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弟子规第六集 蔡礼旭老师的弟子规问答汇集(第六集)
蔡礼旭老师的弟子规问答汇集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六集) 2007/7/13 台湾中坜善果林(节录自弟子规问答52-239-03) 档名:52-359-0006
诸位法师,诸位老师,大家好。我们继续努力,要能达到学而不倦。在马来西亚一天上多少个小时?十个小时,我们要效法学习。今天就别委屈大家了。
问:下一个问题,汐止净宗学会的师兄、姐们想在汐止推广《弟子规》,初步的想法,每周三晚播一个小时讲经影带,一个小时小组讨论。推广的方向及应注意的事项,望老师提醒。
答:这样的情况很好。因为一定是我们内部的人要先学好,内部的人懂了,见和同解,才好推广。不要自己内部都还搞不大清楚,就急著要推,会出事。到时候自己都不清楚,一大堆情况又不知道怎么处理,所以见和同解,先内部学。
你不要第一次一定要破两百人,硬是找一大堆人来听,那会很乱。天下之势,以渐而成,一切随缘,八个、十个人开始。听一个小时,另外一个小时,大家从落实当中去讲自己的体会,慢慢的就会有人再加入,而我们自己的能力也提升起来。
假如后来加入的人多,分享要控制一下,不能他今天来就让他分享,他的知见、认知到哪你不清楚,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他假如讲错了,其他的也搞不清楚他是谁,又听进去,麻烦了。这个时代是听骗不听劝,反而有一些偏颇之处,他讲得跟我很像,就心有戚戚焉,这样可能就被误导了。
所以分享一定还是要很有把握,修学比较稳定的请他们讲,这样慢慢的知见稳固的人就多,到时候很自然的老的就可以带小的。推广当中除了成人的学习,假如有师资,也不妨办小朋友的学习,让他家里的父母、孩子一起学,这样整个家庭气氛带得比较快。
《弟子规》真的推下去,一本都可以讲半年、一年绰绰有余,所以大家不要急著说弟子规完了之后教什么?真的,我们在大陆讲了三年多,诸位老师,我还没换,还是弟子规。师父讲「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弟子规的行持大家都很深刻记在心上,把《孝经》拿来,把《论语》拿来,你只要根扎得牢,《孝经》、《论语》你都会讲,而且你一讲绝对不会像学术界的人讲得一大堆,人家听不懂;会觉得很亲切,都跟生活一样。
问:下一题,看到桃园地区、新竹地区已在推广弟子规,甚至成立了「至善多元文化教育读书会」,非常欣羡,请问如何在自己乡里推展弟子规?需不需要先参加至善多元教育读书会,汲取经验之后再来推行?
答:这位老师假如您本身就是学校老师,其实您在教学当中就是在推广。从我们这个点,从我心做起,从我班、我家做起。从班,他就可以影响校,校再出去就快了;从家会影响社区,社区出去也快;其实安住在当下好好的力行,解行相应。
可以从这样的方式去推广,可以先向社区或者是向班级的家长讲;或者校长很认同、或者同年级的老师很认同,你可以针对同年级的家长都好,或者全校的家长都可以。你说全校家长,很害怕!不用怕,你又不是去跟他打擂台,就是真诚的交流,他有更好的例子,你把它挖过来就好了,不要把事情想得太复杂。
我们很谦卑的去付出,人家感受到我们的诚意,也会很真诚的跟我们交流,这时候你可以吸取经验。不然,诸位老师,我又没结婚,跟人家谈那么多养孩子的事情,从哪来的?就从大众的经验里慢慢积累来的!
