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戈教授 斯坦福大学助理教授 Smule创始人王戈:用音乐和移动连接世界

2018-01-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CSDN现场报道]移动开发者大会·中国2012(MDCC)于10月19-20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CSDN和创新工场联合主办.作为年度规模最大的移动开发者盛会,来自移动领域国内外的知名应用开发者/团队.运营商.平台商.互联网企业.手机终端厂商和投资者等汇聚一堂.以"移动主流下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在大会上我们将一起探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共论移动主流化下的突破之道.斯坦福大学助理教授,Smule创始人 王戈在全体会议上,斯坦福大学助理教授,Smule创始人王戈发表

【CSDN现场报道】移动开发者大会·中国2012(MDCC)于10月19-20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CSDN和创新工场联合主办。作为年度规模最大的移动开发者盛会,来自移动领域国内外的知名应用开发者/团队、运营商、平台商、互联网企业、手机终端厂商和投资者等汇聚一堂。

以"移动主流下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在大会上我们将一起探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共论移动主流化下的突破之道。

斯坦福大学助理教授,Smule创始人 王戈

在全体会议上,斯坦福大学助理教授,Smule创始人王戈发表了主题为《用音乐和移动连接世界》的精彩演讲。技术与音乐的完美结合,成就了王戈的音乐事业。他用手中的iPhone吹出了优美的笛声,将全场气氛推向高潮。

以下为演讲实录:

这是我的爷爷奶奶,我家就在宣武门,我在这儿上到三年级,九岁的时候去了美国,跟我父母在美国住,在那里上学,我一般生活用中文没有问题,比如我出去饭馆点菜或者街上买个煎饼都没问题,不过我的专业单词有限,所以专业演讲的时候还会用英文。

音乐 技术=王戈

现在我就用英文给大家做报告,这就是我们的全家福,其实我是出生在北京,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的祖母是个戏迷,我祖父非常喜欢西方的古典音乐,所以我是成长在一个音乐世家。后来我到了美国,跟父母亲住在一起,我的父母让我有机会学习电吉他,对我来说这是完全另外一个音乐旅程。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接触了很多音乐学习的机会,这对我来说是非常享受的一段时光。后来我就上大学了,在DUKE上大学,当时我学的是电子计算机技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开始拓展我在另外一个领域的兴趣,我非常喜欢把各种不同的元素和模块架构起来,看看能得到什么新的东西。

之前我并没有这样做过,后来我去了研究学院,2007年开始,我在美国大学担任助理教授工作。

一年之后,Iphone软件开发包就发布了,或许因为我在这个方面得到了一些灵感,我就创造了自己的公司Smule,主要是使用手持设备编写音乐,这是我们在计算机方面的发展历程。我刚才谈了在北京音乐方面的经验以及到了美国的一些经验,在电脑、人、音乐之外其实我一无所知。

我们现在处在一个全新的时代,我想做的事情就是动员更多人,让人们能够在街上演奏乐器,这是我的目标的一部分。在我的世界观里,我并不认为这样的事情就是一夜之间能够形成的,因为现在大家还没有达到这个程度,直接冲到街上演奏音乐,但是我们是不是能够每天都使用到乐器呢?我就开始打移动设备的主意了,如何能够让大家由移动设备喜欢上音乐或者演奏乐器呢?计算机和音乐之间的关系,计算机和数码音乐的关系是怎样的?数码音乐存在的时间并不长,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才从电脑角度研究音乐。

这是1960年代的一个研究画面,是非常大的一个电脑,三十年之后电脑变得只有这么大了,完成变成了Iphone手机型号这么大小的电脑,而且运算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增强。但是我们最早这些数码音乐人所使用的电脑就是刚才照片展示的那么大的电脑,后来我们想用一种编程语言来写音乐,过去十年我一直在断断续续研究这个问题,当时我们就是使用一种编程语言,也是开源式的代码,大家都能拿得到,我给大家演示一下。

