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岗文集 高岗之子高毅现状:俄语比中文好 晚年平淡知足

2017-12-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高毅的母亲是1938年与父亲高岗解除婚约的.在那一年,杨芝芳担任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陕甘宁边区分会会长,总会的理事长是当时的"第一夫人"宋美龄. 陕甘宁边区分会所辖延安儿童保育院,杨芝芳兼任院长.建国后,杨芝芳历任西北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西安市第一保育院院长,全国妇联第一届执委,她还是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2001年以96岁高龄在西安去世.宋丽达介绍说,"电影<马背上的摇篮>就是拍杨芝芳妈妈她们保育院的.建国后她也去了哈尔滨,但寒冷的气候,让她待不下去,就回到陕西.为

高毅的母亲是1938年与父亲高岗解除婚约的。

在那一年,杨芝芳担任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陕甘宁边区分会会长,总会的理事长是当时的“第一夫人”宋美龄。 陕甘宁边区分会所辖延安儿童保育院,杨芝芳兼任院长。建国后,杨芝芳历任西北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西安市第一保育院院长,全国妇联第一届执委,她还是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2001年以96岁高龄在西安去世。

宋丽达介绍说,“电影《马背上的摇篮》就是拍杨芝芳妈妈她们保育院的。建国后她也去了哈尔滨,但寒冷的气候,让她待不下去,就回到陕西。为了照顾妈妈,我们全家跟着迁到西安,我和高毅调到430厂做技术员,他搞工艺,我搞设计。”

“文革”中,高毅被定了个以他为首的“反革命集团”,被送到咸阳纺织器械厂隔离审查。为此波及十几位与他相识的技术人员和工人。

“4821”在“文革”中,以“苏联间谍”之名受到迫害,高毅既是“间谍”,又是“反党集团”首脑之子;既“要为老子翻案”,同时自己还是一个“反革命集团”头子,多重身份,势必受到的打击更大、更重。

但实际上并没有。宋丽达说,“因为我们是在工厂,和工人在一起,工友们对我们特别友善。我们被关起来的时候,有一位老师傅跑到我的窗子前说,丽达,他们这是欺负人,你不能死啊,告诉高毅,要挺住,记住我的话,我们支持你。”

“在陕西,大家都明白过去的事是怎么回事,他们对我们特别好。是这种支持才使我活下来。我爸爸后来从哈尔滨调到济南市政府任秘书长。‘文革’中天安门上唯一的大字报就是揭发我父亲的,说他是高岗的亲戚,是苏联的克格勃。还派人来审问我。幸亏我爸爸在苏联搞的是日本情报,所以只被关进秦城监狱,关了三年,1971年放出来,恢复原职。”

审查人员拿高毅没办法,就逼着宋丽达开口,被审查急了,宋丽达说不干了,我要回家。宋丽达母亲和弟弟、妹妹都在苏联,母亲写来信说在苏联都给他们找好工作了。上面答复说你回去可以,但高毅不能走,他是高干子弟,哪儿都不能去。

由于受父亲问题的牵涉,高毅一生郁郁不得志,同学们一个个官至总理、部长、将军,他只做了个普通技术员。1979年经中央领导批示,才调回北京,在北京市科委电加工研究所从事机床研究。最后,他以一个高级工程师身份离职休养。