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决赛:拜仁慕尼黑2-1多特蒙德战术复盘
多特蒙德的开局非常完美,把拜仁牢牢钉在了后场,而且在对手终于有了一脚射门的时候,他们已经有6次了,但是多特的压迫最终由强变弱,拜仁随即开始持续地利用他们身后的空间。
虽说克洛普在上两次对阵拜仁的时候排的阵容都是4-3-3,但这一次,他选择了多特在过去三年里使用最多的4-2-3-1。也就是说,罗伊斯的首发位置相当贴近莱万多夫斯基,他负责支援后者,并没有出现在之前的左路。
这个阵型让多特蒙德能够实行高位压迫,罗伊斯和莱万多夫斯基也可以对对方的双中卫进行2对2的贴身紧逼,两人的卡位很有效地阻断了拜仁的双中卫向双后腰的出球路线。
在比赛的早期阶段,罗伊斯和莱万多夫斯基得到了格罗斯克罗伊茨和库巴的有力支持,格罗斯克罗伊茨和库巴都压得很靠上,紧紧跟住了拜仁的边后卫,而斯文-本德和京多安则分别看住了马丁内斯和施魏因施泰格本德一开始就对马丁内斯有一次犯规,让西班牙人明白了自己不可能像在对阵巴萨的比赛里那样横行中场至少是在比赛的开局阶段。
从纸面上看来,多特蒙德的难处在于托马斯-穆勒,他在两条线之间非常自如但是在上半场的时候,多特蒙德在压迫对手的同时也保持了阵型的紧凑,后防线四人保持着高位防线,而拜仁由于根本没有时间拿了球送出直塞,于是也就很少能利用对手身后的空间。
施魏因施泰格后撤了,拜仁仍然无法向前传球
拜仁面对对手早期的压迫真的束手无策。施魏因施泰格在强强对话中经常慢热,尤其是在对手的贴身逼抢之下,他得颇花费一段时间才能让球队冷静下来。施魏因施泰格后撤进了后防线,在后场对多特形成3对2的局面,从而能让球队的后防线得以出球,但是他却没法送出一次积极主动的前传。
马丁内斯在中场区域一筹莫展,他附近根本没有队友,拜仁这时候一定很想念托尼-克罗斯穆勒不会后撤进中场为队友提供前传接应点,而这正是克罗斯的拿手好戏。
拜仁在上半场完成的传球次数是多特的两倍,但尽管他们在控球上占了上风,却难以带球向前。其实关于他们的上半场,值得一看的是传球区域,而并非传球次数。
多特蒙德的进攻主要是通过罗伊斯,他在中路的位置表现得非常敏捷灵动,不断在肋部来回冲杀,不论在跑动中还是突破到空间里都可以接球。罗伊斯将对手的中卫带离了位置,很显然,拜仁顾忌他的过人能力,因为罗伊斯在整场比赛中的小规模反击时总是被对手犯规。
当然,多特蒙德的问题是没有充分利用自己在上半场的优势,虽然罗伊斯与莱万多夫斯基的几次精彩配合令人印象深刻,但他与两位边路球员的联系就没那么明显了。尽管在过去的几个赛季里,边路一直是多特进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这一次他们却没有了在对阵马拉加和皇马的比赛里展现出的那种错综复杂的配合,那几场比赛中会有一名边路球员内收至中路直接进攻,所以说格策的缺阵是一大损失,而多特蒙德创造出的也并非是得分的绝对机会。
对阵多特蒙德的时候,拜仁通常会选择在中场中路打控球。但不管是刻意为之还是巧合而已,实际上他们最终都会转化成更像是在对阵巴萨时候的那种风格。拜仁的第一次攻门是曼朱基齐的头球,然后就通过角球持续威胁着对手的球门,在定位球的路线已经很不错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自己的身高优势。
接下来,他们并没有通过长传转移来创造机会,而是更多地依靠反击来制造威胁,凭借快速的移动来冲击多特防线身后的空间。
在30分钟左右的时候,罗本成为了拜仁向前的关键。首发位置非常靠边的罗本持续不断地冲击着多特防线的身后,在上半场结束的时候已经有了三次非常好的得分机会。
第一个机会来自于另一个边路穆勒给他的直塞。多特蒙德的软肋之一是在压迫的时候一直收得很窄,于是在面对对手的迅速转移时就会暴露空间。这次进攻后来被魏登费勒的迅速出击破坏了。
第二个机会就在此之后不久,罗本再次突破至对手的防线身后,结果面对弃门而出的魏登费勒却被绊倒,而这时曼朱基齐已经等在中路了。
第三个机会来自于丹特的远距离长传由于拜仁在多特的压迫之下无法通过中场,用长传来考验对手的高位防线也不失为一种聪明的举动。罗本突破了胡梅尔斯,射门却被魏登费勒扑了个正着。
