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芙蓉园东仓鼓乐社简介
中国文化部于2004年4月批准“西安鼓乐”列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第二批专业试点项目。同年六月中国文化部代表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申请,将“西安鼓乐”纳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中国***已于2006年5月20日将“西安鼓乐”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第四届政府间委员会议上,正式将西安鼓乐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安鼓乐”始于汉,兴于隋,盛于唐。是唐代宫廷的“唐大曲”,自唐及今已流传1300余年。“西安鼓乐”是我国境内迄今发现并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间器乐乐种之一。目前国内外音乐家和历史学家研究中国古乐时,都把目光投入在声响犹存的“西安鼓乐”。
它曲调丰富、形式严谨、风格鲜明,被誉为“中国古代的交响乐”。由于传承方式非常原始,千余年来,乐曲韵味全由民间音乐大师、乐工、艺人口传心授至今日,饱经沧桑,经过生死存亡的重重灾难,“西安鼓乐”为我们留下了一段中国民族音乐的真正历史。
大唐芙蓉园东仓鼓乐社传承千年文化内涵,展现千百年时空中的古曲风采,使中国风格、中国皇家气派的古典音乐得以还原、复兴。其涵盖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文化价值不容置疑,是中国现存鼓乐中的翘楚。
东仓鼓乐社是西安鼓乐著名的乐社之一,古称敬禄东仓鼓乐社,至明清时为皇官粮仓所属,是西安城极少数吃皇粮的官办鼓乐社,建社历史悠久,据现今可查资料,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由僧派毛和尚亲自记古谱教授东仓人。
清代光绪年再由元大和尚教授东仓鼓乐社,由僧派大师真言传谱,由此东仓鼓乐社成为著名的僧派乐社。民国年间鼓乐渐渐衰落,东仓鼓乐社的艺人寻找鼓乐大师朱桐先生,从三原抬轿将其请入西安城并叩拜、供养,经朱桐先生亲口传艺,培养出梁振源、程天相、赵庚辰等鼓乐大师,使东仓鼓乐社得到真传,成为数家鼓乐社的佼佼者。
***后,赵庚辰先生大弟子——著名的旅美书画家范炳南先生协助赵庚辰、屈志明、荀诚信全力以赴抢救东仓鼓乐社。2006年经范炳南先生出资扩编的鼓乐社,进入大唐芙蓉园,使神秘的唐代宫廷室内音乐与紫云胜景相得益彰、交相辉映,让中外游客能够在观赏唐代皇家园林的同时,聆听到来自中国皇室的珍贵鼓乐。
曲江管委会、曲江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大唐芙蓉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高度重视,为刚入园的东仓鼓乐社社员配备了新的服装、构建了新的舞台,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为员工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
为扩大东仓鼓乐社的影响力,更好的保护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唐芙蓉园为东仓鼓乐制作了宣传画册和宣传片,对乐社的历史、乐曲风格进行了描述,真实记录和反映了东仓鼓乐的日常演出、生活。2007年,鼓乐界的一代宗师,东仓鼓乐社的传人赵庚辰老先生90大寿时,大唐芙蓉园专门在园内的凤鸣九天剧院为他老人家举行了大型传谱专场音乐会,并特意在御宴宫摆下寿宴以示祝贺。
2008年,大唐芙蓉园东仓鼓乐社应香港中乐团邀请,赴香港参加了传统与现代对话“丝路漫漫”音乐会,为此,芙蓉园专门为东仓鼓乐社制作了一批新的演奏乐器、服装,并在资金上给与了保证,在各级领导的精心安排和布置下使得此次活动在香港获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