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院士引汉济渭 工程院院士问诊引汉济渭工程难题 提出建议和意见
“引汉济渭工程建设综合难度很大,就相当于一个病人,患的不是一种病,而是有很多并发症,所以,建设中遇到的难题解决起来就相当棘手。”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彦良近日深入被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的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现场实地考察调研,为工程建设中遇到的“疑难杂症”把脉,并提出科学的建议和意见。
引汉济渭工程是解决关中、陕北缺水的战略性资源配置工程,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穿越秦岭屏障,分为调水、输配水两大部分,是全国172项重大水利项目之首。该工程要将汉江水引入关中来补充西安、咸阳、渭南、杨凌4个重点城市以及渭河两岸11个县城和5个工业园区生活、工业用水的给水量,就需要从秦岭底部打通一条近百公里的“暗河”。
这条“暗河”目前有两台TBM硬崖掘进机扮演着“土行孙”的角色,潜藏在秦岭底部从南向北相向运动。
作为国内地下工程领域的知名专家,杜彦良院士认为,引汉济渭工程的综合难度非常大。TBM单机掘进长度过大,一台TBM掘进机独头掘进18公里比较少见,因为不良地质是不确定的,虽然前期有勘察设计,但地质的不确定性对单台独头掘进长的设备就会带来巨大考验。
”杜彦良院士说,超大埋深会带来岩爆,对设备和人身都带来威胁;围岩大变形大,加之高地应力,可能会造成设备卡机;岩石抗压强度高,石英含量高,会导致掘进速度降低,设备磨耗增大;涌水量大并且掘进机是下坡,涌水会淹没机器,风险更大;隧洞在水系下面,增加风险,如何封堵这些水也是一个大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