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寒我是一颗星 滨州航天人马金国:我经历了第一颗通信卫星的发射
在祖国的大西南,在四川的崇山峻岭中,在凉山彝族自治州腹地,在冕宁县大峡谷中,矗立着一座雄伟壮观的发射场,这就是中外驰名的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始建于1970年,隶属国防科工委,基地番号为第二十七试验训练基地,部队代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89770部队。1984年1月发射中国第一颗通信卫星,1985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正式对外开放,承揽国际商业卫星发射任务。著名的嫦娥系列探月航天器、北斗系列卫星就是在这里发射的。
说起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山东兵功不可没,尤其是原惠民地区的兵,他们分别在1972年、1982年、1992年三批来到这里,为这里的发展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共和国的航天事业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马金国,惠民县胡集镇人,1982年兵,据他介绍,基地接的第一批新兵就是1972年原惠民地区兵,包括现在的滨州市阳信县、沾化区,东营市广饶县、垦利区,淄博市桓台县、高青县的兵,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七二、八二、九二年三批兵三代人都来自于山东省惠民地区,时间跨度30年,每10年就有一批滨州男儿奔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他们在部队奉献青春,脚踏实地干工作,用自己辛勤的汗水赢得了荣耀注目,立功受奖,入党提干转志愿兵,做出了骄人的业绩。
“我们这批兵150余人是1981年10月20日被惠民县征兵办公室批准入伍的,10月30日先到胡集公社武装部,我们公社的30个人坐在汽车的大厢板上到县人武部报到,”马金国回忆到,“在武装部换上了崭新的绿军装,首先就是学着打背包,晚上在电影院看了《英雄儿女》,31日早八点出发到博兴坐火车经张店、济南、徐州、洛阳、西安、成都于11月5日到达目的地漫水湾火车站,我们这批兵是第一次乘坐客车的,以前都是坐闷罐车。
”尽管时间过去了这么久,但对于一些细节,马金国依然记忆犹新。
这批惠民兵是工程建筑营组建后接的第一批新兵,本着自己接、自己训、自己用的原则,经过近三个月的严格训练,马金国他们于1982年1月22日分配到了各个单位。
当时三号工位也就是现在的卫星发射场区的道路和场坪正在紧张施工,“我们这批兵充分发挥了农民子弟苦干实干、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在各级领导和老兵们的带领下,顶烈日、战风沙,整天与石头、沙子、钢筋、水泥、砖瓦打交道,不会就学,不懂就问,比学赶帮,苦干巧干加油干,磨破了几身施工服,穿烂了多双解放鞋,赶任务,赶工期,优质高效地完成了各项施工任务,为首颗通信卫星的发射做出了突出贡献,全营多次受到基地的表彰奖励。
”
1984年4月7日上午7点30分,马金国所在的工程建筑营按照上级的命令,由副教导员李臣友(山东德州禹城人,1969年入伍)统一指挥,组织营部、三连、安装加工连、运输修理四个单位300余人到三号发射场区搜山,以防可疑人员的捣乱破坏。
8点30分开始搜山,分组分片,进行无缝隙搜索,马金国和付瑞禄、程利民、陈树苍四人组成一组。“搜索的这座山叫毛刘山,山高林密,行进十分困难,但大家热情高涨,因为有毒蛇出没,每个人手上都拿了一根棍,10点多钟到达了指定地点,休息了一会儿,吃了自带的午餐,就由另一个方向搜索下山,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上山的时候劲头十足,行进速度很快,到下山的时候,人们已经很疲惫了,又加上中午天热,个个都累得大汗小流,有的衣服都挂破了,下午2点多下了山。
”
1984年4月8日星期天,是卫星预定的发射时间,“下午3点30分,我们营又作为救火队奉命赶到三号场区,因为卫星发射起飞的时候,喷射的火焰经过导流槽的水降温后,还有一部分要喷射到山坡上,极容易引起火灾,这个季节天干物燥,又是风季,预防火灾也是一项重要任务,”马金国说,由于预案周密,消防措施得力,并没有发生火灾。
傍晚7点20分卫星准时发射,马金国他们作为救火分队,虽然没有在发射现场,但当卫星伴着巨大的轰鸣声拖着橘红的火焰冉冉升起的时候,每个人都激动的跳跃欢呼。
1984年4月9日,新华社播发了“我国在1984年4月8日成功地发射一颗试验通信卫星”的新闻。
1995年,马金国转业到了地方,但部队的那些经历却一直深深地铭刻在脑海深处,陪伴着他的生活和工作,并激励他不断地取得优异成绩。(晚报记者 孙洪师 通讯员 周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