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简历 老红军李光的心路历程
前不久,记者专程从四川省成都市赶到贵州省遵义市,采访了情系贫困学子、现年92岁的老红军李光。老人满头白发、一脸红光、精神矍铄、思维清晰,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人生历程。
我是遵义本地人,从小失去父母,4岁就开始流浪,8岁到地主家做了放牛娃。
1935年1月,国民党部队溃逃了,红军迈着整齐的步伐,唱着歌,喊着口号,进了遵义城。红军在城里贴标语,喊口号:“穷人兄弟们,当兵就要当红军!” “红军是咱老百姓自己的军队!”红军不光喊口号,还为我们穷人着想做事,他们为老百姓种地铺路,为生病卧床的老人看病送药,还打土豪,分田地,救穷人。
好哇,这果真是咱们穷人自己的队伍,我和好多穷人都坚决要参军。我拉住一个个子不高、穿得非常单薄的红军战士说:“我是穷人,是孤儿,也要像你一样当红军!”就这样,我成了红一方面军五军团七连的一名战士。接下来,我跟随红一方面军四渡赤水、爬雪山、过草地。
曾给朱德当过勤务员;彭德怀将我送进“抗大”读书;在一次剿匪战斗中,我丢掉了3根手指头。1952年我转业回到遵义,先后任遵义市劳动局局长、建设局局长、政协副主席。
1985年离休后,我干了3件事:第一件事是义务为各企事业单位、学校、部队讲革命传统课。我经常想起牺牲在长征路上和战场上的战友,每当想起他们,我就肃然起敬。每次我都要讲70多年前红军长征时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苦情形。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我自己也记不清讲过多少遍了,但每次提起往事总是热泪盈眶。
第二件事是组建了一个马戏团,解决了20多个年轻人就业的问题;
第三件事是捐了30多万元,资助了100多名贫困学生重返校园。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遵义公园工作期间,为了给职工子女和待业青年谋职业,我拿出全部积蓄,卖掉了家中的电视机和皮大衣等贵重物品,筹集了1万元,组建了遵义驯兽表演队,这个表演队到全国7个省400多个县市演出过。表演的收入,除了维持马戏团正常开支,剩余的全部用于救助失学儿童。
那时,我已66岁。为了节约住宿费,外出演出时,我们住场棚,把仅有的几个箱子安排给女青年,我则铺床棉被睡在地上。
有人问我为什么拿出30多万元资助100多名贫困学生上学?
我没读过多少书,但深知文化的重要。旧社会我没上学的机会,今天看到贫困孩子上不了学就心痛。我离休后,每年从离休工资中拿出1万元,都是一分一厘节约出来的。女儿现在照顾我,我每月工资8000多元,只给女儿500元安排生活,自己平时基本不买衣服,吃得也很清淡。
我资助的这些孩子学习很用功,基本都考上了大学,我感到很高兴。桂花小学、海龙中学因长期得到我的捐助,已更名为“李光小学”“李光中学”。我所做的都是一名老党员应该做的,社会却给了我很多荣誉。
也有人问我为什么不把钱留给子女?我的几个孩子原来都有工作,生活还过得去,至少,他们交得起学费、有饭吃。现在,有的孩子下了岗,我从不出面为他们说情找人,让他们自己去奋斗吧!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曾表示要帮助我解决这些问题,我都谢绝了。子女们嘴上说我对贫困孩子大方,对自家孩子没有人情味,但他们心里却是理解我的。
我2003年就被确诊为胰腺癌,腰上随时都挂着管子,每周要去医院接受治疗,但我很乐观。我将继续尽自己所能,帮助贫困学生。
河南省军区第三干休所春节贴心服务老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