下半场有两个关键因素。首先,多特在能量爆发之后有些体力不支,压迫的力度没有那么强了。拜仁得球的区域更靠上了一些,将球运作至得分区域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尽管拜仁阵中持球最多的仍然是中卫,但他俩现在越来越靠近中线而不是自己的禁区,因为多特压制不住对手了。
多特蒙德赢的球权的区域与上半场相比后撤了很多:
这样一来,拜仁本身的压迫也就更加有效。在上半场,曼朱基齐和穆勒后撤得很快,但是现在他俩却给多特的后卫施加了很大的压力。有一个场景很有意思:50分钟左右,多特右后方的皮什切克连续的两次解围显得很狼狈这是多特蒙德第一次在自己的半场处于对手的压力之下,而这也就是比赛的转折点。
不过,真正的决定性因素是罗本位置的变化。罗本在上半场与穆勒有过几次换位,但是在中场休息之后,他的位置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变成了中锋,持续地冲击着多特的防线,而穆勒则更多地留在了右路。其实这种变化之前在大赛决赛的时候出现过2010世界杯决赛,罗本在下半场成为了二前锋,有两次与卡西利亚斯一对一的绝好机会。
多特的压迫变弱了,但防线却一直提得太靠上,他们最终输掉比赛正是因为罗本有着太多的机会来冲击防线身后的空间。
比赛在下半场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处于高速运转之下,双方的阵型都被拉得很开,皮球飞快地从球场一端来到另一端。对于主帅们来说,这样的比赛可能太疯狂了他们几乎没法控制比赛的走向,而且当比赛变得如此开放的时候,球员只能靠自己了,根本没办法执行精心设定好的比赛计划。
拜仁突破至多特防线身后的五次机会
拜仁的攻击手们,尤其是罗本,仍然在冲击着多特的高位防线,有五个关键时刻很好地总结了拜仁在这方面的强势。
第一次就是拜仁的首开纪录罗本在中路拿球,与里贝里进行传接配合,同时冲击到了多特的防线身后,绕过了魏登费勒横传给了曼朱基齐,后者将球轻松打进。克罗地亚人的射门并不难,但是他之前的表现非常出色,在跑动当中进行胸部停球并回敲给了罗本,而这次进攻正是由后者发动的这次轻巧的触球也表明了曼朱基齐本赛季在拜仁为什么如此关键。
接下来在第62分钟,阿拉巴的一次长而精准的对角线传球找到了曼朱基齐他当时已经到了多特的防线身后,但是他的小角度射门有些糟糕,其实罗本已经准备好接应他的横传了。
多特扳平比分之后(丹特的犯规被判点球,京多安将球打入),第71分钟,拜仁仅仅通过速度就又拿到了一次机会穆勒在右路越过了施梅尔策并来到他的内侧区域,绕过了魏登费勒(屡见不鲜的场景,由于多特的防线太靠上,魏登费勒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担当清道夫)将球推向球门。罗本再一次做好了支援的准备,但是苏伯蒂奇抢在他之前奇迹般地解围成功。
第76分钟,罗本-穆勒-曼朱基齐三人组再次扰乱了多特的防线这次穆勒负责打门,传球来自于罗本,曼朱基齐负责接应。穆勒在苏伯蒂奇的干扰下传了一脚很糟糕的球,几乎没有角度的曼朱基齐把皮球打在了边网上。
这个时候,多特已经四次被拜仁突破至防线身后,他们显然应该后撤一些,结果却没有这么做两分钟之后就受到了惩罚。
博阿滕给里贝里的过顶球非常精彩,展现出了良好的视野,但是多特却一直任由拜仁创造出一连串的机会拜仁只需要送出过顶长传,迫使多特的后卫转身回追就行了。
这一次,里贝里的脚后跟传球找到了冲向禁区的罗本,后者轻巧的推射越过了魏登费勒锁定胜局。
影响比分的小因素也有比如博阿滕的卡位,里贝里的防守,曼朱基齐的空中优势以及马丁内斯的强壮,这些都能成为拜仁胜利的原因。
但是这场比赛本质上来讲就是一场简单的战术对抗。多特蒙德凭借上半场出色的压迫占得先手,拜仁没办法带球向前,在一段时间内看上去身处不小的压力之下。
然而多特蒙德的压迫造成了两个后果:高位防线和下半场的疲惫,这样在持球时就没法施加多少压力了。于是伴随的危险也就不言自明多特的防线并不擅长转身回追,拜仁又持续地冲击多特的身后,而换到中锋位置的罗本就先以一次助攻帮助球队取得领先,然后又自己打入了制胜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