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怀的故事 “‘两弹一星’精神永放光芒” 宣讲会中的校友故事:空气动力学大师——郭永怀

2017-10-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3月26日,青海省"'两弹一星'精神永放光芒"宣讲教育报告团天津巡讲首站走进南开大学,为师生带来一场爱国主义教育报告会.来自青海省原子城纪念

3月26日,青海省“‘两弹一星’精神永放光芒”宣讲教育报告团天津巡讲首站走进南开大学,为师生带来一场爱国主义教育报告会。来自青海省原子城纪念馆的宣讲团成员们,结合由原221基地厂房旧址、纪念馆馆藏实物、照片和视频制作的“电子纪念馆”,以演讲、音诗画、情景剧、现场讲解等方式,将在新中国创立之初为“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牺牲和贡献的科研人员的奋斗故事娓娓道来,展现了钱学森、郭永怀、邓稼先等老一辈革命家和科学家响应国家号召,胸怀强国梦想,甘当无名英雄,在极其艰苦和困难的环境中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实验,最终以石破天惊的气概,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枚原子弹和氢弹的壮丽篇章。

其中一篇歌颂南开校友郭永怀“两弹一星”精神的讲演《空气动力学大师——郭永怀》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人的故事、生动的场景,让在场师生对郭永怀校友“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和更深刻的认识。很多师生听到动情处,都流下了热泪。“两弹一星”的精神力量跃动在会场的每一个角落。

郭永怀是我国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唯一的烈士。他于1929年考取南开大学预科理工班,1931年转入物理专业开始本科学习。

“空气动力学大师”

郭永怀

(根据现场录音整理)

可能今天好多人听到郭永怀名字的时候会稍显陌生,但事实上,早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郭永怀就已经名扬海内外了。

当时,国际航空领域有一个世界级难题叫做声障。那个时候,人们错误的认为飞机的速度是永远不能逾越声速的,而这个声障的世界级难题就是被我国的科学家郭永怀所攻克的。他也就是在这项应用数学和空气动力学方面驰名海内外的,当时,他已经跻身世界一流科学家的行列了。

郭永怀是康奈尔大学的终生教授,很多人说郭教授不仅是可以改变世界的人而且是可以征服宇宙的人。当时郭永怀在康奈尔大学的薪酬是800美金一个月,这还不包括他的稿酬和科研工作所得。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郭永怀的工资在美国,可以支撑她们一家过着无比富足而且安逸的生活。

郭永怀是一个极富浪漫主义情怀的人,他喜欢摄影喜欢骑游喜欢听古典音乐,他爱人李佩的许多优雅漂亮的照片都是由郭教授亲手拍摄的。可能在很多人看来,如果郭永怀不回国,他们一家三口会一直在美国过着如此幸福的生活。郭永怀却说,国贫家穷是当儿子的无能。

为了表明自己回国的坚定决心,在一次公开活动中,郭永怀一把火烧掉了自己多年在美国所有的科研手稿,也烧掉了在西方主流科学界大好的前途。他深情的说,母亲虽然很穷,但孩子依然挂念,中国是我的祖国,我想走的时候就要走。

郭永怀和爱人变卖了汽车洋房,把变卖的4万多美金全部捐给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回国以后的郭永怀,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作出特大的贡献,他在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他是唯一一个全程参与了原子弹、导弹、氢弹、卫星研发的科学家。可非常遗憾的是,1999年,党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隆重表扬为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学家,郭永怀却是以烈士的身份接受这份荣誉的。

1968年12月,郭永怀率领着自己的公关队伍,在青海高原夜以继日的工作着,经过大量的计算和推敲,数据终于被他们准确的测量出来。这些数据直接关系到第二代导弹的成功与否,他及时赶回北京,把这些绝密资料层层包裹后,装入随身携带的公文包便匆匆坐上了飞机。

其实那个时候,周总理是不允许去做飞机的,为了保证安全。可郭永怀却说:“我是学空气动力的,坐飞机夜航还是好的,打个盹就到了,还不耽误第二天的工作。”没想到,这次夜航过后,他却再也无法回到令他牵念的工作当中去了。

