在强化着电影的标签性,强调着电影作为精神产品而非文娱产品的属性。

这两部电影所引起的强烈反响,是精英意识投射到电影身上的折射,这种意识很有可能对电影潮流起到引领作用——电影的商业尝试已经到了尽头,如果再不去追寻电影的文艺内核,那么中国这块增长速度最快的电影市场,很有可能被商业片玩坏。

电影“老炮儿”冯小刚敏锐地感知到了电影市场对商业的反感以及对文艺的期待,他在一条微博中这样写道,“中国电影不商业的时候咱就商业点,中国电影商业了咱就文艺点,总之不能随大溜儿,缺什么补什么”。于是,冯小刚最新的电影作品,选择改编刘震云的《我不是潘金莲》,电影改编自小说,文学性之强不必多言,为了想要达到“文艺点”的效果,冯小刚选择了圆幕形式来拍摄这部电影,在商业片兜兜转转,赚尽荣誉也得到不少批评的冯导,最终还是回到了电影的文艺表达中来。

当然,为了票房考虑,《我不是潘金莲》还是有商业元素,比如启用范冰冰当女主角,就是为了票房保障。

文艺与商业的结合,口碑与票房的双赢,是中国电影的发展方向。过度商业与过度文艺,都对这个产业的发展无益。对于《冬》《路边野餐》这样的电影来讲,如果只是作者个人化的表达,那么这种电影就没必要追求高票房了,不能怪市场不接受,是因为作者更多地是来满足自己的电影审美与创作喜好,没有考虑到观众的口味。

文艺不代表没故事,文艺只是一种形式。可以在艺术手法上搞实验,但电影的主体内容要通俗易懂,电影的制作要尊重电影表达的基本规律。毕竟电影还是大众艺术,用商业化的表达手法来传递文艺内核,这样的文艺片才能受到大众的欢迎。总的说来,商业元素比较明显,类型风格比较市场化,不追求极端表达,充分为市场考虑的文艺片,才是真正好的文艺片。

之所以现在文艺片口碑这么好,除了电影本身有创意,比较个性化之外,这类电影更多地寄托了影迷对电影本质的认知。文艺电影不知不觉中成为商业片的反叛者,支持文艺电影,成为对商业片表达不满的最直接途径。但对于这种借文艺片对商业片表达不满的状况,我个人的态度是乐见其成,商业片这几年的确是花样百出,玩得过火,真把电影当成赚钱工具了。是时候通过文艺手段,让电影找回本质魅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