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锦春得罪谁了 谁扳倒了郴州纪委书记曾锦春
纪委、检察等反腐机关的力量固然极为关键,但民间举报、老干部舆论和媒体监督也起到了很好的造势作用
□本报记者傅剑锋鞠靖
孙湘隆是在2004年初离开郴州的。但事实上,郴州反腐的“钉子”并没有因此减少,投诉者、本地老干部,还有国内各大媒体,对以李大伦、曾锦春为首的腐败行为群起而攻之。2004年之后的两年,民间对“第一贪纪委书记”曾锦春的投诉信访达到了高峰。
湖南省纪委了解此案的一位工作人员认同这一说法:“李大伦发案有偶然性,是贿赂他的一个老板把他招供出来的。但曾锦春案发是必然的,对他的信访件长年不断。曾的倒台,完全是群众坚持不懈地上访和媒体始终盯住不放的结果。”
“不把自己当活人”的举报者
看起来矮小、憨厚的农民黄元勋,就是举报曾锦春的马前卒,他曾因此被关了半个月。
他拎着袋子来见本报记者时,袋里的举报材料把他的腰都压弯了。他说家里的举报材料加起来,任何一个壮汉都挑不动,“从我举报曾锦春那天开始,就没有回头路了。”
他拿出一册册举报曾锦春和其同党的材料,都厚比砖块。尽管只有初中学历,但前后5年200余次的上访,已经使他的材料“连专案组的办案人员都夸我做得专业”。
这些“专业”的举报材料不只是黄元勋一个人做的,他们有一个举报的团队。
在这个团队中,黄元勋是冲锋陷阵的前锋,3个被曾锦春逼得倾家荡产的商人彭北京、王文汉、李民主是财力、人脉和举报方略的后援。“我们4个人不能都一下子出头,不能都牺牲了。要牺牲就先牺牲我,反正我没多少家产,我的后顾之忧最少。”黄元勋甘做这个反腐组合的马前卒,他们从一开始为自己申冤,到后来变成为所有受曾锦春滥权所害的人申冤。“只有这样,才能有更多的人和曾锦春对抗。”幕后的智囊李民主解释。
是相似的际遇让他们走到了一起。黄元勋是因为曾锦春庇护的矿老板黄生福破坏农民们的田产和房屋,甚至雇凶欺压残害乡众;李民主是为了反抗民营收费站被曾锦春强行霸占,王文汉和彭北京是因为曾锦春操纵司法,指使他人借机掠夺他们的巨额财产。
彭北京在举报曾锦春后,有一次曾被曾锦春派去的手下用枪指着头,“如果没有《人民日报》的记者恰好在场,我可能就会以拒捕给崩了”。他们都被曾锦春逼得有家难回,李民主更是在一年多时间里被曾锦春制造成“逃犯”。
这4人的首次合作是在2004年编了本综合反映曾锦春问题的检举材料。王文汉像私家侦探一样偷录曾锦春的各种受贿证据,并辑入他们的举报材料里。王文汉成了他们这个反腐组合里出色的证据收集高手。后来专案组的人表扬王文汉,“你对曾锦春的事一打就准,只有具体数额的误差,没有基本事实的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