当然我当过儿子,我父母怎么教育我我都看到了,我就从我父母教我们的经验去分享也可以。在《礼记.学记》当中,「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往往人家很宝贵的经验跟我们一点,我们可能就开窍了。所以欢迎这位老师常常到我们「至善多元文化教育读书会」来,给我们一些宝贵的经验跟我们交流。
问:下个问题,末学的公婆已年迈,年逾八十,身体欠安,目前未同住,相距约十五分钟车程,现想回去同住,照顾公婆生活起居及料理三餐。
答:我们给这位老师掌声鼓励。
问:现在比较困惑的是双方饮食观念及生活习惯差异甚大,公婆根深蒂固的是饮食以蛋、肉、奶为有营养的食物,吃肝补肝,高糖、高脂、高盐等饮食习惯。末学担心同住时双方起烦恼,末学不能造恶业,我想尽孝道。
答:什么是恶业?善恶在哪?在自己的心中。大乘菩萨、大乘修行人持的是心戒,罪从心起,从心忏。我们的目标是尽孝道,我们不可能一下子要求到都是完美的情况,都要「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知见的沟通那也是缓慢进行,当然也不能执著缓慢,说不定你公公婆婆有天作梦,梦到一些情境突然开悟了,我要吃素了。
所以好好祈求佛菩萨加持,这分孝心会有感应。当然很多事情还是要循序渐进,包含你公公婆婆最听谁的话,从那里下手。假如最听他儿子的话,这时候赶快《新世纪饮食》,疲劳轰炸都要让你先生看好几遍,他认同了自然会善巧去讲。而且人老了之后,对自己的孩子是有依恋的,很信任,话也会听得比较进去。
当然在引导过程当中,我们也不要操之过急,你不要让他一下子就全吃素,那太强人所难了。这时候,第一煮素菜的功夫要提高,第二做出来其实是素鱼,看起来像真的,她吃得很欢喜,很好吃。妈,这都是素的。哇!素菜也可以煮那么好。
然后肉慢慢减少,从五盘,两个礼拜三盘、半年一盘,慢慢减少,这叫「润物细无声」,不知不觉,慢慢就把他的饮食习惯转过来了。可以先吃三净肉,一时间还转不过来,吃三净肉。这样造不造恶业?你根本没有杀它的心。买来肉以后,这个肉跟你有缘,怎么样?至诚念往生咒、念佛回向给它,这也是跟它们结一段法缘。你的真诚心愈诚,相信感应也愈快。大家不要出去说蔡老师说可以吃肉。所以有时候话很难说,就是这样。
问:蔡老师说音乐教化人心的力量很大,流行音乐中之靡靡之音切不可听。现今有一个喇嘛说要用年轻人能够接受的方式来教化人民,此喇嘛著华服、开名车,种种行径不是修行之人所为。请问老师,此人所言是否不可信?
答:是。佛陀在灭度以前交代我们四依法,还交代我们以戒为师,以苦为师,那就解决了!他有以戒为师?有没有以苦为师?所以是随顺圣贤教诲,不是随顺烦恼习气。而且我们说「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这个欲不是去增长他的欲望,这个欲是他好的希求你去成全他,他很感激你,建立这个信任。
比方现在的父母,你跟他说:念佛成佛。我烦死了,孩子都教不好,你别跟我讲这个,四十岁以后再说。这时候你能把如何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当孩子的榜样,你可以把家庭治理好。
他现在最关心的就是孩子教育,这时候你又能够了他的愿,这叫先以欲勾牵,这时候你有十八般武艺都可以去供养大众,就能跟大众接上这个缘。像杨老师才华很高,我们都很羡慕,毛笔拿起来,唰唰几下,旁边的学生:这么厉害!但是我都不会。所以我们多听经,面对很多情况就会判断。
老师跟学生勾肩搭背行不行?顺著学生,跟他打成一片,那是错误的,那根本就是谄媚学生。老师是引路人,你到底要引到哪里去。我们可以去了解他们的心境,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做好榜样,去把他们感化、导引过来才对。
问:下个问题,《弟子规》将待人接物基本的道理说得十分明白,读了《弟子规》似乎更应对其他圣贤人的经典好好研读,请问老师该读哪些经典?及先后顺序是否有一定?
答:学贵心悟。我们现在先不要急著要读几本经,成年人最重要的在学得扎不扎实。学了一本《弟子规》,诸位老师们,世间哪件事情不能解决?不能用《弟子规》解决?都行,任何难题来,《弟子规》都有答案。其实假如今天不是讲课,我们也不会去读一大堆。
今天读很多的经,最主要是怕底下的人说:这个人懂得的就这一部,所以才那里《中庸》说什么,《论语》说什么,让大众心理上觉得说还有点东西。不然我们老老实实一句弥陀,一本《弥陀经》就好了,多自在、多快乐。因为已经走上弘扬文化的路,所以我们可能得多读几本经。可是在人生的受用当中,一本经,这些问题就能够解决。
学习的次序我们按照《三字经》的次序,学《弟子规》、学《三字经》、《孝经》,还有《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这样就够了,「半部《论语》治天下」,所以到时候这些都读完了再说。真的有时候读《孝经》,愈读愈有味,愈不想放下它。因为经义的无量义你慢慢读出来了,那个深度跟广度真的没有边际。师长曾经说到的,学一部经就专一部经,学通了再学第二部,所以师长十年学了几部?才学五部而已。
问:下个问题,请问开始学佛法,是否先念《无量寿经》,不要了解经句?但末学的想法想先懂得经文的内容,再去念经。该如何做?