繁琐的代码摇身一变成为美妙的音符

我给大家运行的是一段小程序,我把一个音箱发生器变成一个扬声器,只需要两秒钟时间,刚才我们听到的时长两秒的时间就是音箱扬声器的声音,我们可以把它的频率调一调,它的频率提高了。如果我把这个代码复制几次,然后改变它的频率,这样一来就能得到一段小曲子,是有音节的,大家听到音节变化了吗?其实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程序。

如果你把这两段代码重复好几次的话,给它定不同频率,就能创造出音乐。你不需要重写这些代码,我把这些代码都注销掉,你做这一件事情就能得到重复的音节,这是非常简单的架构,不管什么样的人只要他是编程人员,做这个他都不会感到厌烦的。

如果大家不想不断的重复的话,我们也可以得到一些更加具有变化性的东西,比如我们把这个频率定在30-1000之间,它的音乐变动幅度就很大了,如果把这个变动的波段调得快速一点,比如每毫秒200次的变化速度就可以得到这样的声音效果。

现在是每毫秒一百次运算速度的频率,如果你听到这样的声音的话,这对于我来说就非常像电脑在努力思考的时候发出的声音,如果电脑匆忙计算的时候就会发出这样的声音,这就是我所谓的电脑音乐。

当然你也可以进行一些扩展然后得到其他的可能性,比如你可以让它每10毫秒变一次频率,这就非常像电脑在模拟的声音。如果你让它一直这样重复下去的话你就能得到另外一种感官上的声音,大家可以看到我只使用了一个声波,只是通过改变它的频率和它的运算次序得到了不同的效果。

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个放大时段,比如在某一个时段进行一些变化就能得到更加动态的音乐,如果你在使用平板电脑或者其他电脑乐器的时候就可以模拟出不同的声音和模拟不同的乐器,你使用这个还可以做别的一些事情。随机编程,我们一边运行这个程序的时候一边编程,那是什么意思呢?也许你不理解这段代码写的是什么内容,执行的是什么功能,我只是给大家概要介绍一下,这是我们的声波,我们只是随机的选择一段,变成一段音乐,以某一个速度来播放这个音乐,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也就是在这样的时候,每秒钟会重复5次。

我们现在在这个代码当中只设定了一个值,如果我设第二个值,它就会发生变化。在这段代码当中每一行都是代替前一行进行运行的,一边运行一边生成下一行代码,再加一个值就是另外一个结果。

通过这种方式你就可以进行不同的测试,使用一小段代码你就能做出一首曲子来,所以在这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我们使用电脑还能做出什么样的声音来或者作出什么样的曲子来呢,这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给了我们无限的作曲方面的可能性。你可以使用这一段代码更简单的编出自己的曲子。

这是关于CHUCK,可以用于很多场景,这是普林斯顿的乐队,这也是一个笔记本乐队,我当时在普林斯顿上的研究生,这个人是我在做博士论文时候的导师,我们当时演示的就是一个笔记本电脑所做的音乐会,然后把大家都集合起来,真正的演奏一场音乐会。后来后来我去了斯坦福也做过这样一个音乐会,我们只是把日常使用的笔记本电脑改变它们的功能,当成乐器使用,我们把笔记本电脑改良的乐器集合起来做一个演奏。

这是在北大我们做的笔记本电脑音乐会,当然我们在这个时候是2008年的时候通过互联网的方式使用笔记本电脑,把笔记本电脑用作乐器,演奏一场音乐会。

这个视频就是向大家介绍一下笔记本电脑是如何作为乐器进行乐队的演奏的,这是斯坦福的笔记本电脑乐队。里所有的演奏者都有这样的传感器,跟他们的手、身体联接起来,我们是通过实时的能够侦测到他们双手的动作。这是另外的一个项目,这个项目当中有八个人,也是自动可以通过追踪他们的动作播放音乐。

这是一个作品,我的学生和我一起做出的,有几百个图像,我们会定位他们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呈现,这是一个音频的声音,看看我们每个人在平时生活当中如何记忆这些碎片的。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是早些时候进行创作的作品,这是在演奏竖琴,这是贝斯手,他在从上往下演奏,这是鼓手。这是一种体验式的作品,在他们的头上我们可以看到在他们摇头的时候会有一个反应,我们当时就对这个音乐作品进行了演出。

