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梆子高玉林 "上党第一生"张保平:上党梆子已完全融入我的生命中
张保平在《潘杨讼》中饰演寇准 从一个农民的儿子成长为山西地方戏上党梆子的名角,并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保平的人生可谓绚丽多彩。 说到荣誉,张保平显得很平静:“我从来没想过戏曲会陪我走到现在。
不管是喜欢还是不喜欢,上党梆子已完全融入我的事业、生活乃至生命当中。对我来说,无论唱戏、排戏或管理剧团,都已成为我的一种责任。
” 1973年,山西省艺术学校晋东南分校恢复招生,一位来自人民作家赵树理的家乡——山西沁水县的考生一路过关斩将,在最后的复试中以一段颇有味道的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打动了主考老师,顺利地踏入学校门槛。
这名考生就是张保平。 在多数学生看来,艺校的生活既枯燥又艰苦,而对张保平来说,艺校却给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每月12元的伙食费,一个季度5元钱的零花钱,冬天发绒衣,夏天发秋衣……这样的生活条件,是家庭环境清苦的张保平在上艺校前想都不敢想的。
与之相比,寒冬腊月在冰冷的露天地里踢腿、下叉,三伏天在如火的骄阳下跑场子、拿大顶,这苦就算不得什么。
更重要的是,学校的图书馆使酷爱学习的张保平如鱼得水。业余时间,其他同学或休息或玩耍,而张保平却徜徉在书的海洋中,乐此不疲。 1979年,张保平以优异成绩从晋东南艺校毕业,留在了由毕业班学生组建的上党梆子青年演出队,开始了他的粉墨人生。
下乡锻炼,舞台实践,对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来说,意味着成熟与自我意识的树立,也是对6年艺校学习的检验和认定。
张保平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着、做着,演戏与做人齐头并进,在同学中逐渐崭露头角。不久,青年演出队并入当时的晋东南地区上党梆子剧团(专一团),张保平从此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演艺生涯。
当时的专一团,名角荟萃,集中了上党戏曲界众多的名艺人,如郝同生、吴婉芝、郝聘芝、高玉林、马正瑞等。能与这些名家同台演出,对于年轻演员来说,机会难得。
张保平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虚心向老一辈艺术家请教,不断揣摩思考,勤学苦练,艺术水平很快得到提高,在很多剧目中担当起主要角色,受到观众的喜爱和认可,也逐步奠定了他在上党戏曲界优秀老生的地位——仅他领衔主演的剧目就有《三关排宴》、《初定中原》、《赵树理》、《长平悲歌》等10余出。
机会总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如果说,从在青年演出队几年的自我领悟,到专一团用心、用脑、用嘴、用身体的学习锻炼,是一种很好的准备,那么,1986年山西省四大梆子青年团的调演,则是张保平一次飞跃和成功的机会,也是他事业上的一次重要转折。
这一年的隆冬格外寒冷,而晋城市上党梆子青年团却格外火热。
为了备战全省的四大梆子汇演,从局长到团长再到演职人员,大家憋着一股劲,一定不能打败仗,一定要为成立不久的晋城市拿回荣誉,争回奖杯。
而在剧团准备的5个折子戏《杀妻》、《酒楼洞房》、《收书》、《还印》、《借粮》中,张保平一人拿下两个戏的主演。在这次调演中,张保平夺得了全省戏曲界主演金牌奖,他的演技也开始走向成熟。
从上世纪80年代末至今,是张保平演艺事业的丰收期和鼎盛期。1987年在戏曲电影艺术片《斩花堂》中,张保平饰演冯剑一角,其老到的做工和独特的老生唱腔,在戏曲界引起较大关注。
1988年的山西省上党梆子调演,他的一出《坐楼杀惜》更是倾倒了现场观众,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1991年,晋城市上党梆子剧团进京举办专场演出,一出《三关排宴》中的杨六郎,令首都戏曲界的专家们眼睛一亮,对张保平的表演尤其是其特殊的唱腔,给予了很高评价。
1998年,张保平以一出新编历史剧《初定中原》再次进京演出,第二年又赴沈阳参加中国戏剧节。两次演出,张保平不仅拿到了中国戏剧梅花奖,而且还获得了文华奖,为晋城市争得了荣誉,也提高了上党梆子的知名度。
鲜花、掌声、荣誉接踵而至,国家一级演员、晋城市剧协副主席,晋城市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等,他的社会职务日渐增多,身上的担子也更重了。
2002年,上党梆子演出一、二团合并重组,他被推到了团长的领导岗位。干还是不干?怎么干?如何干?一系列复杂而又棘手的问题摆到了他的面前。
但他心中想的最多的是上党梆子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带着责任、信任和嘱托,张保平在全团上下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改革:能者上,庸者下,抓紧排练剧目,尽快下乡演出,让百姓亲近上党梆子,让上党梆子永远扎根在群众中间。
2002年、2004年两年的全省“杏花奖”评比,张保平可谓倾尽了全力。他知道,这是传承、弘扬戏曲艺术的一个重要活动,也是上党梆子推出新人的一次极好机会。
为青年演员的成长,他付出了极大的心血,换回了综合大奖和满堂彩,一批优秀的青年演员脱颖而出,挑起了大梁…… 如今,张保平带着演职人员仍然大部分时间奔波在乡下,为群众演出,全年演出达350多场,观众达百余万人次。
在他的眼中,难有休假日,难得与家人的团圆和亲朋的聚会,更多的是台口的转换,剧目的变化,日月的轮回,岁月的洗礼…… (杨 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