答:可以,先了解经可以。有一本《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易解》,可以了解。你假如觉得了解之后读起来更摄受,这个可以。先念《无量寿经》也很重要,因为你很清楚整个西方极乐世界的因果、整个修学的环境,我们会生起一种向往、一种愿心。
而了解西方极乐世界的状况非常重要,你有相信,你才会有愿,才会去行。为什么一定要了解西方极乐世界?因为无常随时会到。我们已经了解西方极乐世界,这一生别无所求,任何时候我都要往生,但是往后的日子,有一天我们还是欢欢喜喜为佛法、为众生做一天。这是先跟西方极乐世界的频道认识清楚了,就容易接上去。
在修学当中,我们还是要达到《阿弥陀经》讲的善男子、善女人的标准。怎么达到?《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这三部经是善男子、善女人的标准。好好花个二、三年的时间,把这三部经打好基础,其他时间不打妄想。
走路的时候,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往后的人生除了念佛、听经、读经、拜佛,还有敦伦尽分,你当下是哪个角色,用普贤行愿的心境去好好落实。你是老师,礼敬诸佛,称赞如来,每天在学校里面就是这样去做;在家庭里面你是家庭主妇,敦伦尽分,广修供养,用普贤行愿的心境每天在家里做普贤菩萨。
看到家里每个人,礼敬诸佛;家里的人有好的表现,肯定他、鼓舞他,称赞如来;每天煮饭,广修供养,这要给佛吃的,好好煮,特别香。
在家庭当中有自己做得还不是很圆满的地方,忏悔业障。用这样的心量去做,每天这些事情就不打妄想。广修供养,敦伦尽分,做完了一有空闲佛号再提起来,不要打妄想,经典拿起来好好读,好好听经,好好提升。真的不能打妄想。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论语》「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我们看到好的行为都是效法、学习的心境,恐跟不上人,我要好好努力,见善如不及;见到不善的行为、或者自己做了不善的行为,就好像摸到滚烫的水一样,马上就缩回来,不敢再起下一个念头。
见不善如探汤。从善如登,一个人行善,必须克服自己的习气,就好像登山一样,每一步爬起来,还有地心引力在拉。从恶,恶念起来了,恶行出来了,如崩。就好像一步没有踏稳了,突然滑掉了,掉到哪去了?山谷,太惨了。
一个没踏稳,啊!不要了,啊!就抓住了。一没踏稳,滑了一公尺,赶快树枝又拉到了。这时候一拉,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只要能想起阿弥陀佛,就不会继续掉下去。有时候境界出来,什么都不记得了,这时候只有一句佛号可靠。
问:感谢蔡老师演讲,其中跪羊图的歌曲个人很喜欢,若有机会能有CD,能把它唱熟的话想唱给周围的亲友们,以音乐传递无声的心声。
答:这位老师回去要高歌,我们给他掌声鼓励。这个音乐是在哪一片CD?那一片CD叫什么名字?就叫跪羊图?哪一家唱片行?慈济。大家可以去买。
问:蔡老师是否能请您到公司讲《弟子规》,教导老板及年轻的员工?因为我们太需要了,只有您来上课才生动,也才能令年轻学子感动。
答:最后这句话不行,这句话叫分别、执著,智慧就被这个障住了。这时候,舍我其谁?你的能力就出来了,只要是真诚心一定能够感动人。我们这三年多在大陆讲课的一些MP3、录相有挂到网路,周老师主讲的「弟子规与企业管理」也都有挂在网路上,这些资料都可以提供这位老师,您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去跟你的同仁、员工做带动,变成弘扬文化的一个氛围。
