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为什么投资余佳文 创业者为什么爱撒谎:你知道周鸿祎是余佳文的天使投资人吗?
最近创业圈似乎流行起了“撒谎症”,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从PPT造假车,虚报融资金额,学历造假,一直到最近的“余佳文PK周鸿祎”——超级课程CEO余佳文公共宣称“以前答应分给员工1个亿只是说着玩”。
在这些创业者的鼓噪中,创业圈的形象也终于快成为了左翼媒体“南方周末”去年年底那篇《创业大街上的年轻人》(关注“创界”,并回复 创业大街 可查看这篇文章)中所描诉的创业者形象——“爱表演的投机分子”,“等着天上掉馅饼的幻想家”。
但各方都在谴责创业者爱说谎的同时,或许我们该审视一下创投圈是否自己在创造一个浮躁引诱大家撒谎环境。
正如奥威尔《1984》中描述的那个世界,并不是人人都爱撒谎,只不过整个社会环境迫使撒谎更利于生存罢了,最终大环境歪曲了人性。
是谁让创业者爱上了撒谎?
①为了迎合投资人的逻辑
在最近比较火的“UPPERS”投资人评价网站上,创业者们去评价投资人有这样一些言论。
关于真格基金徐小平
“和徐小平先生聊业务基本上是没有意义的,大部分时候他是看面相的。想聊业务的,基本上和他底下投资经理聊得就差不多了......他比较喜欢听故事,如果你是休学、退学或者毅然辞去很好的工作的,他会很激动、很开心,像一个老小孩,然后给你满满的鸡血。和他聊天的时候,是处于一个‘相谈甚欢’的状态,但是聊的内容大多数只是政治正确的废话。”
关于Preangle王利杰
“他们想要向硅谷一样显得酷酷的,也因此投了一些智能硬件项目,如果要打动他,你的项目最好包装的酷酷的,你最好是一个对项目深感兴趣的人。不要把自己包装的特别鸡血,也不用特别苦大仇深,最好显得对自己的项目充满兴趣和趣味,会很容易抓住他的注意力,至于很多的技术操作层面,他们并不是很懂,所以很多符号化的要素在项目里面都有就行。”
还有许多.....
虽然作为一个匿名平台,上面的评价值得商榷,但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有些投资人对外宣传看创业项目的逻辑并不是从商业底层出发,而是各种“情怀”,“90后”,“辍学”,“不考虑投资回报”等博人眼球的噱头。
有的投资人是为了PR(宣传)效果,有的投资人是真的相信这些不着调的标签。为了获得投资,部分创业者狂往自己身上贴标签,甚至是制造标签——这是趋利的必然。
现在,几乎80%年轻创业者去见投资和吸引投资人所做的宣传中,都先把“90后”套在头上。而“情怀”,“赚钱不重要”等脱离商业实际的词语都已经成了某些为了迎合投资人“投资逻辑”创业者的口头禅。
现在创投圈脱离商业本质的“投资判断坐标”满天飞,也自然造就了一种浮夸的,脱离实际的宣传语境。
②媒体需要热点与争议,而不是探讨业务
大家都在指责创业者说谎是为了“满足虚荣心”,其实这无关紧要。真正的创业者在乎的是争议背后的名与利,而浮夸表演是获得关注的最好方式。
创业公司在初期通常是默默无闻的,也没用媒体会主动报道他们。不过创业公司和媒体都有一个共同爱好——搞个大新闻。这简直是件双赢的事,让创业公司得到关注,媒体得到点击量。
在互联网时代,成为舆论焦点,不但能让产品快速获取用户,还能吸引投资人,有些投资人一样喜欢传奇故事的媒体。而创业者“会营销”在商业基本面,确实是个好的加分项。
(点击查看余佳文与周鸿祎在央视“撕逼”)
周鸿祎之所以这次愿意为余佳文去央视站台,某种意义上也是帮余佳文利用媒体的聚焦进行借势营销,虽然最后余佳文确实玩得有点过,并写了道歉信,但是如果单论媒体传播而不论舆论偏向的话,余佳文的目的达到了。余佳文在最新的道歉信中明确指出“周鸿祎是我的天使投资人”。
周鸿祎也是做营销的高手,这一点上他比余佳文更明白。
(余佳文的道歉信,公开承认周鸿祎是自己的天使投资人)
大多数创业者都是人精,他们都在揣摩如何成为舆论焦点。而大多数科技财经媒体在追踪热点的时候,也失去了媒体作为“公器”追求客观公正的功能。或许有的是在追求,可是在财经商业这个媒体环境中,年轻的记者商业认知远远无法和创始人群体等量齐观,而且(创业阶段公司)真实财务数据完全无法正面获得,所以经常会被“忽悠”。
一位创业者曾和我说过:“既然媒体为了热点来找噱头,我们就帮他们制造噱头好了。融1000万天使怎么能上头条呢?你要说融了8000万!再加点噱头,震惊业内。这样媒体也喜欢来报道你。”
大家需要有噱头,有巨额融资的标题。
媒体本身也越来越热爱会炒作的那些人,擅长营销的马佳佳更是把这种博眼球的方法论用得炉火纯青,“情趣用品”,“90后”,“美女CEO”,“非诚勿扰”,每一个标签的组合都注定能深深击中媒体的心,一起制造更多的传播和点击量。
(马佳佳当年依靠“情趣用品创业”,“90后CEO”,“非诚勿扰女嘉宾”等标签横空出世,成为绝对舆论焦点。)
③说谎利于招聘
玩一点“文字游戏”也方便创业公司获得人才。
在拉勾网上,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创业公司在招聘信息上写上“等值N百万的期权”、“全国第一的XXX”等诱人词汇。因为一个有实力的程序员,更愿意去百度、腾讯这样的大公司来获得一份稳定、高收入的工作。
而那些选择创业公司的人才,无非是看中了创业将要带来的高额回报,如果你把创业的死亡率写在前面,大概能吓跑80%的工程师。
最近被扒皮的“云视链”金证济苍也在用这样的“愿景游戏”去招聘人才,结果被他想招聘的工程师在知乎扒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