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崇达刘德华 刘德华为蔡崇达《皮囊》作序 面世半年售50万册
中新网重庆6月7日电(记者韩璐)在中国的“文艺青年”中,很难找到比蔡崇达更漂亮的任职履历。24岁担任《周末画报》新闻版主编,27岁任《GQ》中国版报道总监,30岁担任《中国新闻周刊》主编。随后32岁的蔡崇达从媒体去职,出版了自己的首本散文集《皮囊》。《皮囊》面世半年,销售达50万册,成为国内纯文学作品中的“独秀”。
7日,蔡崇达来到重庆西西弗书店,和读者文艺青年的“人生故事”。
刘德华、李敬泽写序,韩寒当监制,白岩松推荐……《皮囊》在面世之初,就有多位名人为其“站台”。一本纯文学书籍受到如此礼遇,让作者蔡崇达都颇感意外。
“《皮囊》书评团队异常强大,但都是他们自发在写。”蔡崇达说,《皮囊》付印前,自己做了几本样书送给好友。“刘德华看了后,希望为这本书写序。因为他不常写作,所以特意空了三天工作时间,专门关在家里写。”
“我写作的时候,并没有考虑销售的问题。只是觉得到了现在,有能力和勇气面对人生中的核心命题。”蔡崇达坦言,出版人对这本书也没有太大的期望,“当时他们觉得能卖几万册就不错了。”对于一本相对“自我”的散文集,能卖到50万册超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在他看来,《皮囊》能这么受追捧,更多也是因为自己用朴素的表达描绘了人性最基本的东西。“《皮囊》是文学基本性的成功,每个人都要面对人生的很多命题,《皮囊》里我写的生活,打通了读者和我共通的东西,有读者会说在这本书里看到自己。”
虽然《皮囊》才上市半年,但蔡崇达已经成为了语文试题的“常客”。他告诉记者,目前自己已收到来自全国各地读者发来的6份根据《皮囊》中文章设计的中学语文试题。
“《皮囊》里有描绘人性基本面的东西,整本书用比较朴实的方式探讨生命的命题。所以也比较适合做成阅读理解。”蔡崇达说,虽然自己并不知道考试题目的正确答案,但是他希望这种题目的评分标准是开放式的,“因为这个本身就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作为国内传媒界著名的特稿记者及年轻的杂志主编,蔡崇达在媒体界声望似乎成为他的标签。但让人略感意外的是,他自己对这些称谓和成就并不过分重视。
“我是一个技术主义者。对我而言,做媒体是因为热爱。不管做记者还是主编,只是我通过不同的平台实现自己想法的方式。”蔡崇达说,做深度报道时是关注事件本身;做特稿后开始关注“人”,“但成为作者后,对人性有更敬畏的尊重”。
近年来,大批媒体人去职,让不少人感叹当下不是“最好的时代”。去年,蔡崇达也辞去自己在媒体的职务,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写作和自己创立的男装品牌上。
但在蔡崇达看来,如今正是文化人最好的时代,从媒体转行从事其他领域,并不是“离去”,而是在新的领域利用自己的优势和特质注入文化的氛围。
蔡崇达说,现在已经不是单纯“吃饱饭”的时代,大家在吃饭的时候,还需要一些有文化内涵的东西。“能让文化人实现价值的方式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