所以很抱歉,不能到您单位去讲,因为假如我接了一个单位,我会被骂死。我到了这家公司去,另外一家公司说:蔡老师,你瞧不起我,怎么不来我这里?这样我就变陀螺,所以大家多多谅解。
这时候我们比较紧急的事是培训师资。八月初,再过一个多礼拜我们要去马来西亚,全国的华校校长要跟我们签协议,我们长期派师资过去支援他们推展弟子规跟中华文化。签约,人在哪里?没关系,阿弥陀佛会派人来。庆云书院明年就要开幕了,甚至需要五、六十个老师都不止,所以都得培训。
问:下个题目,请问老师,高中生推展弟子规,下手处应如何?除以身作则之外。
答:请这位老师可以看一下我们那两片「如何落实德行教育」跟「推展读经的心得报告」。这个心得报告是杨老师,杨老师是我们推展《弟子规》的始祖,她的经验非常丰富,请大家看一下。我们也一直在强调,推展德行教育,真的第一重要以身作则,第二重要以身作则,第三重要以身作则。
你们已经通了。那个家长去听我们的课,听完以后都跑来:老师,你怎么不讲些方法,让我一次就把我那个儿子给治住。他们就一直在想那个灵丹妙药,每次听了半天,两个小时过去了,一过来,老师,你可不可以讲个方法?不老实!不相信。天底下没有偶然的事,一定是上行下效。
问:第二个问题,清朝袁枚的妹妹,袁素文,因为父母小时替她指腹为婚,届龄长成,夫家因其子不成才,而不愿害素文,但素文因自小与哥哥读儒家圣贤书,一心守贞,以至终身受苦,抑郁而亡。她苦,袁枚一家人也苦,夫家更是认为对不起袁家,因袁家有恩於夫家。请问老师,袁素文是不是该有其他的选择?若以业果来看,是今生受者是吗?
答:这位老师可能过去生跟袁家的交情不错。我们有时不要在一些现象当中看。说实在的,这个问题我们冷静的来看,请问死这个事情很恐怖吗?我们都觉得死是人生很惨的事情,其实死是跟换衣服一样,是我们不明白把死看得很重。
死都不怕,你这一生还有什么好难受的。我们再看看,袁枚的妹妹袁素文坚持要守贞,很好,她对得起她的良心。她一生后来终身受苦,抑郁而亡,她为什么抑郁?一定是有事情没看开。这就变成她到最后是有事情看不开,她有求就有苦,她假如没有求,一生坦坦荡荡,她也不会抑郁。但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无求,这样我们太刻薄了。
可是我们要了解到,我们到底为什么而苦?她假如这个信念保持到最后,应该不会抑郁而亡,到最后可能讨债还债,她的债也已经还完了。可是她先生太过分了,讨过头了,那麻烦了,她抑郁而亡,下一辈子她先生要还债了。我们要不要抑郁而亡?不要。
不再造新殃,人家欠我们的,都不要,统统算了,反正我啥不求了,我要走了,西方极乐世界。再看看袁枚一家人都苦,因为她妹妹假如很苦,又回到家里说很苦,她全家人都会苦;假如妹妹她并没有苦,她全家会不会苦?可能不会。
她的婆家,事实上她的公公婆婆对她好不好?不错,因为袁家有恩於她的夫家,夫家后来更是觉得对不起这个媳妇。所以她嫁过去,她跟先生是恶缘,但是跟公公婆婆不见得是恶缘,以至於跟她的孩子是不是恶缘?不是。所以这个苦,苦在情执很重。
有很多先生不好,可是女子很守分,用心教她的孩子,请问她的忍辱负重,她的孩子有没有感受到?有,往往这样的孩子会很替母亲著想,他会孝顺母亲。所以当一个女子,假如孩子很孝顺,她的先生对她再怎么不好,她会不会抑郁而亡?可能不会。
这方方面面都值得我们去思考。你说如果不嫁他会不会更好?我也不知道,因为历史不可能倒回来。但是真的不嫁了,可能这个女子一生觉得我没有守贞,可能一辈子良心都觉得,纵使她嫁到一个好人家心里踏不踏实?不见得踏实。这已经是过去的事了。从这事情给我们一些启示,然后把我们的领悟回向给袁素文小姐,希望她不要再难受了。
问:「医道」里面,许浚大夫自己生病了,把药给病患,固然很有爱心,视病患比自己重要,如果留给自己吃,不是可以救更多的人吗?因为他后来过世了。(有没有道理?有道理)。这是否和王希海照顾爸爸活著,而未找方法让父亲解脱一样?