这是我们表演的一个现场,可以看到这些表演者的情况。这是在twitter上进行的表演,可以看到互动的人员可以有反馈,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两边他们都可以听到反馈,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使用他们的笔记本,只是让大家感受一下我们是如何进行表演的。现在其实有两百多种新的乐器在表演中可以出现。

这个图片上可以看到一种新的方式,可以生成一些新的声音,所以我们也确实信服了,现在我们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移动手机比如Iphone发布之后,可以有一些新的效果出来,比如说我们可以看到其他的手机可能会有一些新的应用。

在这里还有一些App的应用展示,跟大家刚才看到的一样,所以我们会问到这样一些问题:所谓的乐器到底是什么呢?我觉得答案可能每个人都会不一样,我可能会说,比如说有小提琴类的乐器非常有名,我们叫做一种乐器,但是在我手中可能它不叫乐器,我不知道怎么去玩小提琴,对我而言它只是一种古老的风箱,也就是说我们只有会去演奏它的人才能演奏出非常美妙的声音出来,对于另外一些人,我们有一些小木棒,你可能在街头用木棒来演奏,很多路人说它们不是乐器,但是对我而言,有些人可以用木棒发声演奏出非常美妙的音乐,它就是乐器。

所以你要问到这个设备是不是乐器,我的答案是当然,从它本身来说它不是乐器,因为这个盒子我没有办法演奏,但是我把它变成一种乐器,或者变成各种不同类型的乐器。所以我觉得唯一的标准,它是不是能够变成乐器,就看是不是对于使用者来说能够表达他的思想。

我们现在就开始进行一些设计,比如对于工具,我们能不能改变现有的音乐呈现形式,包括移动技术是不是能够进行创新,用不同的方式来阐述乐器的概念。在这里我会快速的进行下载,这是一种乐器,有没有人会使用?这个在Iphone能不能进行设计,这里有一个麦克,每一个演讲者有一个GPS可以连接到互联网,还有一个传感器,都能够联接,这是一个微型电脑。

我现在只是对着这个手机去吹它,这是我表演的埙这个乐器的声音。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速度来调节,你还可以演奏R&B的旋律。这个时候我们还可以加一些其他的元素进来。

我表演的是以前我们进行测试的曲子,所以我们就继续开发了它,现在我给大家吹一个奥运的歌。

这是埙,我当时想到了另外一个概念,就是我们使用一种新的技术,当时的理念就是技术可能会有优势,所以很长时间以前我们还在电脑另外一个时代的时候,其实当时就有一家公司就想过这样的一些想法。技术其实应该只是后台应用的东西,而不是前台会出现的一些内容,所以我们应该利用技术,应该是一种无形的助手能够帮助到我们来理解所有跨越语言本身的内容。

所以我们在埙创作的时候融入了另外一个特性,全世界各地的人用Iphone演奏埙的时候会有新的特性出来。

当人们在演奏这个乐器的时候的发声情景,我们可以记录他们的姿势,再发到服务器,如果我们意识到了这些具体情况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他们是怎样在进行表演了。这是来自于巴黎的,现在在巴黎演奏埙的乐器,可能在东京也有人进行埙的演奏。

这是在巴黎的另外一个使用者,应该是在演奏一个非常抽象的音乐,这是在美国路易斯安那的一个用户。所以这个想法如果有一天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其实就是在记录他们这样的演奏习惯,可以看到这是其中的一位使用人说的话,就是现在我们在地球上都会通过这样的演奏来听到世界上其他地区、其他人在演奏时候的心情,可以把整个世界联系在一起,更加强大,是与我现在生活完全不同的状况。

开始的时候我非常吃惊人们会有这样的感受,但是我们也非常高兴我们所做的一些工作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可,人们会有不同的感受。

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埙这个乐器应该有800万用户在世界各地,而且他们在全球各地方演奏了无数次。所以这个旅程是我们希望看一下音乐是不是能够帮助人们使用一些移动终端设备来改变他们的日常生活。我也会想到我们的方法以及使用的技术总有一天会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它会影响到人们每一天的生活。

