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亚青关系理论 【国关理论】秦亚青:国际关系理论亦需多元发展
多元主义已经成为当今国际关系理论探索中最重要的标示性特点,观照文明史和文明间互动,强调实践性知识是最根本的知识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推动着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发展。虽然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三大西方主流理论仍是世界国际关系理论界的主导话语,但多元主义已经成为当今国际关系理论探索中重要的标示性特点。当前,全球国际关系学、文明与国际关系、实践理论等多元流派的出现,代表了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新趋势。
全球国际关系学的兴起突出反映了这种多元主义趋势。全球国际关系学建立在多元化的普遍主义之上,以世界历史为基础,融合了地区研究与区域研究。比较国际体系研究就是一个典型例证。这一研究的前提是世界存在多种国际关系体系和多元的国际关系历史。
目前,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经验基础是17世纪在欧洲建立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但是纵观人类文明史,世界范围内绝不单出现过这样一种国际体系。仅在东亚,就有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准国际体系、19世纪末期之前的朝贡体系和日本德川幕府时期的大君外交体制等,国际体系的治理和运行也不仅仅遵循《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所确定的秩序规则和制度机制。
质疑欧洲中心主义,承认不同国际体系的存在并进行比较研究,就为新的理论突破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事实依据和更加开阔的思维路径。
文明与国际关系,为国际关系理论多元化提供了文明史和文明间互动的广阔视野。文明研究议程质疑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仅依据单一文明来发现国际关系规律的做法,主张世界是多元文明和多样文化的融合体,各种文明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生了更加密集和频繁的互动。
世界上的文明被视为多元现代化模式,多元活动进程或是多元实践场域,表现出多样治理方式和行为方式,也提供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理论取向。一种文明的勃兴不在于将自己视为唯一具有文化内聚力和文明传播力的优种文明,而在于它的多元性和开放性,在于它与其他文明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实践理论,在知识论层面为多元主义奠定了合法性基础。实践理论认为,人类社会有不少相似的经历,但世界本身就存在多种实践共同体,其成员的经历和日常活动有着很大的不同,对国际关系的理解和认知自然会有差异。承认多种实践共同体具有平等的本体地位,强调实践性知识是最根本的知识,重视不同实践活动的历史和现实存在,就从根本上否定了知识只有在一种文明中才能得以产生的观点。
二战后的欧洲是一个实践共同体,当今的东亚也是一个实践共同体;欧洲可以依其实践构建国际关系理论,东亚亦然;两者虽然有相似之处,也必然存在差异。
中国国际关系学界也一直努力建构中国国际关系理论,为国际关系理论话语的多元化作出了贡献。随着中国参与国际体系程度的加深以及与世界学术交流的增强,中国国际关系学界持续努力,在全球治理、新型国际关系和地区一体化等领域展开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对世界国际关系学术话语体系产生了影响,国际关系的中国学派也成为当今世界国际关系学界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