答:不大一样。许浚他把自己仅有的药都给了病患,他这股牺牲奉献的精神可以传至千古。假如他把药给自己吃了,三、五个人死了,他这一辈子安不安心?不安心。就是因为这个精神才成就他是心医,才有《东医宝鉴》,才有韩国医术的一股最强有力的支柱。
大家要看深远,不要只看到几个人活命。因为精神可以常存,人的精神层面可以提升。他死后,可能有好几个人都没有他医治,所以死掉了,其实也不一定,为什么?因为几十年下来,其实已经感动多少医生了,多不多?非常多,他的同仁都以他为表率,所以虽然他去世了,但他那股精神会印在这些人的心目当中,后面的病患也会有这些人继续承传下去,去治疗他们。
所以您担心后面会有很多人没被救到,这个心我们觉得很慈悲,但是不要担心。王希海,我们早上讲过了。
问:下个问题,对一位父母已辞世的孤儿而言,面对《弟子规》孝道教诲万般忏悔,情何以堪。除了事死者,如事生,更要如何积极建设心理,抚平无限的伤痛。
答:我们昨天唱「跪羊图」,唱到「念佛行善也是孝,孝仗佛力超九天」,一个人这一生得道了,九祖都升天。一个人得道,什么时候得道?不是死了叫得道,你真正契入境界,当下你的九祖都升天。所以诸位老师,你们现在要很谨慎,因为你们的祖宗在各个地方都在说:那是我孙子、那是我曾孙,他现在学得很认真。他在天上跟你:加油、加油、加油,都靠你了,加油。这时候我们要感觉到,我们跟祖宗、跟后代的命运是一体。好好努力。
《影尘回忆录》有位修行人,八年读《楞严经》。「八载寒窗读楞严」,他的太太、孩子都已经过世了,鬼魂来找他:希望你帮助我们。自己的家人:好,没问题,自己的家人,我帮得上忙。只要你答应就好。一答应,踩著他的肩膀就升天了。
遇到两个以前生意上的朋友,这两个人因为跟他有争执,打官司,自杀了,他很后悔,他也是无心之过,他不想害对方,但对方轻生。这两个人走进来,他也愣了一下,看他们的表情没什么恶意,说:我们希望你帮忙。
我帮得上忙就可以。只要你答应。好,也是踩著肩膀就升天了。诸位老师们,我们的肩膀现在能不能踩?这是我们要努力的。只要我们的能力已经够这个境界,父母我们绝对帮得上忙。所以请这位老师可以把《地藏经》好好读几遍,读熟您这个遗憾就不见了。
问:下个问题,周老师上课时,引用商鞅变法及周公制礼作乐为喻,引述立竿见影之效却短命,而以礼治国却能历久不衰,但这需要一段很长的孕育期,使德教深入人心。那么在班级经营当中,该如何取得平衡?
答:我们觉得要很长,其实长跟短与我们的心有关,心愈真切时间愈短。孔子治理中都,一年就成为全中国的榜样。大舜「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所以我们要了解君子之德,风。我们在庐江汤池不到一年的时间,人民的提升非常快,离婚率、犯罪率快速下降,不到一年,所以我们还是坚信「人之初,性本善」。
当然无规矩不成方圆,我们要定些规矩,而定规矩的目的并不是去对治孩子,定的目的是要去引导孩子、去帮助孩子。我们可不要觉得定一大堆规定,好像是要把他降伏,或者要把他制伏,不是这个意思。
所以规矩、德行这都要双管齐下去带。而且实在讲商鞅这些还不是规矩,他那个是变成什么?急功近利。你看都要砍头,整个军队在这个过程当中,杀气、残暴都起来了,怎么可能会有福?所以规矩假如我们引导的是你要替别人著想,你不能当害群之马,这也是好的引导。
问:教育是百年大计,但一般社会、家长、校方都是急求果报,要立即看到效果,如何说服家长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进步?
