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鸿逵的后人 郭刚与“真正”的马鸿逵
评书曾经陪伴了几代人的成长,在很多人的记忆中,它都是一经碰触就爆发的小宇宙。你看说书人凭一己之力,滔滔言辞,灵牙一碰千军万马,俐齿轻摇故国神游,工夫真是不浅。虽然在娱乐多元化的今天,评书渐渐变成小众娱乐,但是一些评书艺人仍坚持创作和表演,丰富着一群人的惊喜。
视评书为立命之本的郭刚,虽然在行政部门工作,但一直想创作一部属于宁夏人自己的评书,最终用积蓄了半辈子的素材成就了一部《话说马鸿逵》。这部长篇历史评书讲述的是宁夏人熟知的马鸿逵的故事,但它展示出来的,又是一个宁夏人陌生的马鸿逵。更重要的是,他写的不是“《岳飞传》”,而是真实的历史。
填补了宁夏人自创自演评书的空白
与“马鸿逵”结缘,是在28年前,郭刚拿到了一个评书体小说——高树榆的《马鸿逵演义》,一口气读完后,他认定这是他寻求良久的评书素材。 郭刚是河北保定人,听着评书长大的他从小爱好曲艺,9—岁时开始学习曲艺表演,师从著名表演艺术家赵连甲,后来参军到部队,也一直没有离开本行。
1981年调到宁夏工作,从此扎根。 初来宁夏,郭刚在宁夏《群众文艺》编辑部做编辑。
第一年,他接触到了“马鸿逵”,从专业角度审视,他觉得这个故事很适合评书表演,从此留心搜集相关资料,他打算写一部关于马鸿逵的评书,并且自己来表演。 他心目中的这部评书没有时代的烙印,偏颇的评价,而是还原一个真实地行走在历史中的马鸿逵。
所以每遇到和马鸿逵有关的史料,他都详细记录,几十年来,他不仅阅读了关于马鸿逵的所有史料,几百万字《民国宁夏风云实录》和《马鸿逵传》他也翻得烂熟,有幸的是他还认识了几个“特殊”人物,他们讲述的马鸿逵“秘事”丰富了郭刚的资料库。
马鸿逵就像一粒种子在郭刚的记忆存储中日渐饱满。 去年,宁夏广电总台交通频率邀请他录制广播评书,他开始动笔写酝酿了很久的脚本——《话说马鸿逵》,五易其稿,于今年5月完成了这部近40万字、61回的长篇历史评书,填补了宁夏人自己创作自己表演评书的空白。
评书广播后,一时间“马鸿逵”成为出租车司机们热议的话题。
这不是《岳飞传》,该是什么就是什么
评书都有“书胆”,即故事的核心人物。为什么选择马鸿逵做书胆呢?郭刚认为马鸿逵性格复杂,故事性强,经过加工整理完全必备书胆的条件。“你看他从小不爱学习,在甘肃陆军学堂读书时又很出色;他出生在一个效忠清廷的家庭,却参加了同盟会,还参加过武装起义;本来跟着冯玉祥参加北伐,半路又投靠蒋介石,参加军阀混战;到了宁夏,不断和共产党谈判的同时,又使用各种方法向蒋介石表忠心,很具复杂性。
” 郭刚理解的马鸿逵是一个渐变的人物。
“他在甘肃陆军学堂接受新式教育,毕业后是一个时代青年,精通练兵,将其父的军队整训得很漂亮,完全不是后来那个多面的马鸿逵。他被父亲送到袁世凯身边后,马鸿逵先后接触到黎元洪、冯国璋等权术高手,在政治的染缸中耳濡目染数年,彼时正是他20多岁到30岁人生观形成期,严重影响了他的性格走向。
” 他认为这部评书要让听众了解一个真实的马鸿逵,他的成长,他的变化,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风云,正所谓“知更替,明得失”,但这一切必须建立在历史真实上。
“我的评书不是《岳飞传》,可以杜撰,历史是什么样的就是什么样的。”郭刚反复强调,脚本里的故事都是有据可查的。
为了写好这个脚本,他请数名文史专家、艺术家把关,进行数次修改。例如脚本中曾有这样一句顺口溜:“马匪榨干了宁夏的油”,文史专家认为“马匪”这个词不宜,于是改成了“马鸿逵榨干了宁夏的油”,这样就没有了任何语言上的倾向性。
“文史专家感到我是尊重历史、尊重真实的。越真实越能说明历史。”郭刚说,他特意让交通频道搜集了很多听众短信、热线电话,没有一个人对历史事实提出疑问。
被史料“遗漏”的马鸿逵
较之其他曲艺节目,评书脚本的语言组织很不一样,它十分讲究节奏,又不纯粹讲故事,大段的评论也是很重要的部分。精彩的评论可以牢牢控制听众的呼吸。 郭刚比较中意他对马鸿逵为何不爱读书的那段“评”。
很多宁夏人都知道马鸿逵从小不爱读书,调皮捣蛋,为了逼他读书,其父曾用铁链将他锁在石头上。但他为什么不爱读书呢?郭刚说从史料看马鸿逵不是根本不爱读书。
他分析,马鸿逵的父亲跟随董福祥镇压农民起义后,被人追杀,马鸿逵4岁时跟着父亲到处逃命,东躲西藏,居无定所,3年后又随董福祥调往北京,半年后又去了承德……从4岁到9岁,马鸿逵一直跟随家人在路上跑,根本没有学习的时间和环境。
所以10岁开始学习时,他哪能收得住心呢?只能被其父锁起来了。 除了“评”带来的惊奇发现,评书中还展示了不少郭刚的“独家新闻”,这些故事无史料记载,但却出自当事人之口,颇具史料价值,从而展现出马鸿逵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因为常年留心和马鸿逵有关的信息,他认识了一个叫徐兆祥的老人。老人13岁时便跟随马鸿逵,伺候过他的太太,后来做了马鸿逵的传令兵,直到跟随马鸿逵逃往台湾。
徐兆祥1951年从香港回到银川。他向郭刚回忆了当时马鸿逵送别的情景,脚本写到马鸿逵如何给徐兆祥银元,如何给他买船票,以及送别时如何难过流泪。
这些细节流露出晚年马鸿逵的脉脉温情。 有一次马鸿逵到位于小关桥的别墅打牌,下一个土坡时马车翻了,300多斤的马鸿逵重重地摔在地上,贴身伺候他的徐兆祥害怕至极奔走逃命。
为了找工作养家糊口,他找到曾经侍奉过的马鸿逵的庶母,老太太介绍他到银行工作,每天骑着自行车收送支票。有一天他来到银川市南门小吃一条街,发现街两边站满了人,加之黄土垫道,清水泼街,他知道马鸿逵来了。
无奈此时他已被人群挤在路边无处藏身,马鸿逵的马车忽然停在他跟前,他吓得直哆嗦,马鸿逵下车后直奔他来,只对他说了一句话:“尕娃啊,还不回家伺候太太”,然后走了,于是徐兆祥继续做马鸿逵的传令兵。这显示出马鸿逵不记仇的一面。 这就是评书中的马鸿逵,既熟悉又陌生,却绝对真实。而这,正是郭刚最终所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