现在我们属于什么样的情况呢?我们现在可以看到有Ipad,Ipad也可以帮助我们把生活中任何一种东西变成乐器,比如你的钱、你的狗或者其他一些物件都可以进行这样的演奏。这是新的乐器,就是用移动的设备转化成乐器,可以把你的生活重新组合,就像我们早些时候所说的,我们对什么称为乐器有了新的认识,当然我们也希望从中演奏出音乐,更像是一种游戏,就是要能够表达的设备才有用,比如我们可以用这样一些设备演奏出音乐,声音效果更好,而且是可以反映出我们内心深处的声音和想法。

这个可以当做小提琴来使用,这是一个小提琴,是模仿小提琴,我做这个的原因是给自己打赌,不过输了。我们有一次从旧金山的交响乐团演出出来,我说这是不是挺逗的,如果我们能做一个乐器,你要用这个乐器的时候必须把Ipad放在你的脸上才能用,这个就会很逗。

我开始这么想的时候是一个玩笑,几个月以后我们出了一个"魔力小提琴"应用,上面会有三个弦,上面会提示你弹什么。你要弹走调也很容易,跟一般的小提琴也差不多,大拇指是控制音量。

magic piano更像是一个游戏,原来设计是跟朗朗一起合作,在Ipad上做出一个App,这是2010年我们推出的,2011年我们变成一个免费的App下载,里面的内容是收费的。其实很简单有几个点,从上到下,你用任何速度弹就行了。这个App对我们来说是相对比较成熟的一个App,因为我们这个App现在差不多有两千万个用户,在全球都用这个。

最近我们还出了另外一个App叫auto rap,把你一般的说话变成rap。我再给大家看一个视频。这是我们为这个App做的广告。这是关于压力上的测试,我们可以自动把所有的东西生成RAP或者摇滚节奏。我刚才做的音频输入已经出来了auto rap的观众和magic piano的观众很不一样,这是T-pain,我再演示一下。

我们很多用户真正在街上做音乐,用这是T-pain App他们自己拍摄了很多视频放在网上。

现在我们有好几个App都是跟人的声音有关系,比如这是T-pain、auto rap,我们跟美国的电视秀Glee也合作过一个App,最近我们做了一个App叫做sing,这是一个社交的卡拉OK,如果一个人开始一个歌,另外一个人可以把自己的声音加进去,很多陌生人一起能合唱。

在这种App的情况下,2011年的时候,日本有海啸和地震这些灾难,东京有一位女士开始唱了一个歌,邀请大家跟她一起唱。所以到现在其实有五千个人跟她一起在唱,黄线是地球其他地方都连到东京这个地方,跟她开始唱这个歌有联系,这么多人都把他们自己的歌声加入到这个歌里。我给你们听一下一千多个人唱的时候的声音。

在这种情况下让我们想起了我们用新的科技去设计,去做一个新的App,我们最终不希望用户用我们的App的时候想到了这个科技太好玩了,我们想更直接的让人与人之间感觉到一种联系的感觉,而且通过音乐能让陌生人互相能感觉到其实我们就在一个很小的世界里,用歌声和音乐能把大家连接起来。

我2007年的时候在斯坦福开始做教授的时候,我没有任何意念去开一个公司,很多人都说我是一个不小心创始公司的人,我觉得这也很准确。今天早上在圆桌讨论的时候,其实我觉得现在中国的移动开发也许两年前、三年前跟世界其他地方比还没有完全跟上,现在百分之百已经跟上了甚至已经超过了。

中国的市场不用我跟你们说机会多好,不过这个时间是真正一个好的时间去弥补这个差距。虽然得知道市场,得知道用户,得知道商业模式,这些都很重要,但是不能只知道这些。

我想鼓励这里的所有人,结合自己的兴趣跟你做出的产品,非常紧凑的把它结合在一起,能把这个市场和人、和商业模式可以想办法怎么转个弯,提供一个新的有魅力、有吸引力、有特点的新的产品。我觉得现在中国的移动开发潜力是巨大的,我也非常高兴也非常兴奋去看下一步新的App和新的产品从中国带到世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