答:这一分心我们也很感动。人与人讲缘分,一个班级当中可能有好几个学生以及他的家长、家庭跟我们很有缘,所以有缘的你就多跟他沟通;没有缘的,去改善那个缘分。往往跟几个家长沟通得好,他的孩子表现愈好,成为班级的标竿,家长慢慢的也会认同,这也都是比较循序渐进。
其实随缘是积极不是消极,随缘就是最成熟的好好的做,不成熟的不要强求。我们也不要期待跟家长做弟子规沟通的时候,第一次就要来三十个、四十个,那可能会失望。能来的我们就认真,说不定这两个、三个孩子,其中一个就要成为范仲淹,辛苦值不值得?就值得了。一个范仲淹,天下都好一大半!
问:要如何才能让两岁的孩子学弟子规,并且落实。
答:很简单,自己做。小孩每天眼睛盯著你,就像照相机一样,喀擦、喀擦,都进去了。当然两岁也可以教。《弟子规》该放好,「置冠服,有定位」,看到长辈来,来鞠躬,每一句还是都可以做的。这一次好像也有来两岁、三岁的孩子?那个鞠躬可标准了,全下去了。一看到,都觉得我们所有的辛劳都不见了。有这样的下一代出来,太值得、太欣慰了。
问:请问孩子的自主意识太强,应如何指导?
答:孩子最重要的培养他是非善恶的判断。他所谓的自主意识是太固执,这都要慢慢把他调过来。只要我们做人做事对的态度能够树立起来,慢慢的他就懂得往这方向走,你顺著他,他就可能愈任性。
问:如小考发测验卷给他写,他说:老师,可以带回家写吗?(不行。我说的)已经明白告诉他这节课写完,可是一节课后仍然没写。
答:然后就再写。有时候面对一些孩子,还是得跟他磨,磨到他知道你的原则是不能动摇。当然这要跟家长先沟通好,不要横生一些无谓的误解。
问:家庭失和的孩子,在校几乎天天做出引起别人注意或戏弄同学的事,该如何指导?
答:还是要爱心跟耐心,因为我们也可以体会到,他的原因在他成长过程没有人教他,没有人爱护他,所以好好的照顾他。另外还有一个重点,你每天念经回向给他,差很多,请佛菩萨跟圣贤人一起来当护法。我们有一位姊姊,她是请阿弥陀佛当班导师,请观世音菩萨当保姆,每天念《阿弥陀经》、念观世音圣号回向给他们,本来很烦人的学生都慢慢变温柔一点。这其实最重要的,还是我们真诚对他的爱护跟祝福的心。
问:学生有一事不明白,结婚宴时,主位到底是给长辈或父母坐?还是给结婚的当事人坐?
答:诸位老师,谁坐?你们结过婚,你们不知道。谁坐?父母坐?舅舅坐,那我赚死了。以前是家族性的,一定是最长的长辈坐,因为婚姻是整个家庭的大事情。
问:请问老师,面对身心障碍的孩子,应如何教育才能帮助他建立健全的人格?
答:身心障碍,「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育不外乎身教跟耐性。说实在的,当你在教他的时候,你连期望他变好的心都要放下,不然你会苦。因为你会在那里,他怎么都不变?他怎么都不变?你会很苦。你看佛陀、菩萨照顾我们,不是一世,其实都是生生世世,都很有耐心。
我们这辈子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当然你看过动儿,这一次周老师讲课有提到,他那个过动现象也跟饮食有关,把防腐剂、人工色素、人工香料这些添加剂都拿掉了,过动现象减少多少?百分之四十七,连在监狱里面做也是百分之四十几的幅度,所以从身心当中去帮助孩子,很重要的还是启发孩子的性德,本善的心。
问:面对思想偏颇的人,如何导正?
答:还是耐性。当然还要跟他的缘分要好一点,不然他听你的话听不下去了,你也不要勉强。「为人演说」,往往你演得好,他很佩服你的时候,这个话就比较容易进去。我们面对大众,凡事随缘。不要每天想著,这个人我要跟他怎么讲,那个人我要跟他怎么讲,都注意怎么跟人讲,可能到时候忽略了自己到底有没有好好的修行。
当我们自己真正用心修行,心清净了,缘分一来,你自己就知道怎么做了,照得清清楚楚,这时候进退分寸会拿捏得好。我们也不要强求,讲一次话人家就要接受。今天有缘,真诚去谈,谈完之后就放下了。不要回到家,我今天跟他讲得很好,他明天会不会变?所以应无所住,而生慈悲的心。
刚好三个小时,辛苦大家坐在底下,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