1968年12月5日凌晨,郭永怀乘坐的飞机抵达北京机场时,飞机失事了!当工作人员从他佩戴的手表和沾满血迹的眼镜片判断出就是郭永怀的时候,现场所有的人都在痛哭。因为郭永怀的身体和几个人的身体紧紧地抱在一起,好不容易才将两个烧焦的遗体分开后,才看到机密文件就加在两个人的中间,而且还保存完好无损。

在生命将尽的最后时间,郭永怀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护了对国家有重要价值的科研资料。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他回国说过的那段话:他深情的说,母亲虽然很穷,但孩子依然挂念,中国是我的祖国,我想走的时候就要走。这是一份怎样的热爱与牵挂啊!郭永怀为自己的祖国奉献了包括自己生命的全部!

郭永怀夫妇与唯一的女儿郭芹

大家请看这组珍贵的老照片,上面有一份家书,是郭永怀牺牲前写给自己女儿的。当时,他把自己唯一的17 岁女儿郭芹送到内蒙古,以他的声望,女儿是完全不用下乡的,但是他坚持把女儿送到最偏远的内蒙古去。就在那个寒冷的冬天,女儿在科尔沁草原给父亲写信,想要一双过冬的布鞋。

郭永怀收到来信后,回信这样写:布鞋早就没有了,是否画个脚样来,等有了货一定买。寥寥数语啊,成为给女儿的最后几句话!大家能想象得到,全球的大科学家,解决了无数的世界难题,这个世界上,好像没有什么难题是他解决不了的。

可就在那个寒冷的冬天,他却没能为自己唯一的女儿买上一双过冬的布鞋。过早失去父亲的郭芹很早就去世了,终年只有45岁。临终的时候,郭芹对自己身边的人讲:你们写写我的爸爸吧。

郭永怀夫人李佩

照片中的那位百岁老人叫李佩,他是郭永怀的爱人。当年和郭永怀一起回到了北京,他被称为是应用语言学之母。郭永怀上班的时候李佩都会在他的公文包里塞一个苹果。伴随着那个飞机的解体,那个被李佩称为是老郭的人永远离开了她。

他们最后一次见面是在追悼会上,在此之前,老郭已经很久没有回过家了,她根本就不知道老郭在忙什么。追悼会现场,她不敢看那具被火烧焦的遗体,不敢看那个面目全非的老郭。远远地,她只看到那一面鲜红的大旗附在郭永怀的身上,他们连最后一面都没能见到啊!

没有人能说的清楚,李佩到底承受了怎样的痛苦。一个人的时候,她会静静的站在阳台发呆几个小时,后来她把自己的时光都投入到我国的教育事业中,她认为这是对老郭生命延续最好的方式。

她还把家里能捐的东西都捐了出去,把郭永怀回国时随身携带的手摇计算机捐了,郭永怀的书籍捐了,纯金制的重达2斤重的两弹一星的功勋奖章捐了,除此之外,李佩还将所存的600000元钱捐给了中科院和力学所。每次捐赠,大家都想给李佩举行一个捐赠仪式,李佩却说:捐就是捐,要什么仪式啊。

就在今年的1月12日,享年99岁的李佩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终于在天上和她的老郭相聚了。其实以前李佩一直住在60年前和郭永怀一起回国时的老房子里,家中的陈设几乎没有变化。家具已经使用了快60年了,唯一的变化是:李佩晚上睡觉时,会把枕头从床头挪到床尾。相信此时此刻,李佩已经转告给老郭:我已近替你看到了祖国的强大,看到了中国在为世界的和平和人类的幸福而作出贡献!

几十年过去了,那些当年选择归国的莘莘学子,有的还在继续工作,有的记忆力衰退遗忘了很多事情,有的卧病在床连下地走路都困难……可是有一件事情,他们没有忘记,那就是当初为什么选择归来,那是对祖国母亲的生死相依,那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深深的爱恋与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